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157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在机架上装有储液罐和超声雾化器,其中超声雾化器的数目与储液罐一一对应,储液罐顶部的加料口处铰接有密封盖;每个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输送管道与相应超声雾化器的进液口相连;所有超声雾化器的出液端均分别与汇集管的进液端对接,且汇集管的出液端与导流管的下端对接;导流管的上部伸到反应室内,导流管的伸入端固套有套管49,该套管49的下部与所述反应室的上底面固定,并在套管49的上部固套有安装套,且安装套的上部通过轴承套装有喷涂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它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广泛的销售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喷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在基体表面涂膜的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
技术介绍
超声雾化喷涂是一种薄膜制备工艺,它用于在固体材料(即基体)的表面喷涂薄膜,其工艺流程大致包括超声雾化、热解、喷涂三个步骤。由于这种工艺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工艺重复性好、操作安全可靠、过程无需真空设备支持、尾气污染小、可以连续大面积快速沉积等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超声雾化喷涂工艺在公开发表的各类学术杂志中都有报道,其中也不乏学术价值很高的研究成果。比较遗憾的是,实现超声雾化喷涂工艺所用的设备都是各个研究小组根据需求临时搭建的设备,目前市场上没有标准化设备出售,这样就限制了这种工艺的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标准化的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上装有储液罐(2)和超声雾化器(3),其中超声雾化器(3)的数目与储液罐(2) —一对应,且储液罐的数目至少为一个,该储液罐(2)顶部的加料口处铰接有密封盖;每个所述储液罐(2)的出液口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输送管道(4)与相应超声雾化器(3)的进液口相连,且储液罐(2)上出液口的位置高于超声雾化器(3)的进液口 ;所有超声雾化器(3)的出液端均分别与汇集管¢)的进液端对接,并由套装在该对接部的第一快卸法兰(5)固定连接,且汇集管(6)的出液端与导流管(7)的下端对接,并由套装在该对接部的第二快卸法兰(8)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7)的上部伸到反应室(9)内,该反应室位于所述机架(I)的上方,并支撑在机架(I)上;所述导流管(7)的伸入端固套有套管(49),该套管(49)的下端与所述反应室(9)的上底面固定,并在套管(49)的上部固套有安装套(10),且安装套(10)的上部通过轴承(11)套装有喷涂罩(12),该喷涂罩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在所述喷涂罩(12)的下部固套有大齿轮(13),该大齿轮与套装在连接套(14)上部的小齿轮(15)啮合;所述连接套(14)固套在竖直轴(16)的上端,竖直轴(16)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第一电机(17)通过安装座(18)安装在所述反应室(9)的下底面;所述反应室(9)顶部的开口处铰接有顶盖(19),该顶盖的上表面通过支架(20)安装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磁流体密封件(22)与竖直杆(23)的上端同轴连接,该磁流体密封件将所述顶盖(19)上的过孔密封;所述竖直杆(23)位于反应室(9)内,并在竖直杆(23)的下端装有碘钨灯(24),该碘钨灯位于所述喷涂罩(12)的正上方。、制备薄膜前,根据薄膜的成分选取各种原料,并将原料分别制成单独的前驱液,同时在其中一个储液罐(2)中盛装主要的前驱液(即主料),其余的每个储液罐(2)中盛装一种辅助的前驱液(即配料),且所述碘钨灯(24)的下边安装待喷涂薄膜的基体J。当然,根据需制备的薄膜成分也可以只需要主料,而不需要配料,这时就只需要一个储液罐(2)或者使用多个储液罐(2)中的一个。制备薄膜时,各个储液罐(2)中的前驱液通过各自对应的一根输送管道(4)进入相应超声雾化器(3)中,并 由各个超声雾化器(3)雾化成微小的液滴,所有液滴先汇集到汇集管(6)内,然后通过导流管(7)进入喷涂罩(12)内,并通过喷涂罩(12)喷向上述基体;同时,喷涂罩(12)会在第一电机(17)的带动下转动,而基体在第二电机(21)的带动下转动,且碘钨灯(24)加热时会将基体加热,上述喷向基体的液滴在基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它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实现超声雾化薄膜喷涂工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2)的数目为两个,且所述汇集管(6)为三通管,该汇集管的两个支管管口均为汇集管的进液端,而汇集管出)的主管管口为该汇集管的出液端。在使用时,可在第一个储液罐(2)中盛装主要的前驱液,而第二个储液罐(2)中盛装辅助的前驱液,这样就很好地能改善本喷涂机制得的薄膜性能。