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80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风帽内套管和连接在风帽内套外面的风帽外套,风帽内套管上开有内套管通孔,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下部开有外套风孔,顶部设计有凹槽,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帽的阻力使得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层的气流能够重新取得均匀分布,以达到流化介质与固体颗粒更好的混合,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同时能有效防止磨损,克服床料下漏和排渣困难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风帽。
技术介绍
锅炉布风板用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风帽设计不合理,会影响到燃烧工况,容易导致炉膛结焦或底渣含碳量偏高,甚至根本不能实现流化床燃烧,国内CFB锅炉风帽有多种型式,主要有蘑菇型风帽和钟罩式风帽,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也较多。蘑菇型风帽的特点风帽孔径较小,布风均匀性较好,但因其设计间距过小而导致的磨损现象较普遍,再加上国内流化床的煤粒度一般都是宽筛分的,此磨损现象尤为严重; 另外,送风风压在运行中会产生波动,导致床料回返至风室的现象,而床料回返至风室中以后,更会加重对风帽内腔和出风孔部位的磨损,返回的床料积攒多了也会阻碍送风通流,严重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钟罩式风帽的特点风帽孔径较大,达到临界流化以后湍流强度较大,其设计间距较大因此能有效避免风帽对吹而引起的磨损,又因其一般采用迷宫式设计,所以基本没有床料回返至风室的现象;而且钟罩式风帽顶部为球形,没有任何的防磨措施,当炉膛中的物料高速下落时,会对风帽顶部造成冲击和磨损,影响风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以达到流化介质与固体颗粒更好的混合,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能有效减少物料的冲击和磨损,延长风帽使用寿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风帽内套管和连接在风帽内套外面的风帽外套;风帽内套管上开有内套管通孔,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下部开有外套风孔,顶部设计有凹槽。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为倾斜向下,与水平线成5° -15°。作为优选,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为倾斜向下,与水平线成10°作为优选,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直径为8-11mm。作为优选,风帽内套管和风帽外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风帽外套与风帽内套管之间采用螺母锁紧。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管与布风板为焊接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风帽主要包括风帽内套管和风帽外套,风帽的阻力使得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层的气流能够重新取得均匀分布,以达到流化介质与固体颗粒更好的混合,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同时能有效防止磨损,克服床料下漏和排渣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采用独特的螺纹结构,制造简单,便于安装维修,具有较大的阻力设计范围。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附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帽内套管,11、内套管通孔,2、风帽外套,21、外套风孔,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锅炉布风板用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它主要包括风帽内套管I和风帽外套2。所述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风帽外套下部开有外套风孔21,外套风孔直径为8-llmm,所述风孔倾斜向下,与水平线成10°角,风帽外套顶部设计有凹槽。风帽内套管I上开有内套管通孔11,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与风帽内套管之间采用螺纹联接,用螺母3锁紧,风帽内套管I与布风板采用焊接。其工作原理是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一次热风在进入风帽之前,存在剧烈的截面变化和气流转向,风帽的阻力使得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层的气流能够重新取得均匀分布,然后均匀分布的一次热风将炉膛内的物料流化,实现流化床的燃烧。在风帽的内套管上开孔,通过开孔的大小及数量调整风帽的阻力,做到阻力可调,同时内外套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拆卸方便。风帽外套管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且开孔斜向下。外套管的顶部设计有凹槽,锅炉运行时凹槽内积灰,形成一个灰垫层,当炉膛中的物料高速下落时,灰垫层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减少物料的冲击和磨损,延长风帽的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风帽内套管和连接在风帽内套外面的风帽外套;风帽内套管上开有内套管通孔,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下部开有外套风孔,顶部设计有凹槽;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为倾斜向下,与水平线成5° -1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为倾斜向下,与水平线成1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外套下部的外套风孔直径为8-11mm。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风帽内套管和风帽外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内套管与风帽外套之间采用螺母锁紧。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内套管与布风板之间为焊接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风帽内套管和连接在风帽内套外面的风帽外套,风帽内套管上开有内套管通孔,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下部开有外套风孔,顶部设计有凹槽,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本技术的风帽的阻力使得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层的气流能够重新取得均匀分布,以达到流化介质与固体颗粒更好的混合,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同时能有效防止磨损,克服床料下漏和排渣困难等问题。文档编号F23C10/20GK202494103SQ20122004243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尹德厚, 李京军, 潘红秋 申请人: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用柱罩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风帽内套管和连接在风帽内套外面的风帽外套;风帽内套管上开有内套管通孔,顶部有布风管;风帽外套采用柱状,风口为圆形,下部开有外套风孔,顶部设计有凹槽;一次热风从炉膛下部风室,通过风帽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建立物料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军潘红秋尹德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