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9307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其组成为:5-85Wt.%的A树脂;5-85Wt.%的B树脂,1-10Wt.%的功能性C树脂,上述三种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其制备步骤:按比例将A树脂、B树脂与功能性C树脂加入固体混料机中,混和至MI值均稳定,且在4.0-8.0g/10min范围内时,放料得到墨粉用共聚树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融合溶液法合成高MI值的树脂,及悬浮法合成低MI值的树脂,使共聚树脂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向更高方向偏移;最终得到了溶液法-悬浮法结合制备的墨粉用共聚树脂,其分子量分布更宽,满足了不同类别墨粉要求,同时兼顾黑度与定影方面综合要求,且易于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墨粉用共聚树 脂领域,具体涉及采用溶液法-悬浮法结合制备的墨粉用共聚树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墨粉用共聚树脂常用的生产技术一般有溶液法、悬浮法两种。一般来说,溶液法生产出的树脂平均分子量相对低些、其产品为全溶型,即其不溶物质量百分含量为0_5%、MI值相对偏大、其分子量分布相对偏中低端。悬浮法生产出的树脂平均分子量相对高些、MI值偏小、其产品为部份不溶型,即其不溶物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其分子量分布偏中闻端。由上可见,为满足不同客户对墨粉的要求,兼顾黑度与定影方面综合要求,共聚树脂的分子量分布越宽越好,但由于单一种经典的常规生产方法均难以满足应用要求。也曾开发通过“掺聚反应”的方法扩大其分子量分布,但因技术复杂成本偏高,推广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子量分布宽度更宽的墨粉用共聚树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其组成为5-85Wt. %的A树脂;5-85Wt. %的B树脂,I-IOfft. %的功能性C树脂,上述三种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所述A树脂合成,其制备步骤为(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按照质量份数计将60-120份甲苯或二甲苯作为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加热至沸;然后将100份单体、1-5份引发剂、1-10份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加入计量槽中,混合均匀后滴加到沸腾状态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滴加时间为3-5h ;保持沸腾回流状态,反应3-5h ;然后在该沸腾回流状态下,逐渐增加负压,直到压力为0. 1-1. OmmHg、物料温度为180-200°C时,表明溶剂从反应液中脱除干净;反应器中所余的产物放出、冷却、粉碎,得到A树脂;所述单体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苯乙烯、a -甲基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二乙基己酯,顺丁烯二酸酐;所述引发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苯甲酰特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所述B树脂的合成,其制备步骤为(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将100份的单体、1-5份的引发剂与1-10份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到盛有180-300份悬浮液的反应器中,与反应器中的悬浮液充分混合30±5min后,温升至75_80°C,在此温度范围保温反应8-lOh后,冷却至2(T25°C,然后离心脱水洗涤,反复洗至从离心机中脱出的水清亮透明,则认为树脂中悬浮剂洗涤干净,再干燥至挥发份质量百分含量彡0. 2%,过50目筛,即制备得到B树脂;所述悬浮液的制备把悬浮剂聚乙烯醇,在2(T25°C下溶解于软化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悬浮液;所述聚乙烯醇与软化水的重量比为0. n. oioo;所述功能性C树脂的制备,其制备步骤为(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算)a)取单体100份,引发剂15-25份,混合至匀后,匀速滴加至沸腾状态下的150-250份甲苯或二甲苯中;保温反应至单体结束,然后减压下脱出溶剂,所获预聚物高温下放出,粉碎得到预聚物;b)将步骤a)所得预聚物10-40份溶解在100份单体中,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5份的引发剂及0. 5-2. 0份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再次混合至匀,此混合物称为油相;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将分散剂用软化水配成重量浓度为0. 1-0. 5fft. %的水溶液称为水相;按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I. 68 3. 0:1. 0,将油相均匀地分散到水相之中,在搅拌下再缓缓升温至70-85°C,保温8-12h,即为合成反应终点,接着冷却、脱水、洗涤、干燥、粉碎、过50目筛,得到功能性C树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溶液法合成高MI值的树脂与悬浮法合成低MI值的树脂两者结合,使分子量更宽的墨粉用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按5-85Wt. %的A树脂;5-85Wt. %的B树脂,I-IOfft. %的功能性C树脂,按比例加入固体混料机中,混和1±0. 5h后测其MI值,每间隔l(Tl5min取样检测,当MI值稳定在4. 0-8. 0g/10min范围内时,放料得到墨粉用共聚树脂成品。