当然,我们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以上的超声雾化器(3),如3、4、5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器(3)包括漏斗(3a)和薄膜(3f),其中漏斗(3a)上部竖直管段的管口为超声雾化器(3)的出液端,在该竖直管段上固套有雾化器顶盖(3b),该雾化器顶盖下端与外壳(3c)的上端对接固定,且漏斗(3a)下部的喇叭部位于外壳(3c)内;所述外壳(3c)的外表面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与三通管(25)的一个支管相连,并在该支管上串联有玻璃浮子流量计(26),且三通管(25)的主管与机架(I)上的空压机(27)相连;所述外壳(3c)的下端与环形座(3d)上端对接固定,该环形座内装有压环(3e),且压环(3e)与环形座(3d)内壁上的环形台阶之间夹有所述薄膜(3f),该薄膜(3f)的厚度彡0. 05mm ;所述环形座(3d)上开有进液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液口位于薄膜(3f)的上方,并与所述输送管道⑷相连;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薄膜(3f)的下方,其中进水口与三通进水管(28)的一个支管相连,该三通进水管的主管与水箱(29)上的泵(30)相连,且出水口与三通回水管(31)的一个支管相连,该支管的一部分管段缠绕在所述外壳(3c)的外壁上,且三通回水管(31)的主管与所述水箱(29)顶部的回水口相连;所述环形座(3d)的下端与法兰盘(3g)上端对接固定,在法兰盘中央的内孔下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柱(3h),该支撑柱与法兰盘(3g)内孔的台阶之间夹有超声雾化片(3k);所述超声雾化片(3k)与超声雾化驱动电路电连接,刻有该超声雾化驱动电路的电路板固定在安装板(32)上,而安装板(32)固定在所述机架(I)上。在以上结构中,储液罐(2)中的前驱液通过环形座(3d)上的进液口进入环形座(3d)内,而水箱(29)内的冷却水通过泵(30)、三通进水管(28)和环形座(3d)上的进水口进入环形座(3d)内,并通过环形座(3d)上的出水口、三通回水管(31)回到水箱(29)中。并且,上述前驱液和冷却水被薄膜(3f)隔开,且冷却水直接与所述超声雾化片(3k)接触,而超声雾化片(3k)在超声雾化驱动电路的驱动下产生超声波,从而使上述前驱液变成微小的液滴。同时,所述空压机(27)通过玻璃浮子流量计(26)、三通管(25)及外壳(3c)外表面的进气口向外壳(3c)内注入气体,该气体进入外壳(3c)内,并进到所述漏斗(3a)内,进而载着上述产生的微小液滴向上移动,最终进入汇集管¢)内。并且,玻璃浮子流量计(26)为外购件,它既有检测流量的功能,还自带有一个控制阀,以便控制流量。使用时,我们可通过控制玻璃浮子流量计(26)来调整进入外壳(3c)的气体流量,从而控制进入汇集管(6)内微小液滴的量。另外,目前市面上有现成的超声雾化器(3)销售,需要时我们也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超声雾化器(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超声雾化器(3)与现有市面上的超声雾化器(3)功能原理基本类似,只是它在与本喷涂机的功率、发热量等方面做了一些适应性地 改进,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雾化薄膜喷涂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装有储液罐(2)和超声雾化器(3),其中超声雾化器(3)的数目与储液罐(2)一一对应,且储液罐的数目至少为一个,该储液罐(2)顶部的加料口处铰接有密封盖;每个所述储液罐(2)的出液口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输送管道(4)与相应超声雾化器(3)的进液口相连,且储液罐(2)上出液口的位置高于超声雾化器(3)的进液口;所有超声雾化器(3)的出液端均分别与汇集管(6)的进液端对接,并由套装在该对接部的第一快卸法兰(5)固定连接,且汇集管(6)的出液端与导流管(7)的下端对接,并由套装在该对接部的第二快卸法兰(8)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7)的上部伸到反应室(9)内,该反应室位于所述机架(1)的上方,并支撑在机架(1)上;所述导流管(7)的伸入端固套有套管(49),该套管(49)的下端与所述反应室(9)的上底面固定,并在套管(49)的上部固套有安装套(10),且安装套(10)的上部通过轴承(11)套装有喷涂罩(12),该喷涂罩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在所述喷涂罩(12)的下部固套有大齿轮(13),该大齿轮与套装在连接套(14)上部的小齿轮(15)啮合;所述连接套(14)固套在竖直轴(16)的上端,竖直轴(16)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第一电机(17)通过安装座(18)安装在所述反应室(9)的下底面;所述反应室(9)顶部的开口处铰接有顶盖(19),该顶盖的上表面通过支架(20)安装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磁流体密封件(22)与竖直杆(23)的上端同轴连接,该磁流体密封件将所述顶盖(19)上的过孔密封;所述竖直杆(23)位于反应室(9)内,并在竖直杆(23)的下端装有碘钨灯(24),该碘钨灯位于所述喷涂罩(12)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翔朱新才黄伟九刘强谢瑛珂巫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