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34304 阅读:15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1-01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包括安装架、抬升机构及转向机构,抬升机构包括抬升电机、两抬升滑座、两支撑杆及抬升传动组件,抬升电机同步驱动抬升传动组件,同步带动两抬升滑座沿直线运动,两支撑杆带动面板设备实现抬升;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滑座及转向传动组件,转向电机驱动转向传动组件,带动转向滑座直线运动,转向滑座带动面板设备的底部前后移动,从而实现面板设备的转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抬升及转向装置通过转向机构与抬升机构的配合,可自由调节面板设备的倾斜角度及与使用者的远近距离,可以实现面板设备的转向倾斜,实现不同面的收合,增加使用功能,灵活性强,既节省空间,又能够给予使用者智能、数字自动化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家庭的越来越普及,人们的家居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数字自动化设计融入现代数字家居越来越成为最为突出的优点,各种数字家具用品应运而生。面板设备应用广泛,可作为课桌、讲台、茶几、工作台、餐桌等等,广泛融入到人们生活中,但目前的面板设备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用化的需求,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字电子科技、自动化技术提高面板的功能,节省家居空间,使用户更好地享受数字家居的乐趣,营造数字家庭环境是人们一直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电机传动装置一般都是应用于工业控制或者精密设备方面比较多,比较少 应用于家庭办公设备中,传动的零件结构复杂且较为粗大,没办法做得比较细小满足在数字家居设备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实现面板设备的抬升角度可调、远近距离的可调,以及实现转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来解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所述抬升及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面板设备的倾斜度及方向,使面板设备的不同面面对使用者,增加使用功能,既节省空间,又方便使用,为使用者带来数字自动化的体验,提高使用舒适度,扩大适用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适用对面板设备进行抬升及转向,包括安装架、抬升机构及转向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及所述转向机构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中,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抬升电机、两抬升滑座、两支撑杆及直线传动的抬升传动组件,抬升传动组件平行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并分布在所述面板设备的两侧,所述抬升滑座分别固定在抬升传动组件上,两所述支撑杆分别一端枢接地安装在所述抬升滑座上,另一端枢接地安装在所述面板设备的两侧边缘,所述抬升电机同步驱动所述抬升传动组件,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同步带动两抬升滑座沿所述抬升传动组件直线运动,两支撑杆带动所述面板设备实现抬升;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转向电机,转向滑座及直线传动的转向传动组件,所述转向传动组件平行于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并位于所述面板设备的下方,所述转向滑座固定在转向传动组件上,所述面板设备的底部枢接地固定在所述转向滑座上,所述转向电机同步驱动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转向传动组件带动转向滑座沿所述转向传动组件直线运动,转向滑座带动所述面板设备的底部前后移动,从而实现面板设备的转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抬升传动组件为钢丝传动组件,包括钢丝、固定在抬升电机上的绞轮、两导杆以及四个钢丝轮,两所述导杆分别沿面板设备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两侧,所述钢丝轮分别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分别对称分布地设置在两导杆的末端,两所述抬升滑座分别对称地并滑动地套设在两所述导杆上,所述钢丝分别依次由位于一导杆前端的钢丝轮绕至位于该导杆后端的钢丝轮,再由位于另一导杆前端的钢丝轮绕至位于该导杆后端的钢丝轮,并绕经绞轮形成回路,其中,绕经位于同一导杆两末端的钢丝轮的钢丝分别穿过所述抬升滑座并与所述抬升滑座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抬升传动组件为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同步杆、两丝杆、齿轮组,两丝杆分别沿面板设备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两侧,两所述抬升滑座分别对称地并螺纹连接地套设在两所述丝杆上,所述同步杆两端分别通过齿轮组与两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抬升电机驱动所述同步杆旋转,带动两丝杆同步旋转,两抬升滑座随着丝杆同步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杆实现面板设备的抬升。较佳地,所述抬升传动组件还包括四个滑杆,四个所述滑杆分别两两沿丝杆方向平行地固定设置在两丝杆的各自两侧,且四个所述滑杆对应滑动地穿过套设在丝杆上的抬升滑座的两端。