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974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5:29
一种连接器及其组件,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凸伸的数个纵墙及位于每两纵墙之间的数个纵向通道,纵墙沿横向至少排布成一组;数个端子,由绝缘本体支撑,每个端子设有主体部、至少一个固持部和至少一个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设置于邻近纵向通道的横向狭槽,该横向狭槽贯穿绝缘本体,且固持部嵌入相应的纵墙,而接触部延伸入横向狭槽内;连接器配合时接触部为空心区域可减小体积,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连接器易于生产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及其组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是指一种低构型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可互配的插座及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可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下表面,插座连接器安装于另一印刷电路板上表面。例如,于2010年12月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7,845,958号揭露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可互配且通过闭锁装置固持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插座连接器设有数个第二端子。每个第一端子支持对应的第二端子以实现两者间的可靠连接。此外,需要闭锁机构来确保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间的可靠连接。然而该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制造较复杂且困难,甚至不能达到可靠的电气连接,尤其是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低构型要求下变得更小的情况下。 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连接器及其组件来解决当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构型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凸伸的数个纵墙及位于每两纵墙之间的数个纵向通道,纵墙沿横向至少排布成一组;数个端子,由绝缘本体支撑,每个端子设有主体部、至少一个固持部和至少一个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设置于邻近纵向通道的横向狭槽,该横向狭槽贯穿绝缘本体,且固持部嵌入相应的纵墙,而接触部延伸入横向狭槽内。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分别位于基部中部的至少一个横梁及位于横梁两侧的两组纵墙,所述横向狭槽位于所述纵墙和横梁之间。所述每个端子设有形成于主体部两侧的两个固持部,一个固持部结合于横梁,另一个固持部结合于纵墙。所述一个固持部位于平行于横向的平面,而所述另一个固持部位于垂直于横向的另一平面,使所述两个固持部相互垂直。所述端子的外侧设有两个接触部,两个接触部相互错开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设置于邻近纵向通道的横向狭槽,该横向狭槽贯穿绝缘本体,且固持部嵌入相应的纵墙,接触部延伸入横向狭槽内;连接器配合时接触部为空心区域可减小体积,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可互配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相互垂直的纵向和横向且在纵向上区分为彼此并肩排布的内部和外部;数个第一端子,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且沿纵向排布,每个所述第一端子沿横向延伸且设有固持第一绝缘本体的固持部和由固持部固持的接触部;横向狭槽,形成于内部且沿横向延伸并贯穿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横向狭槽内;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位于所述纵向和所述横向上且在纵向上区分为彼此并肩排布的内部和外部;数个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且沿横向排布,每个所述第二端子沿纵向延伸且设有固持第二绝缘本体的固持部和由固持部固持的对接部;横腔,是以收容前述第二端子的对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部对齐于垂直于所述横向和纵向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内部对齐竖直方向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在此情况下,所述横向狭槽和横腔不仅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而且横向上彼此交迭从而使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机械性和电性连接于横向上相应的第二端子的对接部。所述每个第一端子设有两个接触部,所述每个第二端子设有可被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个接触部夹持的刀片形对接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数个纵向通道和数个纵向凹槽,纵向通道从外部纵向延伸而形成相应的数个第一纵墙,且每个纵向通道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一纵墙之间;纵向凹槽从外部纵向延伸而形成相应的数个第二纵墙,且每个纵向凹槽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二纵墙之间。 当配合时,所述第一纵墙分别收容于对应的纵向凹槽且第二纵墙分别收容于对应的纵向通道,因此形成了所述第一纵墙和所述第二纵墙横向上的交替排布。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固持相应第一纵墙的固持部和对齐相应纵向通道外的另一个固持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固持部固持相应的第二纵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部对齐于垂直于所述横向和纵向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内部对齐竖直方向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在此情况下,所述横向狭槽和横腔不仅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而且横向上彼此交迭从而使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机械性和电性连接于横向上相应的第二端子的对接部,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两连接器的对接部为空心区域可减小体积。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及其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 图2是图I所示的连接器及其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 图3是连接器及其组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互配时的示意 图4是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分解 图5是图4所示的连接器及其组件另一角度的视 图6是插头接器的第一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相接触时的示意 图7是图6另一方向的视 图8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及其组件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3,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及其组件1000包括第一连接器(也称插头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也称插座连接器)200,分别适合安装于相应的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请参阅图4至图5,第一连接器(也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和由第一绝缘本体11支撑的数个第一端子12。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基部111、自基部111中部凸伸的横梁112及位于横梁112两侧的数个第一纵墙113。数个第一定位孔1121设置于横梁112上且沿纵向分为两个横组。第一纵墙113沿纵向排布成两组,且在每两个相邻第一纵墙113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通道114,从而使第一纵墙113通过纵向通道114相互分隔开。再者,除了每个横组中间的第一纵墙113外,每个第一纵墙113设有第二定位孔1131。此外,横梁112与横梁112两侧的两排第一纵墙113之间设有沿横向延伸的两个横向狭槽115。从另一角度来看,横向狭槽115邻近横梁112设置,而纵向通道114与第一纵墙113远离横梁112设置,由此也可称为横向狭槽115与横梁112形成第一绝缘本体11的内部,而纵向通道114和与纵向通道114交替排布的第一纵墙113形成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外部。第一端子12沿纵向可划分为两组,且每组第一端子12沿横向排布。每一第一端子12包括位于水平面的呈水平设置的主体部12、形成于主体部121第一端(前端)的第一固持部122、形成与主体部121第二端(后端)的第二固持部123和两个连接于主体部121外侧边缘的接触部124。第一固持部122位于平行横向的竖直平面,第二固持部123位于另一平行纵向且垂直横向的竖直平面。因此,第一固持部122垂直于第二固持部123。两个接触部124位于一固持部122与第二固持部123之间且按交错方式排布。第一固持部122,第二固持部123与两个接触部124沿同一方向延伸,例如上下方向。第一端子12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1,第一固持部122分别插入设置于横梁112的 第一定位孔1121,第二固持部123分别插入设置于第一纵墙113的第二定位孔1131,且接触部124收容于横向狭槽115。第二连接器(也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1、由第二绝缘本体21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凸伸的数个纵墙及位于每两纵墙之间的数个纵向通道,纵墙沿横向至少排布成一组;数个端子,由绝缘本体支撑,每个端子设有主体部、至少一个固持部和至少一个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设置于邻近纵向通道的横向狭槽,该横向狭槽贯穿绝缘本体,且固持部嵌入相应的纵墙,而接触部延伸入横向狭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伦斯·F·李托罗伯特·科兰托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