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爱平专利>正文

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937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喷淋式脱硫吸收塔塔身(1),塔身(1)内最下部的2~3层喷淋区(11)为截面积从下向上逐渐变大、能够防止烟气逃逸和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12)中、有利于浆液回收利用的倒圆锥台形。它具有不会发生烟气逃逸,不会有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中,有利于浆液收集利用的优点。相同工况下较传统吸收塔节能15-25%。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下至上烟气流速由快到慢,上部烟气流速较慢不易携带浆液,可以减少除雾器的负担,有利于降低净烟气中的石膏等粉尘的携带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式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吸收塔是一种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将气体中的某种成分捕捉或者吸收的装置或者构筑物。脱硫吸收塔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装置或者构筑物。脱硫吸收塔中有一种喷淋式吸收塔,它的主要工作过程是利用浆液循环泵将吸收浆液输送到由多个喷嘴构成的喷淋层,吸收浆液由喷淋层的雾化喷嘴喷出后形成密集的雾化浆液喷淋区,浆液在雾化喷淋区与烟气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等有害气体,完成烟气脱硫,浆液沿着吸收塔内部飘落到脱硫吸收塔底部的浆池中。现有脱硫吸收塔的浆液喷淋区均为直筒形,浆液喷淋区下方的收集盘与脱硫吸收塔塔壁之间的间隙容易发 生烟气逃逸,也会有部分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中,不利于浆液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发生烟气逃逸、不会有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中、有利于浆液收集利用的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喷淋式脱硫吸收塔塔身,塔身内最下部2 3层喷淋区为截面积从下向上逐渐变大、能够防止烟气逃逸和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中、有利于浆液回收利用的倒圆锥台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不会发生烟气逃逸,不会有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中,有利于浆液收集利用的优点,还可以防止烟气偏流。与现有喷淋式脱硫吸收塔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喷淋区域下部较小的下口可以将浆液聚拢,有利于浆液收集利用; 2、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截面积和喷淋面积有利于实现节能运行,特别是吸收塔负荷较低时,可以比传统喷淋式吸收塔节能20-35% ; 3、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下至上烟气流速由快变慢,下部较快的烟气能够托起部分向下飘落的浆液,浆液滴在圆锥台形喷淋区呈“沸腾”状态,有利于浆液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 4、可以降低“液气比”,实现节能运行; 5、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下至上烟气流速由快到慢,上部烟气流速较慢不易携带浆液,可以减少除雾器的负担,有利于降低净烟气中的石膏等粉尘的携带量; 6、在20-100%负荷带实现吸收塔高效节能运行; 7、相同工况下较传统吸收塔节能15-25%。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如附图所示,它包括喷淋式脱硫吸收塔塔身1,塔身I内最下部的2 3层喷淋区11为截面积从下向上逐渐变大、能够防止烟气逃逸和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12中、有利于浆液回收利用的倒圆锥台形。喷淋区11的塔身I侧壁为圆形直筒状,塔身I内最下部的2 3层喷淋区11内设有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周边固定在塔身I内周壁上的圆锥台形筒2。圆锥台形筒2的下口位于最下部喷淋层13的下方。圆锥台形筒2的下口与塔身I内壁之间通过内边连接在圆锥台形筒2下口上、外边连接在塔 身I内壁上的固定环3相连接固定。圆锥台形筒2下口的截面积是上口截面积的35% 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喷淋式脱硫吸收塔塔身(1),其特征在于:塔身(1)内最下部的2~3层喷淋区(11)为截面积从下向上逐渐变大、能够防止烟气逃逸和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12)中、有利于浆液回收利用的倒圆锥台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它包括喷淋式脱硫吸收塔塔身(1),其特征在于塔身(I)内最下部的2 3层喷淋区(11)为截面积从下向上逐渐变大、能够防止烟气逃逸和浆液直接飘落到浆池(12)中、有利于浆液回收利用的倒圆锥台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倒圆锥台形喷淋区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区(11)的塔身(I)侧壁为圆形直筒状,塔身(I)最下部的2 3层喷淋区(11)内设有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周边固定在塔身I内周壁上的圆锥台形筒(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平程爱平勇秀芝程彦博宫波
申请(专利权)人:程爱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