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设扭力限位装置,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部件上本体,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转轴,另一端用于连接至负载;第二转轴正向旋转时将扭力弹簧旋紧至使扭力弹簧具有预设扭力,第二棘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并可随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第二棘爪固定设置在固定部件本体上并与第二棘轮配合,用于限制第二棘轮反向旋转;扭力弹簧用于限制负载向继续旋紧扭力弹簧的方向运动,当负载受到的继续旋紧扭力弹簧的方向的力足以克服预设扭力时,负载移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在辅助油缸的回落力较小时能够对辅助油缸进行支撑,而回落力过大时又能够避免对辅助油缸和支撑装置造成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罐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和一种背罐车。
技术介绍
背罐车工作的过程中,是背罐车举升臂和移动筒仓不断的举起和回收的过程,在举起的过程中,需要辅助油缸先用一定的力把举升臂和移动筒仓举升起来,在举升到一定的角度后,再通过举升油缸接力把举升臂和移动筒仓举升起来;回收的过程中,有举升油缸先缓慢回收,然后通过辅助油缸对准举升臂的接口,接力回收到初始状态。但是,在工作中辅助油缸由于具有重力作用,不会停留在举升到一定角度的位置,而通过重力作用自然回落,脱离了举升臂接口位置,导致举升臂在回收的过程中无法对准辅助油缸,此时往往需要一个人把辅助油缸扶住对准举升臂,另一个人操作阀块才能回收到初始状态,造成人力的浪费和背罐车工作效率的降低;同时,辅助油缸由于活塞杆伸出, 造成重心靠上,自然回落后导致活塞杆容易碰撞到附近的油缸座,以致活塞杆受损,引起油缸漏油而报废,而油缸的损坏容易导致举升臂、移动筒仓举升和回收过程中失效,造成不可预测的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背罐车的损坏、背罐车的维护保养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可以在辅助油缸的初始位置增加一个支撑装置,从而减小辅助油缸的回落距离,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减小了辅助油缸回落时的回落位移,可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如果采用完全刚性的支撑结构则可能会存在辅助油缸的回落力过大时对辅助油缸和支撑装置造成损坏。因此,如何实现在辅助油缸的回落力较小时对辅助油缸进行支撑,而回落力过大时又能避免对辅助油缸和支撑装置造成损坏,是本领与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应用到背罐车的辅助油缸中的情况下,在辅助油缸的回落力较小时能够对辅助油缸进行支撑,而回落力过大时又能够避免对辅助油缸和支撑装置造成损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设扭力限位装置,用于当负载受到的力无法克服预设扭力时限制所述负载的移动,包括扭力弹簧、第二转轴、固定部件本体、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上,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第二转轴正向旋转时将所述扭力弹簧旋紧至使所述扭力弹簧具有预设扭力,所述第二棘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并可随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棘爪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棘轮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棘轮反向旋转;所述扭力弹簧用于限制所述负载向继续旋紧所述扭力弹簧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负载受到的继续旋紧所述扭力弹簧的方向的力足以克服所述预设扭力时,所述负载移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第二转轴以及配合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可以实现在扭力弹簧上设置一定预设扭力,当负载对扭力弹簧的拉力小于预设扭力时,本专利技术中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可以实现对该负载的限位作用,当负载对扭力弹簧的拉力大于预设扭力时,则负载可以拉动扭力弹簧运动,实现过载保护;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将该装置应用到背罐车中,针对选用的对辅助油缸的支撑方式安装本专利技术中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即以辅助油缸作为该技术方案中的负载,在辅助油缸的回落力较小时能够对辅助油缸进行支撑,而回落力过大时又能够避免对辅助油缸和支撑装置造成损坏,提高了背罐车的可靠性。优选地,还包括固定部件壳体,所述固定部件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壳体上,所述扭力弹簧、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棘轮和所述第二棘爪均位于所述固定部件壳体与所述固定部件本体之间的空间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部件壳体可以对限位装置的其它部件形成保护,防止外界对这些部件成损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预设扭力限位装置还包括旋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 部件壳体,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伸出所述固定部件壳体的一端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旋钮转动第二转轴,从而实现预设扭力的设置,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预设扭力限位装置还包括扭力值表盘,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壳体上,用于显示所述扭力弹簧的扭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扭力值表盘显示预设扭力,可以直观地得到扭力弹簧上的扭力,便于操作人员对预设扭力的设置和监控。优选地,所述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扭力弹簧通过所述锁紧装置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扭力弹簧、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棘轮和所述第二棘爪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均位于所述通孔的同一侧,所述锁紧装置位于所述通孔的另一侧,所述锁紧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和第一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一棘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可随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棘爪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轮配合,将所述第一转轴锁紧;所述第一棘爪上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扭力弹簧连接并可在所述通孔内移动;当所述第一棘轮对所述第一棘爪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预设扭力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棘爪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一转轴锁紧;当所述第一棘轮对所述第一棘爪的压力增大至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棘轮推动所述第一棘爪在所述通孔内移位从而将所述第一转轴解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棘轮和第一棘爪的配合实现了将第一转轴锁紧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锁紧效果好;该锁紧装置与扭力弹簧配合方便,效果好;例如将该技术方案中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应用到背罐车中,将辅助油缸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对辅助油缸的锁紧,不仅实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而且第一棘轮可以在辅助油缸支起支撑臂时随着辅助油缸转动,然后保证辅助油缸对举升臂举升完成后停留在与举升臂接口对准的位置上,提高背罐车工作效率,以及避免辅助油缸自然回落对油缸造成损坏。优选地,所述连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杆相配合,使所述固定部件本体可以限制所述连杆的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截面非圆形的连杆与通孔配合从而可以限制连杆的转动,也就限制了第一棘爪的转动,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一棘爪对第一棘轮的限制,避免因第一棘爪转动而导致第一棘轮与第一棘爪分离,提高了锁紧装置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连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部件本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棘爪,所述第一弹簧上设置有预紧力,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棘爪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弹簧实现限制棘爪的转动,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一棘爪对第一棘轮的限制,避免因第一棘爪转动而导致第一棘轮与第一棘爪分离,提高了锁紧装置的可靠性。所述的预设扭力限位装置还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上并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接触,当所述第一棘轮推动所述第一棘爪移位时,所述连杆在所述调整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棘爪沿垂直于所述固定部件本体的方向运动从而脱离所述第一棘轮,使所述第一棘轮可自由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棘轮推动第一棘爪移位时,调整装置使第一棘轮与第一棘爪错开,使第一棘轮与第一棘爪之间更好地分离,保证第一转轴解锁后可以更自由地转动。 优选地,所述调整装置上设置有弧形槽,当所述第一棘轮推动所述第一棘爪移位时,所述连杆沿所述弧形槽的底面运动。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设扭力限位装置,用于当负载受到的力无法克服预设扭力时限制所述负载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力弹簧(8)、第二转轴(9)、固定部件本体(41)、第二棘轮(11)和第二棘爪(12),其中:所述第二转轴(9)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41)上,所述扭力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转轴(9),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第二转轴(9)正向旋转时将所述扭力弹簧(8)旋紧至使所述扭力弹簧(8)具有预设扭力,所述第二棘轮(11)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9)上并可随所述第二转轴(9)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棘爪(1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本体(41)上并与所述第二棘轮(11)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棘轮(11)反向旋转;所述扭力弹簧(8)用于限制所述负载向继续旋紧所述扭力弹簧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负载受到的继续旋紧所述扭力弹簧的方向的力足以克服所述预设扭力时,所述负载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辉,田伟,卢丽,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