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649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刻度尺;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定位板,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刻度尺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的凸台,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竖直部和刻度尺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板将整个零件的一端位置确定,而将零件的总变形量全部累积到零件的另一端,并根据该端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测得零件的总变形量,进而反推出合格弧度公差范围,为进料检验时提供检测评判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长塑料件的弧度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通常,塑料件注塑冷却后,可能存在零件收缩不均匀,使零件翘曲变形的情况,其中以细长零件的翘曲问题尤其显著。软质塑件的适量翘曲可以通过卡扣装配将变形量矫正回来,但刚性较强的零件(如经过电镀表面处理的零件),往往无法通过装配完全矫形,因此翘曲现象就会体现在总成中,从而导致零件匹配面差、间隙超差等问题。目前,对于细长形且带弧度的塑料件的弧度是否符合图纸和数模要求,一般都通过目视来比较并大致判断零件是否变形,也可通过使用检具,观察零件与检具弧度是否完全贴合来判断零件是否变形。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只能定性判断零件“变形”或“不变形”,却无法对变形现象进行量化,且可操作性弱,因此,不适合作为批量产品弧度尺寸检验控制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弧度检测工装,以准确测量零件的弧度变形量,为进料检验时提供检测评判标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刻度尺;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定位板,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刻度尺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的凸台,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竖直部和刻度尺之间。在上述的弧度检测工装中,所述凸台与所述竖直部垂直。在上述的弧度检测工装中,所述定位板为T型板或L型板。在上述的弧度检测工装中,所述定位板为玻璃钢材质制成。在上述的弧度检测工装中,所述底板为玻璃钢材质制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通过定位板将整个零件的一端位置确定,而将零件的总变形量全部累积到零件的另一端,并根据该端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测得零件的总变形量,进而反推出合格弧度公差范围,为进料检验时提供检测评判标准。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弧度检测工装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即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它包括底板I和分别设置在底板I表面的刻度尺2和定位板3,其中定位板3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31和水平部32,竖直部31与刻度尺2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31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2并与竖直部31垂直的凸台30,水平部32至少部分位于竖直部31和刻度尺2之间。本实施例中,定位板3为T型板,且其竖直部31的两端均一体成型地设有凸台30,水平部32全部位于竖直部31和刻度尺2之间,从而便于左、右对称的两个零件,可以在一个工装上同时完成测量;如果不存在左右件,则可以根据零件实际情况,将定位板3制成对单个零件进行测量的形状,例如L型板。本技术中的底板I和定位板3可采用玻璃钢或其它硬质、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刻度尺2固定在底板I上,并可以根据零件实际最大变形量,粗定一个大致的量程(若担心刻度不够,可以适当留点余量)。 本技术在使用时,先根据产品数模侧投影(即,产品能体现弧度轮廓方向的投影),在工装上确定产品4(4’ )的两个端点以及转点的理论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产品4(4’ )的一个端点的理论位置位于定位板3的凸台30和竖直部31的相交处,即直角的顶点处,标记为5(5’),另一个端点理论上对准刻度尺2的“O”位,标记为6(6’),转点的理论位置位于定位板3水平部32的侧表面上,标记为7(7’);然后,将产品4(4’)放置在底板I上,使其一端点抵在定位板3的凸台30和竖直部31的相交处,即,使该端点与标记5(5’ )重合,并使其转点抵在定位板3水平部32的侧表面上,即,使该转点与标记7 (7’)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最后读取产品4(4’ )的另一端点在刻度尺2上的读数,即该端点相对于标记6(6’)的距离,即可得到产品4(4’)的总变形量,例如,产品4(4’)的另一端在刻度尺上的实际读数为“+5mm”,则说明该产品4(4’ )的总变形量为5mm。通过本技术测得产品的不同弧度数值后,可将产品在对手件上进行实际匹配,并测量匹配间隙、面差,然后根据实配结果,反推出一个合格弧度公差范围,作为进料检验时检测评判标准,从而在以后的产品弧度检测中,若产品的弧度值超过上述合格的范围,甚至已经超过刻度尺的量程时,则可判定这个产品的尺寸是不合格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并不致力于反映产品的具体每一段的变形情况(塑料件的变形是非常复杂的,跟各区域的产品结构、模具各区域的温度差、注塑工艺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每个区域的变形都是不一致的),而是通过将整根细长产品的总变形量都累积到一端进行读数,从而实现了对产品尺寸质量的有效控制。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
技术实现思路
。权利要求1.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 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刻度尺;以及 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定位板,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刻度尺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的凸台,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竖直部和刻度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竖直部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T型板或L型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玻璃钢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玻璃钢材质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刻度尺;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定位板,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刻度尺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的凸台,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竖直部和刻度尺之间。本技术通过定位板将整个零件的一端位置确定,而将零件的总变形量全部累积到零件的另一端,并根据该端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测得零件的总变形量,进而反推出合格弧度公差范围,为进料检验时提供检测评判标准。文档编号G01B5/20GK202511745SQ20122016088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罗孝辉, 贺丽俐 申请人: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刻度尺;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表面的定位板,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刻度尺平行设置,且该竖直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朝向刻度尺的凸台,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竖直部和刻度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丽俐罗孝辉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