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件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185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中对齿轮或齿轮轴等转动件转动过程中进行减振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动件减振装置。其包括具有凹陷部(3)的壳体(4)、固定在凹陷部(3)内的具有导向面(5)的导向部(6)、滚动设置在导向面(5)与外表面(2)之间的滚动体(7),在壳体(4)上设有支撑滚动体(7)的弹簧(8)。采用本方案,实现了对转动件非正常转动时的减振效果,进而减小了非正常转动引起的噪音,其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中对齿轮或齿轮轴等转动件转动过程中进行减振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动件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客户驾驭感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强劲的动力性和NVH特性指标的要求日趋严格,但大的动力输入会带来大的振动源,经常出现齿轮转动啮合过程中或带有啮合齿轮的齿轮轴在正常转动工作时,出现瞬间反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变速器的扭矩振动和转速波动,同时也带来了搭载变速器的负面响应,产生敲击音、“嗒嗒”音、“咔咔”音或尖叫音等。目前针对此问题,比较传统的是通过双质量飞轮或离合器加多级减震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技术实施起来不但成本高,而且匹配、制造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对齿轮或齿轮轴进行减振的转动件减振装置,防止了齿轮啮合传动时瞬时反转引起的噪音,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转动件减振装置,作用于转动件的外表面上,其包括具有凹陷部的壳体、固定在凹陷部内的具有导向面的导向部、滚动设置在导向面与外表面之间的滚动体,在壳体上设有支撑滚动体的弹簧;所述的导向面具有在转动件正常转动时与滚动体接触的、使弹簧产生弹性变形并使滚动体贴靠在转动件的外表面上的第一位置,具有在转动件非正常转动时与滚动体接触的、使滚动体抵压在转动件的外表面以限制转动件非正常转动的第二位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在凹陷部内嵌装有镶嵌套,所述的导向部和弹簧设置在镶嵌套内。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的滚动体为滚珠。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面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为斜面过渡。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面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为曲面过渡。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转动件在正常工作转动时,通过对滚动体的滚动摩擦力,使滚动体处于导向面的第一位置,使转动件能够正常的工作转动,而在转动件发生反转的非正常转动时,滚动体通过转动件的非正常转动运动至导向面的第二位置,并于此位置将转动件低压,限制了转动件的继续非正常转动,减小了噪音,且结构简单; 2、增设镶嵌套,使滚动体、斜面及弹簧安装更加方便; 3、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导向面采用斜面或曲面设计,使导向部制造更加容易,节约了加工成本。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转动件非正常转动时的减振效果,进而减小了非正常转动引起的噪音,其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 I、转动件;2、外表面;3、凹陷部;4、壳体;5、导向面;6、导向部;7、滚动体;8、弹簧;9、镶嵌套。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动件减振装置,与转动件的外表面作用配合,在转动件正常转动时,通过本装置的滚动体与转动件的外表面贴靠,实现了转动件的正常转动,而在转动件非正常转动时,通过本装置的滚动体对转动件的外表面施加一个低压力,防止转动件的继续非正常转动。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转动件减振装置,以齿轮作为转动件I为例,由图I所示,外表面2为齿轮的一个端面。转动件减振装置包括具有凹陷部3的壳体4,在壳体4的凹陷部3内固定设有镶嵌套9,镶嵌套9为一个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在镶嵌套9内嵌装固定有带有导向面5的导向部6,本实施例中,导向部6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该导向部左侧的斜面即为导向面5,在镶嵌套9内还设有一个滚动体7,滚动体7采用滚珠,滚珠的底部设有一个对滚珠进行支撑的、与镶嵌套9内壁固连的弹簧8,通过弹簧8对滚珠施加一个支撑力,以使滚珠处于自由状态。在使用时,滚动体7处于自由状态时,滚动体7突出镶嵌套9的左侧且抵靠在齿轮端面的非中心位置。在齿轮具有正常工作转动时,齿轮的右侧端面对滚动体7施加一个摩擦力,进而使滚动体7具有压缩弹簧的沿导向面5的向下运动,由于导向面5的斜面设计,使得导向面5与外表面2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在导向部6与外表面2之间形成了更大容纳滚动体7的空间。此时,滚珠则位于一个稳定位置,于该稳定位置,滚珠的左侧与齿轮的外表面2贴靠,以使齿轮能够继续正常转动,滚珠的右侧贴靠在导向面5上,与导向面5贴靠的位置点导向面5的第一位置。在齿轮发生非正常转动的瞬间,即齿轮发生反转的瞬间,齿轮的右侧端面对滚珠施加一个滚动摩擦力,以使滚珠沿着导向面5向上运动,当滚珠运动至自由状态时,如果齿轮继续非正常转动,则滚珠具有继续向上运动的趋势,由于此时导向面5与外表面2之间的间距变小,使得滚珠左侧与外表面2抵压,实现对齿轮施加一个限制其非正常转动的限制力,而滚珠右侧则紧紧贴靠在导向面5上,此时,滚珠与导向面5贴靠的位置即为导向面的第二位置。实施例二 由图2所示可知,本实施例以齿轮轴作为转动件I为例,在本实施例的转动件减振结构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镶嵌套9,而直接将凹陷部3的底面作为导向面5,且导向面5为曲面设计,该设计使得凹陷部3具有由左至右逐渐变小的空间结构。由图2可以看出,当齿轮轴进行顺时针的正常工作转动时,齿轮轴I带动滚动体7向左运动至一个稳定点,于该稳定点的滚动体7上方与齿轮轴贴靠,滚动体7的下方与导向面5接触,该接触点即为导向面5的第一位置,在齿轮轴非正常转动时,滚动体7向右运动至自由状态,若此时齿轮轴继续非正常转动,由于导向面与齿轮轴I之间的距离变小,则滚动体7对齿轮轴施加一个抵压力以限制齿轮轴I的继续非正常转动,此时滚动体7与导向面5接 此外,滚动体7还可采用如圆柱等结构,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转动件减振装置,作用于转动件(I)的外表面(2)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凹陷部(3)的壳体(4)、固定在凹陷部(3)内的具有导向面(5)的导向部(6)、滚动设置在导向面(5)与外表面(2)之间的滚动体(7),在壳体(4)上设有支撑滚动体(7)的弹簧(8);所述的导向面(5)具有在转动件(I)正常转动时与滚动体(7)接触的、使弹簧(8)产生弹性变形并使滚动体(7 )贴靠在转动件(I)的外表面上的第一位置,具有在转动件(I)非正常转动时与滚动体(7 )接触的、使滚动体(7 )抵压在转动件(I)的外表面(2 )以限制转动件(I)非正常转动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凹陷部(3)内嵌装有镶嵌套(9),所述的导向部(6)和弹簧(8)设置在镶嵌套(9)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体(7)为滚珠。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5)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为斜面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5)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为曲面过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中对齿轮或齿轮轴等转动件转动过程中进行减振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动件减振装置。其包括具有凹陷部(3)的壳体(4)、固定在凹陷部(3)内的具有导向面(5)的导向部(6)、滚动设置在导向面(5)与外表面(2)之间的滚动体(7),在壳体(4)上设有支撑滚动体(7)的弹簧(8)。采用本方案,实现了对转动件非正常转动时的减振效果,进而减小了非正常转动引起的噪音,其结构简单。文档编号F16F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徐海山夏海军王传金杜新川孙月宾章金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