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867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其包括:一阵列基板,在所述的阵列基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缓冲层、多晶硅层、第一绝缘层、栅极、第二绝缘层、源漏层、第三绝缘层、阳极、像素限定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及封装,还包括一调光薄膜,其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的调光薄膜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在两种模式下显示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透明显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它应用广泛,可以用在手机,笔记本,显示器,橱窗等。如图I所示,为一种透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其可分为两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显示区,第二个区域为透光区4,所述的显示区由R子像素1,G子像素2,B子像素3构成,用于负责显示这个像素的颜色和灰阶。所示的透光区4没有挡光的金属层,可以让背景光透过。如图2所示,为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面图。其包括阵列基板5、缓冲层6、多晶硅层7、第一绝缘层8、栅极9、第二绝缘层10、源漏层11、第三绝缘层12、阳极13、像素限定层14、有机发光层15、阴极16及封装17,其中,19是有机发光显示器子像素发出的光,18是背景光透射过来的光,所以,透明显示既可以显示图像,又可以透过显示器看到对面的物体。该显示器的制作步骤如下首先在阵列基板5 (玻璃等)上依次沉积一缓冲层6,通常为氮化硅、氧化硅等材料,接着继续沉积一半导体层,一般为非晶硅层(a-Si)。对非晶硅层采用准分子激光退火(ELA)、固相晶化(SPC)或金属诱导结晶(MIC)等方法,将其转化成多晶硅层(P-S i)。然后采用光刻的方法,在多晶硅层7上形成硅岛。接着,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在硅岛和未被覆盖的缓冲层上沉积栅绝缘层8。接着,在栅绝缘层上溅射第一金属层,采用光刻的方法分别形成开关TFT和驱动TFT的栅极9,接着采用CVD的方法形成层间绝缘层10。在TFT栅极两侧采用光刻的方法在删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上形成接触。在层间绝缘层上沉积源漏层11,并采用光刻的方法形成图形。其中,TFT的源漏极通过接触孔与多晶硅层电气连接,接着,采用CVD的方法沉积钝化绝缘层12。采用光刻的方法,在TFT的漏极处形成接触孔。接着采用溅射的方法,形成一阳极电极层,并采用光刻的方法,形成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层13,透明阳极层通过接触孔与TFT的漏极电气连接。接着,在阵列基板表面涂布光刻胶,并采用曝光显影的方法,形成发光单元的像素限定层14。接着,用蒸镀的方法在阳极上形成有机发光层15和阴极16。封装17可以采用蒸镀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粘合玻璃的封装盖的方法来做封装。但是,透明显示的优点有时也可看作他的缺点,比如用在显示器上,对面的人会很清晰的看到你的表情,动作,私密性不好等,同时,业界也研发出一种可进行透光不透光显示的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是通过选择液晶盒来实现的,但由于液晶盒制作成本过高和盒厚过厚,又存在液晶响应速度慢及大型化等问题,制作出的产品无论从价格,产品性能,外观的美观度都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同时,现有技术的显示器均是外接电源,十分耗电,也不符合现行的节约环保的要、求。因此,如何将上述技术问题加以解决,设计一种能满足客户需要的显示器,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其通过设置一调光薄膜,该调光薄膜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其通过在显示器上装设有透明太阳能电池薄膜,可用于实现对显示器自供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其包括一阵列基板,在所述的阵列基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缓冲层、多晶硅层、第一绝缘层、栅极、第二绝 缘层、源漏层、第三绝缘层、阳极、像素限定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及封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光薄膜,其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的调光薄膜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薄膜由两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一矩阵树脂构成,所述的矩阵树脂夹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中间。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涂布有透明导电层。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矩阵树脂内散布密封有配向粒子的微胶囊。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薄膜由两层塑胶型高分子膜及高分子颗粒构成,所述的两层塑胶型高分子膜之间夹有所述的高分子颗粒。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塑胶型高分子膜涂布有透明导电薄膜表层。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显示器的发光面或四周装有透明太阳能电池薄膜,用于实现对显示器自供电。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封装为薄膜封装或封装盖封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一调光薄膜,其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既可做透明显示,也可做不透明显示,满足客户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备有透明太阳能电池薄膜,可以不外接电源,实现自供电,非常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一种透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在不透光状态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透光状态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在不透光状态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透光状态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R子像素;2_G子像素;3_B子像素;4_透光区;5_阵列基板;6-缓冲层;7_多晶硅层;8_绝缘层;9_栅极;10-绝缘层;11-源漏层;12-绝缘层;13-阳极;14_像素限定层;15_有机发光层;16_阴极;17_封装;18_背景光透射过来的光;19_是有机发光显示器子像素发出的光;20_调光薄膜;21_太阳能电池薄膜;22-PET薄膜;23_微胶囊;24_矩阵树脂;25_塑胶型高分子膜;26_高分子颗粒。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是在图2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器上进行的改进,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的剖面图,其包括一集成了电路和走线的阵列基板5、缓冲层6、多晶硅层7、第一绝缘层8、栅极9、第二绝缘层10、源漏层11、第三绝缘层12、阳极13、像素限定层14、有机发光层15、阴极16及封装17,其中,还包括一调光薄膜20,其设置于阵列基板5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的调光薄膜20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如图4及图5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在不透光及透光状态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上述的调光薄膜20可以是由两张涂布了透明导电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22和密封有配向粒子的微胶囊23散布于其中的矩阵树脂24构成,由PET将矩阵树脂夹在中间。如图4所示当不施加电压时粒子不配向,呈不透光状态;如图5所示,当向配向粒子施加交流电压时,粒子就会配向,变为透明状态。因此,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如图6及图7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在不透光及透光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上述的调光薄膜20也可以是两层塑胶型高分子膜25,两层塑胶型高分子膜之间夹高分子颗粒26,塑胶型高分子膜25涂有透明导电薄膜表层,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可产生均匀电场的条形电极,该条形电极通过导线与一个控制器电连接。利用入射光线散射和透射的原理对玻璃透光度进行调节,施加电压呈透明状态;断电呈不透光状态。本专利技术在显示器的发光面或四周装有透明太阳能电池薄膜21,用于实现对显示器自供电,此种设计方式是通过太阳能为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的显示器,其包括:一阵列基板,在所述的阵列基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缓冲层、多晶硅层、第一绝缘层、栅极、第二绝缘层、源漏层、第三绝缘层、阳极、像素限定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及封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光薄膜,其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的调光薄膜通过一调整电压模块控制,使显示器进行透明不透明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邱勇黄秀颀高孝裕罗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