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770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是为克服现有起重设备行走机构电磁制动器的减速箱,与起重设备的行走机构台面之间用铰链连接,受冲击后对铰孔、铰轴的磨损,导致减速箱损毁、制动力减小的缺点提供的,包括:减速箱上的固定座、下支座,缓冲拉杆上端与固定座连接,缓冲拉杆的钉字头安装在筒形连杆内,筒形连杆的下部与下支座连接;在筒形连杆内的钉字头上下安装有弹性胶圈。缓冲拉杆通过筒形连杆、和上下拉杆,将减速箱和行走机构台面连接在一起,当设备振动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弹性胶圈上,避免了传统设计的铰链连接中轴与孔之间的剪切磨损,彻底消除了因冲击带来对减速箱、制动器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起重设备上行走机构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被广泛应用在港口码头的大型起重设备的行走机构上,集电机、制动器和减速箱三者为一体的减速箱,俗称三位一体减速箱,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安装调整简单,制动效果好的优点。但是由于所述减速箱采用电磁制动器,在设备的行走起动、停止,或是旋转起动、停止时,其反作用力释放在行走机构减速箱上会产生冲击损毁力,因此传统的设计通常 将减速箱作缓冲固定,即设计为与行走机构台面之间有铰链连接和铰孔内带弹性胶圈的固定装置。上述固定装置的设计虽有一定的缓冲固定作用,但随着铰链连接件的铰孔、铰轴的磨损,冲击将进一步加大,轻则导致其弹性胶圈损坏,制动蹄片磨损,重则导致其减速箱内部齿轮加速磨损,甚至减速箱箱体与起重设备的台面相碰撞,导致减速箱裂纹损毁,严重了还会使制动力减小,因而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点在以门座起重机为代表的从事旋转作业的起重设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起重设备的行走机构采用电磁制动器的减速箱,与起重设备的行走机构台面之间用带弹性胶圈的铰链连接件作缓冲固定,受冲击后对连接件的铰孔、铰轴的磨损,冲击力会进一步加大,可导致减速箱损毁、甚至导致制动力减小而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一种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减速箱一侧的固定座,固定座下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的台面上的下支座,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的上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缓冲拉杆的钉字头安装在竖向的筒形连杆内,筒形连杆的下部开口端与下支座固定连接;在筒形连杆内的钉字头上下,分别安装有多个平行的弹性胶圈。本技术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筒形连杆的安装结构是,上拉杆对向所述下支座方向固定在减速箱的所述固定座上,上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缓冲拉杆的杆体穿过开口对向所述下支座方向的筒形连杆的底,其下部的钉字头可在筒形连杆内相对筒形连杆上下移动,位于所述钉字头上下的筒形连杆内,顺筒形连杆的内孔方向平行安装有多个弹性胶圈;固定在所述下支座上部的下拉杆上部,与筒形连杆的筒形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拉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倒钉字形缓冲拉杆的安装方式是,倒钉字形缓冲拉杆的杆体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拧在所述上拉杆下端的内螺孔内;在所述缓冲拉杆的所述外螺纹杆体上,拧有调节螺母;所述下拉杆的上部固定在筒形连杆的筒形开口端的安装方式是,下拉杆的上端杆体插在筒形连杆的筒形开口内,挡住其内安装的弹性胶圈,横向销轴穿过连杆的筒形开口端和其内安装的下拉杆的上端固定;所述弹性胶圈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弹性胶圈的横截面为方形。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减速箱和行走机构台面之间,有弹性胶圈安装在缓冲拉杆钉字头的上下、位于筒形连杆的内部,缓冲拉杆又通过筒形连杆、和上下拉杆,将减速箱和行走机构台面连接在一起,当设备在行走起动、停止,或是旋转起动、停止时,振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对缓冲拉杆的冲击力为轴向力,全部作用在缓冲拉杆上下安装的弹性胶圈上,然后被弹性胶圈所吸收,使起重设备在起、停时的冲击力减至最小,改变了原设计减速箱的底座设计有带铰链连接中弹性胶圈的受力方向,由径向的剪切力改为轴向的拉、压力,使减速箱在运行过程中达到无冲击、免维护的状态,完全不影响减速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了传统设计的铰链连接中轴与孔之间的剪切磨损,彻底消除了因冲 击带来对减速箱、制动器的损坏,从根本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I中缓冲固定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I中,减速箱I的缓冲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减速箱I右侧的固定座2 (参见图2),和固定座2下面的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的台面6上的下支座5。