溶液法-悬浮法结合制备的墨粉用共聚树脂产品的常规技术指标列于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其组成为5-85Wt. %的A树脂;5-85Wt. %的B树脂,I-IOfft. %的功能性C树脂,上述三种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所述A树脂,其制备步骤为按照质量份数计将60-120份甲苯或ニ甲苯作为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加热至沸;然后将100份单体、1-5份引发剂、1-10份交联剂ニこ烯基苯加入计量槽中,混合均匀后滴加到沸腾状态的甲苯或ニ甲苯溶剂中,滴加时间为3-5h ;保持沸腾回流状态,反应3-5h;然后在该沸腾回流状态下,逐渐增加负压,直到压カ为0.1-l.OmmHg、物料温度为180-200°C时,表明溶剂从反应液中脱除干净;反应器中所余的产物放出、冷却、粉碎,得到A树脂; 所述单体选自下述物质中的ー种或几种苯こ烯、a-甲基苯こ烯、丁ニ烯、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酷、甲基丙烯酸丁酷、甲基丙烯酸こ酷、甲基丙烯酸甲酷、丙烯酸ニこ基己酷,顺丁烯ニ酸酐; 所述引发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ー种或几种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ニ异丙苯、过氧化ニ特丁基、过氧化苯甲酰特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こ酮、偶氮ニ异丁腈、偶氮ニ异庚腈; 所述B树脂,其制备步骤为将100份的单体、1-5份的引发剂与1-10份的交联剂ニこ烯基苯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到盛有180-300份悬浮液的反应器中,与反应器中的悬浮液充分混合30±5min后,温升至75_80°C,在此温度范围保温反应8_10h后,冷却至20 25で,然后离心脱水洗涤,反复洗至从离心机中脱出的水清亮透明,则认为树脂中悬浮剂洗涤干净,再干燥至挥发份质量百分含量< 0. 2%,过50目筛,即制备得到B树脂; 所述悬浮液的制备把悬浮剂聚こ烯醇,在2(T25°C下溶解于软化水中,配成溶液,SP得到悬浮液;所述聚こ烯醇与软化水的重量比为0. n. 0100; 所述功能性C树脂,其制备步骤为 a)取单体100份,引发剂15-25份,混合至匀后,匀速滴加至沸腾状态下的150-250份甲苯或ニ甲苯中;保温反应至单体结束,然后减压下脱出溶剂,所获预聚物高温下放出,粉碎得到预聚物; b)将步骤a)所得预聚物10-40份溶解在100份单体中,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5份的引发剂及0. 5-2. 0份的交联剂ニこ烯基苯,再次混合至匀,此混合物称为油相; 用聚こ烯醇作为分散剂,将分散剂用软化水配成重量浓度为0. 1-0. 5fft. %的水溶液称为水相; 按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I. 68^3.0:1. 0,将油相均匀地分散到水相之中,在搅拌下再缓缓升温至70-85°C,保温8-12h,即为合成反应终点,接着冷却、脱水、洗涤、干燥、粉碎、过50目筛,得到功能性C树脂。2.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粉用共聚树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其组成为:5?85Wt.%的A树脂;5?85Wt.%的B树脂,1?10Wt.%的功能性C树脂,上述三种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所述A树脂,其制备步骤为:按照质量份数计将60?120份甲苯或二甲苯作为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加热至沸;然后将100份单体、1?5份引发剂、1?10份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加入计量槽中,混合均匀后滴加到沸腾状态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滴加时间为3?5h;保持沸腾回流状态,反应3?5h;然后在该沸腾回流状态下,逐渐增加负压,直到压力为0.1?1.0mmHg、物料温度为180?200℃时,表明溶剂从反应液中脱除干净;反应器中所余的产物放出、冷却、粉碎,得到A树脂;所述单体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二乙基己酯,顺丁烯二酸酐;所述引发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苯甲酰特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所述B树脂,其制备步骤为:将100份的单体、1?5份的引发剂与1?10份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到盛有180?300份悬浮液的反应器中,与反应器中的悬浮液充分混合30±5min后,温升至75?80℃,在此温度范围保温反应8?10h后,冷却至20~25℃,然后离心脱水洗涤,反复洗至从离心 机中脱出的水清亮透明,则认为树脂中悬浮剂洗涤干净,再干燥至挥发份质量百分含量≤0.2%,过50目筛,即制备得到B树脂;所述悬浮液的制备:把悬浮剂聚乙烯醇,在20~25℃下溶解于软化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悬浮液;所述聚乙烯醇与软化水的重量比为0.1~1.0:100;所述功能性C树脂,其制备步骤为:a)取单体100份,引发剂15?25份,混合至匀后,匀速滴加至沸腾状态下的150?250份甲苯或二甲苯中;保温反应至单体结束,然后减压下脱出溶剂,所获预聚物高温下放出,粉碎得到预聚物;b)将步骤a)所得预聚物10?40份溶解在100份单体中,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5份的引发剂及0.5?2.0份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再次混合至匀,此混合物称为油相;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将分散剂用软化水配成重量浓度为0.1?0.5Wt.%的水溶液称为水相;按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1.68~3.0:1.0,将油相均匀地分散到水相之中,在搅拌下再缓缓升温至70?85℃,保温8?12h,即为合成反应终点,接着冷却、脱水、洗涤、干燥、粉碎、过50目筛,得到功能性C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葆荃钱建平傅学敏叶斌江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