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抬升传动组件为皮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杆、两皮带、四个皮带轮,两皮带分别沿面板设备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两侧,所述皮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皮带沿面板设备前后运动方向的两端并安装在安装架,两所述皮带分别绕经位于沿面板设备前后运动方向的同一侧的两皮带轮形成回路,两所述抬升滑座分别对称地固定在两皮带上并具有相同的运动方向,所述同步杆垂直设置于两所述皮带并两端分别与两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抬升电机驱动所述同步杆旋转,带动两皮带同步旋转,两抬升滑座随着皮带同步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杆实现面板设备的抬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转向组件为钢丝传动组件,包括钢丝、固定在转向电机上的绞轮、两导杆以及四个钢丝轮,两所述导杆分别沿面板设备底部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下方,所述钢丝轮分别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分别对称分布地设置在两导杆的末端,所述转向滑座两端滑动地套设在两所述导杆上,所述钢丝分别依次由位于一导杆前端的钢丝轮绕至位于该导杆后端的钢丝轮,再由位于另一导杆前端的钢丝轮绕至位于该导杆后端的钢丝轮,并绕经绞轮形成回路,其中,绕经位于同一导杆两末端的钢丝轮的钢丝分别穿过所述抬升滑座并与所述抬升滑座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向传动组件为丝杆传动组件,包括丝杆、齿轮组,所述丝杆沿面板设备底部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下方,所述转向滑座螺纹连接地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转向电机通过齿轮组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转向电机驱动丝杆旋转,转向滑座随着丝杆同步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面板设备的前后转向。较佳地,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还包括两滑杆,两所述滑杆分别沿丝杆方向平行地固定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两侧,且两所述滑杆对应滑动地穿过套设在丝杆上的转向滑座的两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转向传动组件为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同步杆、两丝杆、齿轮组,两丝杆分别沿面板设备底部前后运动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面板设备的下方,所述转向滑座两端分别对称地并螺纹连接地套设在两所述丝杆上,所述同步杆两端分别通过齿轮组与两所述丝杆连接,所述转向电机驱动所述同步杆旋转,带动两丝杆同步旋转,所述转向滑座随着丝杆同步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面板设备的前后转向。较佳地,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还包括四个滑杆,四个所述滑杆分别两两沿丝杆方向平行地固定设置在两丝杆的各自两侧,且四个所述滑杆对应滑动地穿过套设在丝杆上的转向滑座的两端。本专利技术的抬升及转向装置通过设置抬升机构,通过带动支撑杆实现面板设备的抬升,可以自由地根据需要调节面板设备的倾斜角度,直至达到合适的使用角度;另外还设置了转向机构,通过转向滑座带动面板设备的底部 直线前后运动,所述转向机构与抬升机构的配合,可以自由调节面板设备与使用者的距离,同时,可以实现面板设备的转向倾斜,实现可自由选择将面板设备的前面或后面收合,增加了面板设备的使用功能,既节省空间,又灵活性强,适用面广,能够给予使用者智能、数字自动化的体验,营造舒适的应用环境。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抬升及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I中的抬升机构与面板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抬升及转向装置,适用对面板设备进行抬升及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抬升机构及转向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及所述转向机构分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中,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抬升电机、两抬升滑座、两支撑杆及直线传动的抬升传动组件,抬升传动组件平行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并分布在所述面板设备的两侧,所述抬升滑座分别固定在抬升传动组件上,两所述支撑杆分别一端枢接地安装在所述抬升滑座上,另一端枢接地安装在所述面板设备的两侧边缘,所述抬升电机同步驱动所述抬升传动组件,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同步带动两抬升滑座沿所述抬升传动组件直线运动,两支撑杆带动所述面板设备实现抬升;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转向电机,转向滑座及直线传动的转向传动组件,所述转向传动组件平行于所述抬升传动组件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并位于所述面板设备的下方,所述转向滑座固定在转向传动组件上,所述面板设备的底部枢接地固定在所述转向滑座上,所述转向电机同步驱动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转向传动组件带动转向滑座沿所述转向传动组件直线运动,转向滑座带动所述面板设备的底部前后移动,从而实现面板设备的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希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物联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18日 19:06
    是一种表示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它表示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沿干绝热上升至抬升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500米左右高度)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