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892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26
一种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利用变压器磁传递能量的原理,改变了现有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内开关电源变压器结构,将初级线圈置于供电端,将次级线圈置于用电端,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包括供电端和用电端,供电端包括“[”型或“E”字形供电端磁芯以及缠绕在供电端磁芯上的初级线圈和连接在初级线圈两端的交流电源,用电端包括“]”型或反“E”字形用电端磁芯以及缠绕在用电端磁芯上的次级线圈和连接在次级线圈两端的负载—用电端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供电端与用电端结合后,供电端磁芯与用电端磁芯构成近似完整的“口”字形或“日”字形磁芯,供电端磁芯与用电端磁芯构成闭合的磁力线通道,这样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开始正常的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一般均包含一个开关电源,用来变换电源的电压,供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内部的电路使用。开关电源除了控制电路以外,主要的换能装置是一个开关变压器,变压器的结构,都是在磁芯组合而成的导磁结构上缠绕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制作而成。这种包含初级、次级一体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必须安装电源插座以提供电源。插座、插头的存在,即有裸露导体触电的可能,另外在插拔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电源插头时,易发生火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不需要电源插头插座的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电源插头和配套插座的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该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能提供没有触电风险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电源连接方法,因此扩大了可使用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的适用人群。现有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要令它开始工作,必须连接到220V市电上,很多老人尤其有意识痴呆或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用非导体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包括供电端(A)和用电端(B),其特征在于:改变了计算机主机机箱电源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结构,将初级线圈置于供电端(A),将次级线圈置于用电端(B),供电端(A)包括“[”字形供电端磁芯、初级线圈和交流电源(3),用电端(B)包括“]”字形用电端磁芯(2)、次级线圈,供电端磁芯(1)与用电端磁芯(2)构成近似完整的“口”字形磁芯和闭合的磁力线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志刚郑巍赵林姬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世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