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612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0:53
一种生物质锅炉,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燃烧室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生物质颗粒最佳燃烧方式:悬浮、半气化燃烧,以人性化设计为理念,配合全天候温控自动点火或时控自动点火,具有燃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地说是一种专门用来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物质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质燃料的兴起,以生物质颗粒燃料向配套的各种锅炉也被推向市场。目前的生物质锅炉主要以植物秸杆、碎屑的直接燃烧为设计目的,具有体积大,燃烧效率低的特征。目前,利用植物秸杆、碎屑制备的颗粒燃料具有较高的热值,但是与之配套的生物质锅炉的种类还不是很多,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需要开发更加适合一生物质颗粒燃料为燃料的专用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以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热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炉膛和热交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为筒状,且在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所述燃烧室上侧安装一个燃料添加管,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出灰机构,在所述燃烧室下方设有一转轴,转轴上安装一个偏心轮,所述偏心轮抵靠在翻灰盖下侧,当偏心轮转动时,翻灰盖一开一合,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灰烬;所述转轴与出灰机构中的螺旋轴通过链传动进行连接;所述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还包括一个料仓,所述料仓中倾斜设有一个螺旋喂料机,所述螺旋喂料机向燃料添加管喂料。在上述炉膛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烟道中设有迂回的挡板,用于减少烟气中的烟灰颗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该生物质锅炉以人性化设计为理念,配合全天候温控自动点火或时控自动点火。2、自动加料、自动落回、自动清灰,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控制。3、采用了生物质颗粒最佳燃烧方式悬浮、半气化燃烧。4、三回程热交换降低了排烟温度。5、独特的炉内降尘、无烟燃烧,呈现出优良的环保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图2的A--A剖视图;图2为图I的B—B首I]视图; 图3为图I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炉膛,2热交换腔,21排烟管阵列,22水包,23挡板,24烟囱,3料仓,31螺旋喂料机,4燃烧室,41点火器,42燃料添加管,43翻灰盖,44环形送风腔,45鼓风孔,5螺旋轴出灰机构,51转轴,52偏心轮,53链传动,54侧板,6风机。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 图3所示,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炉膛I、热交换腔2和料仓3。炉膛I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4,燃烧室为筒状,且在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41,燃烧室为颗粒燃料燃烧的主要场所。在炉膛壁中设有隔热腔。燃烧室4上侧安装一个燃料添加管42,用于添加颗粒燃料。燃烧室4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43,翻灰盖43正常情况下处于闭合,需要排灰时打开。在燃烧室4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44,在环形送风腔44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45,鼓风孔45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环形送风腔与风机6相连。鼓风的过程中,气流冲击翻灰盖43后向上折回,搅动颗粒燃料处于悬浮状态,同时排灰时,气流向下吹,排灰更彻底。在炉膛I的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出灰机构5,主要部件为一个螺旋轴,螺旋轴的一端由电机驱动,另一端排灰至外侧。燃烧室4下方设有一转轴51,转轴上安装一个偏心轮52,该偏心轮抵靠在翻灰盖43上,当偏心轮52转动时,翻灰盖一开一合,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灰烬,转轴与出灰机构中的螺旋轴通过链传动53进行连接,使用一个电机即可完成排灰工工作。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处于间歇式的排灰状态。炉膛底部为V形,有两个侧板54组成,其中的螺旋轴出灰机构5位于V形的底部,方便灰的收集。料仓,料仓3中倾斜设有一个螺旋喂料机31,螺旋喂料机向燃料添加管42喂料,且螺旋喂料机的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实现间歇式定量的喂料。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2,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21,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22,在锅炉外壳上设有与水包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在炉膛和热交换腔通过迂回的烟道相连,烟道是由迂回的挡板23形成的,通过多次的迂回,烟气中的灰尘颗粒通过撞击可以落下来,环保性较好,最后烟气通过烟 24排出。工作过程为颗粒燃料进入料仓;料仓3下端的螺旋喂料机(温控或者时控)将燃料颗粒输送到燃烧室内,点火器41 (温控或者时控)自动点火,在风机鼓风作用下,燃料颗粒在燃烧室4内处于悬浮状态,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由于燃烧室内的体积小温度高,充分燃烧;产生的灰渣,随翻灰盖43 (由偏心轮控制)的自动(温控或者时控)开合,落到炉膛I的底部,螺旋轴出灰机构与偏心轮转轴一块转动时会排出部分灰渣。另外,当锅炉停止工作时,会自动(温控或时控)启动出灰螺旋轴出灰机构5,对锅炉进行排灰。炉膛内产生的热量随烟气上升遇挡板23后,随挡板走势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风向产生变化实现一次除尘过程;然后热风继续沿挡板上沿和下壳体上壁之间前行,当碰触到炉壁时,风向再次发生变化,又一次产生除尘效果;继续前行到热交换腔前室,此时,风速和风向均发生变化,再产生一次除尘效果;热风继续前行,进入热交换腔的排烟管阵列21,在此与水包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给外面的水加热;然后进入热交换腔后室,再次产生一次除尘效果;最后烟气随排烟口排出。在热风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均有热交换产生,上下箱体均有水循环系统,以便更加充分的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水最后收集到一起进入供暖管道。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炉膛和热交换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为筒状,且在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所述燃烧室上侧安装一个燃料添加管,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出灰机构,在所述燃烧室下方设有一转轴,转轴上安装一个偏心轮,所述偏心轮抵靠在翻灰盖下侧,当偏心轮转动时,翻灰盖一开一合,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灰烬;所述转轴与出灰机构中的螺旋轴通过链传动进行连接; 所述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料仓,所述料仓中倾 斜设有一个螺旋喂料机,所述螺旋喂料机向燃料添加管喂料。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其特征是,在所述炉膛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烟道中设有迂回的挡板。全文摘要一种生物质锅炉,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燃烧室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生物质颗粒最佳燃烧方式悬浮、半气化燃烧,以人性化设计为理念,配合全天候温控自动点火或时控自动点火,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炉膛和热交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为筒状,且在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所述燃烧室上侧安装一个燃料添加管,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出灰机构,在所述燃烧室下方设有一转轴,转轴上安装一个偏心轮,所述偏心轮抵靠在翻灰盖下侧,当偏心轮转动时,翻灰盖一开一合,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灰烬;所述转轴与出灰机构中的螺旋轴通过链传动进行连接;所述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