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品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依赖各种化石燃料进行作业的地方仍有很多,另外的对各种矿石进行加工中也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更加的是现在的大气环境正持续恶化,如何处理此种环境污染正亟待解决,因此人们为应对有害气体的排放,研发了从源头杜绝的装置,即在有害气体排出口端安装废气处理装置,但现有的此种装置在某种程度上仍有所不足,首先是现有的此种设备大多是需要浪费很多的能源来驱使该设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另外的是现有的此种设备大多是一体式设计,因此在安装和拆卸以及运输时都会有所不便,最后是现有的此类设备其内部设计复杂,并且除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存在的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封顶盖、除气板、配钻、孔洞隔板、喷淋管、进水口、塔板、进气口、壳体、液体出口和固定座,所述出气口包括固定边体和叶片,且出气口开设在封顶盖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与封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在固定边体的内侧,所述封顶盖与壳体连接,所述除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配钻焊接在壳体之间,且配钻与孔洞隔板连接,所述孔洞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喷淋管固定设置在壳体上,且喷淋管位于塔板的上侧,所述进水口与喷淋管连接,所述塔板位于除气板的下侧,且塔板固定连接壳体,所述进气口位于塔板的下侧,且进气口开设在壳体的左侧,所述壳体坐落在固定座上,所述液体出口位于进气口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1)、封顶盖(2)、除气板(3)、配钻(4)、孔洞隔板(5)、喷淋管(6)、进水口(7)、塔板(8)、进气口(9)、壳体(10)、液体出口(11)和固定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包括固定边体(101)和叶片(102),且出气口(1)开设在封顶盖(2)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101)与封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2)设置在在固定边体(101)的内侧,所述封顶盖(2)与壳体(10)连接,所述除气板(3)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配钻(4)焊接在壳体(10)之间,且配钻(4)与孔洞隔板(5)连接,所述孔洞隔板(5)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且喷淋管(6)位于塔板(8)的上侧,所述进水口(7)与喷淋管(6)连接,所述塔板(8)位于除气板(3)的下侧,且塔板(8)固定连接壳体(10),所述进气口(9)位于塔板(8)的下侧,且进气口(9)开设在壳体(10)的左侧,所述壳体(10)坐落在固定座(12)上,所述液体出口(11)位于进气口(9)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1)、封顶盖(2)、除气板(3)、配钻(4)、孔洞隔板(5)、喷淋管(6)、进水口(7)、塔板(8)、进气口(9)、壳体(10)、液体出口(11)和固定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包括固定边体(101)和叶片(102),且出气口(1)开设在封顶盖(2)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101)与封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2)设置在在固定边体(101)的内侧,所述封顶盖(2)与壳体(10)连接,所述除气板(3)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配钻(4)焊接在壳体(10)之间,且配钻(4)与孔洞隔板(5)连接,所述孔洞隔板(5)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且喷淋管(6)位于塔板(8)的上侧,所述进水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正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