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9的上端与固定座2固定连接,缓冲拉杆9的钉字头9. I安装在开口向下的筒形连杆3内,筒形连杆3下部的开口 3. I端与下支座5固定连接;在筒形连杆3内的所述钉字头9. I上下,分别安装有多个平行的弹性胶圈12。所述筒形连杆3的安装结构是,上拉杆7对向所述下支座5的方向,用销钉4紧固在减速箱I的所述固定座2上,上拉杆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9 ;缓冲拉杆9的杆体穿过开口对向所述下支座5方向的筒形连杆3的底,其下部的钉字头9. I可在筒形连杆3内相对筒形连杆3上下移动;位于所述的钉字头9. I上下、在筒形连杆3的孔内,顺筒形连杆3的内孔方向安装有多个弹性胶圈12,钉字头9. I上部的弹性胶圈12穿在缓冲拉杆9的杆体上;用销钉4紧固在所述下支座5上部的下拉杆11上部,固定于筒形连杆3的筒形开口 3. I端。所述上拉杆7的下端固定在倒钉字形缓冲拉杆9上的安装方式是,倒钉字形缓冲拉杆9的杆体端设有外螺纹9. 2,所述外螺纹9. 2拧在所述上拉杆7下端的内螺纹孔7. I内。当减速箱I产生振动时,固定在减速箱I右侧的固定座2上的拉杆7,带动缓冲拉杆9产生振动,缓冲拉杆9的钉字头9. I会上下运动产生轴向力,推压其上下方的弹性胶圈12,其振动力被弹性胶圈12所吸收。为了更好地发挥缓冲拉杆9的作用,在所述缓冲拉杆9的所述外螺纹9. 2杆体上,拧有调节螺母8。拧动调节螺母8,可调节缓冲拉杆9的钉字头9. I对其上下的弹性胶圈12的压力大小。弹性胶圈12—般为上下各4个,这可以根据具体的设备情况而定。上面的4个穿在缓冲拉杆9的杆体上,下面的4个放在钉字头9. I下面的筒形连杆3的筒体内。所述下拉杆11的上部固定在筒形连杆3的开口 3. I端的安装方式是,下拉杆11的上端杆体插在筒形连杆3的筒形开口 3. I内,挡住其内安装的弹性胶圈12,横向销轴10穿过筒形连杆3的开口 3. I端和其内安装的下拉杆1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筒形连杆3内的弹性胶圈12,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还可以是有利于吸振的其他形状。 本技术可以用在大型起重设备行走机构的三位一体减速箱上作缓冲固定用,也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的缓冲减振固定。总之,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类似的结构,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减速箱一侧的固定座,固定座下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的台面上的下支座,其特征在于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的上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缓冲拉杆的钉字头安装在竖向的筒形连杆内,筒形连杆的下部开口端与下支座固定连接;在筒形连杆内的钉字头上下,分别平行安装有多个的弹性胶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连杆的安装结构是,上拉杆对向所述下支座方向固定在减速箱的所述固定座上,上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缓冲拉杆的杆体穿过开口对向所述下支座方向的筒形连杆的底,其下部的钉字头可在筒形连杆内相对筒形连杆上下移动,位于所述钉字头上下的筒形连杆内,顺筒形连杆的内孔方向平行安装有多个弹性胶圈;固定在所述下支座上部的下拉杆上部,与筒形连杆的筒形开口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倒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箱的缓冲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减速箱一侧的固定座,固定座下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的台面上的下支座,其特征在于:倒钉字形的缓冲拉杆的上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缓冲拉杆的钉字头安装在竖向的筒形连杆内,筒形连杆的下部开口端与下支座固定连接;在筒形连杆内的钉字头上下,分别平行安装有多个的弹性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津刘昌海韩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