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516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包括针阀体、针阀、储油腔、喷孔,针阀安装在针阀体里,针阀与针阀体形成环形油腔,针阀里中下部开有储油腔,针阀里还开有连通环形油腔和储油腔的通油孔,针阀下端部设置针阀上座面、针阀下座面,针阀体下端部开有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当针阀位于最下端位置时,针阀上座面密封第一喷孔、针阀下座面密封第二喷孔,当针阀向上移动时,第一喷孔连通环形油腔,针阀继续向上移动后,第二喷孔连通储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同种燃料喷射时的二次或多次雾化,提高了燃料的雾化效果和燃烧室内混合气的混合程度,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热效率,改善了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内燃机,具体地说是内燃机的喷嘴。
技术介绍
喷嘴是内燃机喷油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是将燃油通过喷孔以油束的形式喷入燃烧室,并与燃烧室形状和气流运动相配合,形成良好的混合气,使燃油在燃烧室中尽可能充分的燃烧。在内燃机中,燃油燃烧的完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油的雾化质量,这是由于燃油雾化不良吋,混合气混合程度不佳,燃油燃烧时后燃阶段增多,内燃机的热效率显著下降,导致排气冒黑烟、燃烧室积碳,甚至内燃机不能正常工作,使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喷嘴单次喷油雾化不良的缺陷的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包括针阀体、针阀、储油腔、喷孔,其特征是针阀安装在针阀体里,针阀与针阀体形成环形油腔,针阀里中下部开有储油腔,针阀里还开有连通 环形油腔和储油腔的通油孔,针阀下端部设置针阀上座面、针阀下座面,针阀体下端部开有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当针阀位于最下端位置时,针阀上座面密封第一喷孔、针阀下座面密封第二喷孔,当针阀向上移动时,第一喷孔连通环形油腔,针阀继续向上移动后,第二喷孔连通储油腔。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I、针阀体上还设置第三喷孔,第三喷孔位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之间,当针阀位于最下端位置时,针阀下座面密封第三喷孔,针阀位于最上端位置之前,第三喷孔连通储油腔。2、所述的通油孔至少为四个,通油孔对称于储油腔轴线交叉布置,每个通油孔的孔径相同。3、各喷孔轴线间的夹角小于90度。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同种燃料喷射时的二次或多次雾化,提高了燃料的雾化效果和燃烧室内混合气的混合程度,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热效率,避免了燃油在燃烧室的不完全燃烧,改善了内燃机的动カ性和燃油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针阀下座面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针阀下座面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主要包括针阀体I、针阀2、喷孔3、针阀下座面4、针阀上座面5、储油腔6、通油孔7,其特征是针阀2下部中间开有圆柱形储油腔6,储油腔6通过交叉布置的通油孔7与针阀体I和针阀2之间的环形油腔相连通,针阀体I上有两个密封座面,通过针阀2的抬起和落座控制喷孔3的燃油喷射。实施方式I:结合图I 2,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座面二次雾化喷嘴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针阀体I、针阀2、喷孔3、针阀下座面4、针阀上座面5、储油腔6、通油孔7。从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 的燃油经过盛油槽进入到喷嘴针阀体I和针阀2之间的环形油腔,环形油腔内的高压燃油通过针阀2上交叉布置的通油孔7进入针阀2中下部开有的储油腔6,并充满整个储油腔6。针阀体I上的针阀下座面4和针阀上座面5与针阀2形成两个密封帯,当针阀2受控向上抬起准备喷油时,针阀2离开针阀下座面4和针阀上座面5,针阀上座面5处的喷孔开启,开始喷射燃油,而针阀下座面4处的喷孔由于针阀2刚升起,虽然针阀2与针阀下座面4已经脱离,但是针阀2的升程不足以打开针阀下座面4处的喷孔,此时针阀下座面4处的喷孔不喷油,当针阀2受控继续抬起时,针阀下座面4处的喷孔开启,喷孔3的各个喷孔全都打开,喷嘴的喷孔全部喷射燃油,此时,由于喷嘴轴线同侧的各喷孔轴线间呈小于90度角度布置,从喷孔3各喷孔喷入燃烧室的已经初次雾化的燃油油束相遇会发生相互撞击,由于高速的初次雾化的油束的冲击作用,燃油被再次的雾化。针阀2下降过程中,随着针阀2逐渐与针阀下座面4和针阀上座面5接触密封,喷孔3的各个喷孔被依次关闭,喷油结束。实施方式2:结合图3 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座面三次雾化喷嘴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实施方式I的基础上,増加一组喷孔,如实施方式I所述那样,针阀2升起过程中,喷孔10最先开始喷油,然后喷孔8、喷孔9依次喷油,当喷孔8开启时,从喷孔10喷出的燃油与喷孔8喷出的燃油冲击,燃油被二次雾化,在喷孔9开启后,从喷孔10喷出的燃油油束先与喷孔9喷出的燃油冲击,燃油被二次雾化,二次雾化的燃油再与喷孔8喷出的燃油油束发生撞击,由于油束之间冲击作用,燃油又一次的雾化,实现了燃油的多次雾化。连通储油腔6与针阀体I和针阀2之间的环形油腔的通油孔7对称于喷嘴轴线交叉布置,不在同侧且不同高度的两个通油孔7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保证了储油腔6内外燃油良好的流通性,避免了针阀2上开有储油腔6造成的针阀2运动延迟。针阀2与针阀体I的双密封座面和各喷孔的合理布置,实现了同种燃料喷射时的多次雾化,提高了燃料的雾化效果和燃烧室内混合气的混合程度,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热效率,避免了燃油在燃烧室的不完全燃烧,改善了内燃机的动カ性和燃油的经济性。可以根据内燃机的不同喷射要求,配置多个通油孔和喷孔,组成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以实现最佳的雾化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包括针阀体、针阀、储油腔、喷孔,其特征是:针阀安装在针阀体里,针阀与针阀体形成环形油腔,针阀里中下部开有储油腔,针阀里还开有连通环形油腔和储油腔的通油孔,针阀下端部设置针阀上座面、针阀下座面,针阀体下端部开有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当针阀位于最下端位置时,针阀上座面密封第一喷孔、针阀下座面密封第二喷孔,当针阀向上移动时,第一喷孔连通环形油腔,针阀继续向上移动后,第二喷孔连通储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包括针阀体、针阀、储油腔、喷孔,其特征是针阀安装在针阀体里,针阀与针阀体形成环形油腔,针阀里中下部开有储油腔,针阀里还开有连通环形油腔和储油腔的通油孔,针阀下端部设置针阀上座面、针阀下座面,针阀体下端部开有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当针阀位于最下端位置时,针阀上座面密封第一喷孔、针阀下座面密封第二喷孔,当针阀向上移动时,第一喷孔连通环形油腔,针阀继续向上移动后,第二喷孔连通储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座面多次雾化喷嘴,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云白云王昊刘鹏马修真宋恩哲袁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