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903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下表面与底座可靠连接,底座设紧固螺孔,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及手动制动器构成,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居中间位置,所述的制动器一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并在末端与配重可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在保证电缆高度等参数精度及稳定性的同事,避免了使用大型工程车辆等工具,从而在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属电力布线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架空电力线路铺设过程中,由于电缆或裸导线自重较大,并需要架设在距离地面较高的位置,而且两相邻输电杆塔见跨度也较大,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因此在输电线路架设中,电缆或裸导线在与输电杆塔连接并拉展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由于目前暂无专用的架设设备,因此在架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起重器等大型工程设备方可将电缆上 升至预定高度,尤其是在保持电缆下垂度时更需要借助大型工程车辆进行牵引,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由于能耗高、工作效率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施工精度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架设质量不稳定且成本也较高,同时该种施工方式还极易极易造成可电缆或裸导线绝缘、导体等结构受损,严重威胁输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下表面与底座可靠连接,所述底座设紧固螺孔,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及手动制动器构成,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居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制动器一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并在末端与配重可靠连接。支架由架体及支撑柱构成,架体及支撑柱为一体式结构。底座上的紧固螺孔为长孔。拉线由钢绞线、卡扣及配重托盘构成,其中卡扣位于钢绞线前端,配重托盘位于钢绞线末端。接引前导轮和后引导轮均为一个,支撑轮至少一个。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圆周面为“U”型槽或“V”型槽。配重为金属、混凝土预制件等。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电缆或裸导线提升至设定高度和保持下垂度的施工作业中,在保证电缆高度等参数精度及稳定性的同事,避免了使用大型工程车辆等工具,从而在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并能在施工中有效的避免了电缆或裸导线绝缘层结构及导体等结构的损伤,确保了输电线路的架设质量及运行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I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2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3,下表面与底座2可靠连接,所述底座设紧固螺孔4,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5、支撑轮6、后引导轮7及手动制动器8构成,前引导轮5、支撑轮6及后引导7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6居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制动器8—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7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5、支撑轮6、后引导轮7,并在末端与配重I可靠连接。支架由架体9及支撑柱10构成,架体9及支撑柱10为一体式结构。 拉线由钢绞线11、卡扣12及配重托盘13构成,其中卡扣12位于钢绞线11前端,配重托盘13位于钢绞线11末端。使用时,首先将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紧固螺孔与输电杆塔的指定横担可靠连接,然后将拉线前端的卡扣与电缆或裸导体可靠连接,然后在拉线末端的配重托盘内放置配重,随着配重的增加,依靠配重的重力作用将电缆提升至制定位置。在电缆的提升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制动器控制提升的起停、提升速度和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下表面与底座可靠连接,所述底座设紧固螺孔,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及手动制动器构成,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居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制动器一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并在末端与配重可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 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架体及支撑柱构成,架体及支撑柱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的紧固螺孔为长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线由钢绞线、卡扣及配重托盘构成,其中卡扣位于钢绞线前端,配重托盘位于钢绞线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引前导轮和后引导轮均为一个,支撑轮至少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圆周面为“U”型槽或“V”型槽。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为金属、混凝土预制件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下表面与底座可靠连接,底座设紧固螺孔,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及手动制动器构成,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居中间位置,所述的制动器一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并在末端与配重可靠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在保证电缆高度等参数精度及稳定性的同事,避免了使用大型工程车辆等工具,从而在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文档编号H02G1/06GK102751668SQ20121024506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孙建伟, 牛辉, 赵骞, 郎海涛, 高庆祥 申请人: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架线机,由机架、拉线、架线轮组及配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底座及支架构成,支架上表面设轴承座,下表面与底座可靠连接,所述底座设紧固螺孔,所述的架线轮组由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及手动制动器构成,前引导轮、支撑轮及后引导轮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且呈平行水平面直线分布,其中支撑轮居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制动器一端与支架可靠连接,另一端与后引导轮有效连接,所述的拉线依次通过前引导轮、支撑轮、后引导轮,并在末端与配重可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祥孙建伟赵骞郎海涛牛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