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比重小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人造生物组织以及高级体育用品等方面。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上升,各个行业对复合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所需求的复合材料制件也向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除了克服复合材料受カ容易分层的问题外,孔隙率高、干纤维较多等浸溃不完全的问题也有待改善。三维编织方法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承受外界冲击时会产生分层的问题,但是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体在随后浸溃树脂过程中,仍然会有浸溃不完全的缺陷。三维编织预制体由于纤维之间接触紧密,整体力学性能上提升,但是正是由于纤维之间紧密的结合,在浸溃过程中树脂难以完全浸透预制体,纤维束之间容易出现孔隙,浸溃后复合材料仍会由于存在孔隙、干纤维等缺陷而降低其力学性能,因此对于成型エ艺和浸溃设备等要求都比较高。尝试在复合材料的编织预制体结构上加以改迸,即在现有的先进的成型エ艺的条件下,通过改进预制体的空间结构,提高自身对树脂等基体材料的浸润能力,这样在解决孔隙率和干纤维等问题的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建模得到的丝瓜络结构模型构建导向装置并确定纤维缠绕顺序;2)在所述导向装置上按照所确定的纤维缠绕顺序进行纤维的缠绕,得到仿生丝瓜络结构作为复合材料预制体;3)将所述仿生丝瓜络结构与基体结合形成所述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德,吴晓川,康怀镕,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