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006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可转动的转轮,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到电机而带动电机转动的传动轴,所述转轮上绕设有带状体,所述带状体被拉动时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手拉机构还包括由所述转轮直接或间接带动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通过设置由转轮带动转动的传动轴,使得传动轴可以与现有的电机的行程头端部适配,无需重新设计,扩大了应用范围,当需要装卸时,只需将传动轴与电机脱离即可,操作方便;在外壳底部设置便于链条安装的缺口以及嵌入到缺口内对链条限位的嵌块,可以避免链条在拉动时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拉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卷帘门、窗等都安装有管状电机,通过驱动管状电机来带动窗帘、门的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停电、遥控故障、遥控器遗失或线路故障等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使得卷帘门、窗等在出现上述问题后仍能够进行控制,需要在管状电机的端部设置手动启动的机构。现有手拉启动机构多为采用手摇机构的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7691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手摇装置的直流管状电机,行星减速器、直流电动机、电磁制动器、控制电路板、行程控制器以此分布在管状电机外壳内,控制电路板和行程控制器之间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蜗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蜗轮与手摇蜗杆相啮合且由手摇蜗杆带动蜗轮 转动。然而采用这种手摇蜗杆的方式,用户转动手摇蜗杆不太方便,而且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实现转动,在应急逃生时有可能会耽误时间,影响安全。为此,也已研制了采用手拉机构的方式,如公布号为CN10208048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提升门、工业快卷门手拉提升装置,由手拉链,链轮,主动齿轮,转轴,从动齿轮,机架,电机轴组成提升装置,在提升装置的转轴上设有离合机构。这种手拉机构构成了电机行程头的一部分,对整个电机的结构产生影响,对于一些现有的手摇电机需要改进成手拉电机的,就要对电机的行程头端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可广泛应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便于装卸的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可转动的转轮,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到电机而带动电机转动的传动轴,所述转轮上绕设有带状体,所述带状体被拉动时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手拉机构还包括由所述转轮直接或间接带动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齿轮结构的一种设置方式为,所述转轮中心穿设有随所述转轮转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与所述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转轮中心设有方形的通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方形的与所述通孔适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置于所述通孔内,由此,当转轮转动时,固定块可以随之转动,从而固定轴转动。所述外壳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转轮空间的端盖和容置座体,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置于所述端盖中心的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定位块置于所述容置座体中心的第二定位孔内,由此可以避免在拉动带状体时转轮、固定轴发生上、下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容置座体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包括供所述带状体安装时依次穿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贯通,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与所述缺口相应的位置设有能嵌入到所述第二部分内从而抵住所述带状体的嵌块,既便利了带状体的安装,也可以避免带状体在拉动的过程中移位。所述电机为管状电机,所述管状电机包括通过所述手拉机构带动的手摇机构,所述手摇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一端的蜗杆和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传动轴连接到所述蜗杆。其中,传动轴和蜗杆的连接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轴插入到所述蜗杆内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轴为中空状,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蜗杆通过 连接棒连接,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蜗杆内固定。在一些场合,需要较长的连接棒时,如果将其做的太长,连接棒不好受力并且容易变形之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轴为中空状,所述蜗杆中插置固定有连接棒的一端,所述连接棒的另一端插入到空心管件的一端并固定,所述空心管件的另一端中插入所述传动轴并固定,由此可以得到较好的转动效果。转轮和传动轴齿轮哨合的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伞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齿轮为蜗轮,所述第二齿轮为蜗杆。优选的,所述带状体为链条、绳子或珠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由转轮带动转动的传动轴,使得传动轴可以与现有的电机的行程头端部适配,无需重新设计,扩大了应用范围,当需要装卸时,只需将传动轴与电机脱离即可,操作方便;在外壳底部设置便于链条安装的缺口以及嵌入到缺口内对链条限位的嵌块,可以避免链条在拉动时移位。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拉管状电机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拉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拉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手拉管状电机,包括管状电机1,用于驱动负载,如卷帘门/窗,在管状电机I的行程头端部2设有手摇机构3,手摇机构3的手摇长轴转动后管状电机驱动负载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手摇机构3通过手拉机构4带动,从而通过手拉机构4能够在断电状态下方便的改变卷帘门/窗打开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手摇机构3还包括蜗轮31和蜗杆32,蜗轮31的中心与手摇长轴固定。蜗杆32与蜗轮31啮合,当蜗杆32转动时,可带动蜗轮31转动,由此带动手摇长轴转动,从而使得管状电机I可以驱动负载。结合图1,参见图2和图3,手拉机构4包括外壳41和置于外壳41内的转轮42,夕卜壳41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容置转轮42空间的端盖411和容置座体412,转轮42的中心设有通孔421,固定轴43从通孔421穿过,带状体绕设于转轮42周向上的缝隙422内,带状体可以为链条、绳子或珠串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链条44。固定轴4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块431和第二定位块43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块均为圆柱形,第一定位块431置于端盖411中心的第一定位孔4111内,第二定位块432置于容置座体412中心的第二定位孔4121内,由此,固定轴43与外壳41可转动连接。固定轴43上设有固定块433,呈方形,固定块433位于通孔421内,通孔421也呈方形。固定轴43上位于固定块433和第一定位块431之间设有第一齿轮434,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45的一端穿设入蜗杆32内并固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轴45呈中空状,通过连接棒将传动轴45和蜗杆32连接固定,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传动轴和蜗杆内;在另 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轴也为中空状,蜗杆中插置固定有连接棒的一端,连接棒的另一端插入到空心管件的一端并固定,空心管件的另一端中插入传动轴并固定。传动轴45上设有第二451,与第一齿轮434哨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34和第二齿轮451均为伞齿,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34可以为蜗轮,而第二齿轮451可以为蜗杆,与手摇机构3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容置座体412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缺口包括可供链条44依次穿过的第一部分4123,以及与第一部分4123贯通的第二部分4122,从而便于链条44的安装,端盖411的内侧面相应缺口的位置设有嵌块4112,装配后嵌块4112嵌入在缺口的第二部分4122内 抵住链条44,由此可以对链条44进行限位,以避免链条44在拉动的过程中移位。使用时,拉动链条44,由此,转轮42随之转动,通过通孔421可以带动固定轴43转动,其上的第一齿轮434也因此而转动。由于传动轴45的第二齿轮451与第一齿轮434哨合,因此第一齿轮434的转动可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机的手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1)、置于外壳(41)内的可转动的转轮(42),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到电机而带动电机转动的传动轴(45),所述转轮(42)上绕设有带状体,所述带状体被拉动时带动所述转轮(42)转动,手拉机构还包括由所述转轮(42)直接或间接带动转动的第一齿轮(434),所述传动轴(4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34)啮合的第二齿轮(4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俞锡鹏汪冰牛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