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苗山药豆的诱导及成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006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山药豆的诱导及培育成苗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它首先是由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再将山药豆直接培育成苗,无需打破休眠,进而实现山药种薯繁殖工厂化生产。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培养基各组份用量为在1L1/2MS培养基中加入6-BA0.2mg,NAA1.0mg,蔗糖10-20g,琼脂7g,活性炭0.02%,培养20-30d后就可形成山药豆;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后,将山药豆接种在成苗培养基中,其配方为MS+6-BA1.5mg·l-1+NAA0.2mg·l-1,20d左右会诱导出芽,继续培养1个月后成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由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进而通过山药豆来繁殖种薯,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菌科薯菌属多年生草质缠绕性藤本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其地下肉质根壮茎和地上枝的叶腋着生的零余子(山药豆)皆为产品,供人们食用或药用。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地道的药材和传统出口商品,其产品畅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但由于长期采用营养繁殖,致使其品质退化,产量降低。薯蓣组织培养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多以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等为研究对象。离体条件下诱导植物组织形成零余子是取代试管苗用作种子及种质交流的一种可行途径,这是由于零余子比小植株对光、温度的变化抗性更强;茎的培养与保持需频繁地继代,而零余子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而不会丧失活力,且没有休眠现象,易栽活,成苗成本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找到既能提高山药种薯繁殖系数,又相对简单、方便、稳定、省时的山药种薯扩繁的方法,此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移栽成活率高、节省时间、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可以弥补现有山药薯块繁殖系数低、组培苗繁殖移栽成活率低的不足,从而为山药种薯扩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I)山药试管微型山药豆的诱导培养带腋芽的山药茎段诱导出不定芽,经过继代增值后,将高2.0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健壮小苗切下,接种于蔗糖的质量浓度为1%的山药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山药豆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 2mg F'+NAAl. Omg I'培养基中添加0. 02%活性炭,培养20-30d后就可长出带有不定根的山药豆。(2)山药豆诱导成苗将山药豆接种在成苗培养基上,成苗培养基配方为MS+6-BA1. 5mg F'+NAAO. 2mg r1,培养18_22d会诱导出芽,继续培养,山药豆在培养基上直接长出新的根系,I个月后形成山药苗。其中山药组培苗的培育方法为将带腋芽的山药茎段经灭菌后接种在含0.5-lmg 0-0. Img F1NA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萌发出的不定芽长到带两片或两片以上叶片的时候,切取单芽接种在含I. 5mg F1 6-BA,0mg F1 NAA的MS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增殖后将高2. 0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健壮小苗切下,转入到含1.Omg H-BA,0. 2mg F1NAA,质量比为0. 02%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获得山药组培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由山药试管苗切下带有外植体的单芽诱导形成山药豆,而且一个单芽一般能形成1-2颗山药豆,繁殖系数提高I. 5倍。山药豆无需打破休眠,直接培育成苗,进而实现山药种薯繁殖工厂化生产。试管苗山药豆培养成苗后,移栽成活率高,可直接用于培养山药种薯。本专利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移栽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成活率高、且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实现由山药试管苗培养集中工厂化繁殖生产山药种薯。附图说明图I为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 图2为山药豆形成山药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基于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进而繁殖种薯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的实验材料为铁棍怀山药组培苗。I、山药组培苗诱导山药豆形成 带腋芽的山药茎段经灭菌后接种在含0. 5-lmg r1 6-BA,0-0. Img F1 NA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萌发出的不定芽长到带两片或两片以上叶片的时候,切取单芽接种在含I. 5mg H-BAjmg F1NAA的MS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后将高2. 0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健壮小苗切下,转入到含I. Omg rVBA’O. 2mg F1NAA,质量比为0. 02%的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进而获得山药组培苗。将高2. 0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山药组培苗切下,接种于蔗糖的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1%,3%, 5%和8%的山药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山药豆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 2mg F'+NAAl. Omg r1,山药豆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比浓度为0. 02%活性炭。每个处理各接种27个小苗,培养20-30d后已长出带有不定根的山药豆,培养45d时观察各个处理山药豆的数目,大小和山药豆的诱导率及茎和叶片的长相长势等。结果表明(表1),1%的蔗糖浓度下山药豆的诱导率最高(图1),山药豆整齐度好,形状规则,叶色浓绿,试管苗长相长势正常,其山药豆的诱导率为74. 1%,大小为0.33X0. 45cm2。蔗糖浓度3%时,山药豆诱导率较高,为63. 0%,山药豆较大,大小为0. 38X0. 56 cm2。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山药豆的诱导率下降,但大小会增大,出现不规则形状,山药豆偏长,并且蔗糖浓度的提高易造成叶片和茎的黄化,最终导致死亡。 表I不同蔗糖浓度对山药豆诱导的影响权利要求1.,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2. O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山药组培苗切下,接种于蔗糖的质量比浓度为1%的山药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山药豆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 2mg F'+NAAl. Omg 1_\山药豆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比浓度为0. 02%活性炭,培养20-30d后形成带有不定根的山药豆; 将山药豆接种在培养基配方为MS+6-BA1. 5mg F'+NAAO. 2mg F1培养基中培养,18-22d会诱导出芽,继续培养,山药豆在培养基上直接长出新的根系,I个月后形成山药苗。2.根据权利要求I的方法,其中山药组培苗的培育方法为 将带腋芽的山药茎段经灭菌后接种在含0. 5-lmg F1 6-BA,0-0. Img F1 NA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萌发出的不定芽长到带两片或两片以上叶片的时候,切取单芽接种在含I. 5mg F1 6-BA,0mg F1 NAA的MS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增殖后将高2. 0 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小苗切下,转入到含I. Omg F1 6-BA,0. 2mg F1 NAA,质量比为0. 02%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获得山药组培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山药豆的诱导及培育成苗的方法,属于生物
它首先是由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再将山药豆直接培育成苗,无需打破休眠,进而实现山药种薯繁殖工厂化生产。山药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培养基各组份用量为在1L1/2MS培养基中加入6-BA0.2mg,NAA1.0mg,蔗糖10-20g,琼脂7g,活性炭0.02%,培养20-30d后就可形成山药豆;试管苗诱导形成山药豆后,将山药豆接种在成苗培养基中,其配方为MS+6-BA1.5mg·l-1+NAA0.2mg·l-1,20d左右会诱导出芽,继续培养1个月后成苗。文档编号A01H4/00GK102742503SQ20121021786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培通, 彭琦, 殷剑美, 郭文琦, 韩晓勇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试管苗山药豆的诱导及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2.0?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山药组培苗切下,接种于蔗糖的质量比浓度为1%的山药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山药豆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2mg·l?1+NAA1.0mg·l?1,山药豆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比浓度为0.02%活性炭,培养?20?30d后形成带有不定根的山药豆;将山药豆接种在培养基配方为MS+6?BA1.5mg·l?1+NAA0.2mg·l?1培养基中培养,18?22d会诱导出芽,继续培养,山药豆在培养基上直接长出新的根系,1个月后形成山药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剑美韩晓勇张培通彭琦郭文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