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432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1)、升降平台(2)、传动链(3)和电机(4),在车架(1)的顶部安装被动轮(5),在车架(1)的底部安装电机(4),传动链(3)缠绕在电机(4)的主动轮(6)和被动轮(5)上,升降平台(2)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3)上,升降平台(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1)的导杆(7)上。根据电池上架充电的位置,由传动链(3)带动升降平台(2)上升到相应高度,再将充电电池放入充电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员工搬运电池的问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长降车,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铅酸蓄电池行业,组装完毕的电池需要进行充电才能投入使用,充电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在进行充电的这一重要环节中,我们需要搬运电池到合适的位置,给电池充电,搬运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时还不能保证电池的完好性,难免造成电池外表的划伤,同时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使电池完好无损的进入电池充电架中,保证电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升降平台、传动链和电机,在车架的顶部安装被动轮,在车架的底部安装电机,传动链缠绕在电机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升降平台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上,升降平台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的导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2、使电池完好无损的进入电池充电架中,保证了电池表面的完好性;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闻了生广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升降平台,3传动链,4电机,5被动轮,6主动轮,7导杆,8充电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I、升降平台2、传动链3和电机4,在车架I的顶部安装被动轮5,在车架I的底部安装电机4,传动链3缠绕在电机4的主动轮6和被动轮5上,升降平台2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3上,升降平台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I的导杆7上。工作时,将电池放入升降平台2上,电机4带动传动链3使升降平台2上升到充电架8的某位置,将电池推入充电架8中,电机4再带动升降平台2返回初始位置,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I)、升降平 台(2)、传动链(3)和电机(4),在车架(I)的顶部安装被动轮(5),在车架(I)的底部安装电机(4 ),传动链(3 )缠绕在电机(4 )的主动轮(6 )和被动轮(5 )上,升降平台(2 )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3)上,升降平台(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I)的导杆(7)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1)、升降平台(2)、传动链(3)和电机(4),在车架(1)的顶部安装被动轮(5),在车架(1)的底部安装电机(4),传动链(3)缠绕在电机(4)的主动轮(6)和被动轮(5)上,升降平台(2)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3)上,升降平台(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1)的导杆(7)上。根据电池上架充电的位置,由传动链(3)带动升降平台(2)上升到相应高度,再将充电电池放入充电架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员工搬运电池的问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66F7/02GK202499685SQ20122007149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任尚策, 钱炜 申请人: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池上架充电的自动升降车,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升降车包括车架(1)、升降平台(2)、传动链(3)和电机(4),在车架(1)的顶部安装被动轮(5),在车架(1)的底部安装电机(4),传动链(3)缠绕在电机(4)的主动轮(6)和被动轮(5)上,升降平台(2)的中心固定在传动链(3)上,升降平台(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架(1)的导杆(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炜任尚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