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举柱专利>正文

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966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41
一种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充电器上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和输出充电电路,所述的输出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有U电路,所述蓄电池正极电压经R3电阻降压、ZD1稳压二极管稳压、C1电容滤波后输出12V电压,经R2电阻向C2电容充电,三极管Q1、Q2导通,J1继电器吸合、J1-1开关闭合,接通U电路,使充电器得电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护蓄电池不会被过充,而且还节约用电,有效保护充电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
技术介绍
电力作为一种环保,清洁,转换率高的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以电力为应用来驱动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化发展,降低交通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应用在电动城市公交车辆,厂矿电动运输车辆,电动城市环卫清洁车辆,工程,遂道,地铁施工专用车辆等诸多领域。电动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录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可以方便的实现倒顺行驶功能,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传统的电动车充电器在电动车电池充满电之后仍然在工作状态,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资源,且传统的充电器在电路出现问题时如高电压,其没有自动断电功能,往往因充电电压过高而损坏电池,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节能环保的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包括连接在充电器上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和输出充电电路,所述的输出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有U电路,所述蓄电池正极电压经R3电阻降压、ZDl稳压二极管稳压、Cl电容滤波后输出12V电压,经R2电阻向C2电容充电,三极管Ql、Q2导通,Jl继电器吸合、Jl-I开关闭合,接通U电路,使充电器得电工作。所述的U电路上设有三路输出端,其中第一路输出电压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得电工作后,电容C2充满,三极管Ql截止;第三路包括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5、三极管Q2、Q6组成,其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D3到三极管Q2的基极,Q2保持导通,继电器Jl保持吸合,蓄电池保持充电状态,蓄电池充满电后第三路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3基极截止,继电器Jl停止工作,开关Jl-I断开,U电路断电,从而使蓄电池不会被过充,而且还节约用电,保护蓄电池;第二路包括三极管07、05、04、03、电阻1 17、1 18、1 19、1 9、热敏电阻町1、稳压二极管ZD2、ZD3组成,所述三极管Q5 —端经电阻R7连接三极管Q6,另一端经电阻R18接三极管Q4,所述稳压二极管ZD3接于热敏电阻RTl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D3另一端经电阻RlO接三极管Q3,热敏电阻RTl的另一端经电阻R9接电容D4及电阻R19,三极管Q3经电阻R12接三极管Q4,三极管Q4接电容D4及电阻R18 ;当U电路充电电压正常时,第二路输出的+12V电压通过电阻R19、R17分压取样后电压不能使稳压二极管ZD2导通,三极管Q7基极无电压,三极管Q7、Q4截止,三极管Q5单向可控硅无触发电压不导通,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2保持导通,继电器Jl保持吸合状态,U电路保持正常充电,但当充电器因某种原因使充电电压高于充电器所设定的标准充电电压时,U电路的第二路输出的12V电压也随着升高,当12V电压升高到一定电压值后,经电阻R19、R17取样后,使稳压二极管ZD2击穿导通,使三极管Q7、Q4导通,三极管Q4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5导通使三极管Q6导通、Q2截止,继电器Jl断电、开关Jl-I断开,U电路断电,从而使充电器在输出充电电压过高时自动断电,从而保护了蓄电池不会因充电电压过高而被损坏,在未将输出充电插头连接到蓄电池上,U电路未检测到蓄电池电压,充电器不公正,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当U电路在充电过程中,如因某种原因使充电器内部温度过高时,U电路的第二路的12V电压经电阻R9、热敏电阻RTI、电阻R18分压后,因稳压二极管ZD3接于热敏电阻的一端,当温度正常时,热敏电阻RTI的阻值很大,12V电压经电阻R9、热敏电阻RTI、电阻R18分压后,不能使稳压二极管ZD3击穿导通,所以三极管Q3、Q4均截止、Q5不导通、Q6截止,充电器保持正常充电;当充电器内部温度高于所设定的温度后,热敏电阻RTl感应到温度后,阻 值慢慢变小,热敏电阻RTI阻值变压后,12V电压经电阻R9、热敏电阻RTI、电阻R18分压后,电压将升高,使稳压二极管ZD3击穿导通,使三极管Q3、Q4、Q5、Q6导通,Q2截止,继电器Jl不吸合,开关Jl-I断开,从而保护了充电器在温度过高而烧坏充电器。当充电器断电后,因三极管Q5会一直保持导通,直到将充电器输出插头从蓄电池上取下后,三极管Q5才截止,如下次充电,输入插头未从220V电源上拔下,只要将充电器的输出插头插入电池内即可对蓄电池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护蓄电池不会被过充,而且还节约用电,有效保护充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包括连接在充电器上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和输出充电电路,输出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220V输入插头电路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有U电路,蓄电池正极电压经R3电阻降压、ZDl稳压二极管稳压、Cl电容滤波后输出12V电压,经R2电阻向C2电容充电,三极管Q1、Q2导通,Jl继电器吸合、Jl-I开关闭合,接通U电路,使充电器得电工作。U电路上设有三路输出端,其中第一路输出电压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得电工作后,电容C2充满,三极管Ql截止;第三路包括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5、三极管Q2、Q6组成,其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D3到三极管Q2的基极,Q2保持导通,继电器Jl保持吸合,蓄电池保持充电状态,蓄电池充满电后第三路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3基极截止,继电器Jl停止工作,开关Jl-I断开,U电路断电,从而使蓄电池不会被过充,而且还节约用电,保护蓄电池;第二路包括三极管07、05、04、03、电阻1 17、1 18、1 19、1 9、热敏电阻町1、稳压二极管ZD2、ZD3组成,所述三极管Q5 —端经电阻R7连接三极管Q6,另一端经电阻R18接三极管Q4,所述稳压二极管ZD3接于热敏电阻RTl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D3另一端经电阻RlO接三极管Q3,热敏电阻RTl的另一端经电阻R9接电容D4及电阻R19,三极管Q3经电阻R12接三极管Q4,三极管Q4接电容D4及电阻R18 ;当U电路充电电压正常时,第二路输出的+12V电压通过电阻R19、R17分压取样后电压不能使稳压二极管ZD2导通,三极管Q7基极无电压,三极管Q7、Q4截止,三极管Q5单向可控硅无触发电压不导通,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2保持导通,继电器Jl保持吸合状态,U电路保持正常充电,但当充电器因某种原因使充电电压高于充电器所设定的标准充电电压时,U电路的第二路输出的12V电压也随着升高,当12V电压升高到一定电压值后,经电阻R19、R17取样后,使稳压二极管ZD2击穿导通,使三极管Q7、Q4导通,三极管Q4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5导通使三极管Q6导通、Q2截止,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车智能控制充电器,包括连接在充电器上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和输出充电电路,所述的输出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20V输入插头电路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有U电路,所述蓄电池正极电压经R3电阻降压、ZD1稳压二极管稳压、C1电容滤波后输出12V电压,经R2电阻向C2电容充电,三极管Q1、Q2导通,J1继电器吸合、J1?1开关闭合,接通U电路,使充电器得电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举柱
申请(专利权)人:刘举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