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997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封顶盖、除气板、配钻、孔洞隔板、喷淋管、进水口、塔板、进气口、壳体、液体出口和固定座,所述出气口包括固定边体和叶片,所述固定边体与封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固定边体的内侧,所述封顶盖与壳体连接,所述除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配钻焊接在壳体之间,所述孔洞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进水口与喷淋管连接,所述塔板位于除气板的下侧,所述进气口位于塔板的下侧,所述液体出口位于进气口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连接。该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实现对该设备的轻松组装和拆卸,可有效保证排出气体的纯度,整个设备从而在安装和工作上更加高效和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品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依赖各种化石燃料进行作业的地方仍有很多,另外的对各种矿石进行加工中也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更加的是现在的大气环境正持续恶化,如何处理此种环境污染正亟待解决,因此人们为应对有害气体的排放,研发了从源头杜绝的装置,即在有害气体排出口端安装废气处理装置,但现有的此种装置在某种程度上仍有所不足,首先是现有的此种设备大多是需要浪费很多的能源来驱使该设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另外的是现有的此种设备大多是一体式设计,因此在安装和拆卸以及运输时都会有所不便,最后是现有的此类设备其内部设计复杂,并且除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存在的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封顶盖、除气板、配钻、孔洞隔板、喷淋管、进水口、塔板、进气口、壳体、液体出口和固定座,所述出气口包括固定边体和叶片,且出气口开设在封顶盖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与封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在固定边体的内侧,所述封顶盖与壳体连接,所述除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配钻焊接在壳体之间,且配钻与孔洞隔板连接,所述孔洞隔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喷淋管固定设置在壳体上,且喷淋管位于塔板的上侧,所述进水口与喷淋管连接,所述塔板位于除气板的下侧,且塔板固定连接壳体,所述进气口位于塔板的下侧,且进气口开设在壳体的左侧,所述壳体坐落在固定座上,所述液体出口位于进气口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优选的,所述叶片的仰角和径向角分别为25度和16度,且叶片的厚度为3mm。优选的,所述塔板设计为倒三角状,且塔板的下侧夹角为120度。优选的,所述壳体之间通过配钻连接,且壳体可以分级拆卸。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该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采用多级塔体之间通过配钻的连接,实现对该设备的轻松组装和拆卸,且该设备内部设计有多级水雾净化和气体过滤装置,可有效保证排出气体的纯度,整个设备从而在安装和工作上更加高效和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出气口示意图。图中:1、出气口,101、固定边体,102、叶片,2、封顶盖,3、除气板,4、配钻,5、孔洞隔板,6、喷淋管,7、进水口,8、塔板,9、进气口,10、壳体,11、液体出口,12、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出气口1、固定边体101、叶片102、封顶盖2、除气板3、配钻4、孔洞隔板5、喷淋管6、进水口7、塔板8、进气口9、壳体10、液体出口11和固定座12,出气口1包括固定边体101和叶片102,且出气口1开设在封顶盖2的上侧,固定边体101与封顶盖2固定连接,叶片102设置在在固定边体101的内侧,叶片102的仰角和径向角分别为25度和16度,且叶片102的厚度为3mm,封顶盖2与壳体10连接,除气板3位于壳体10内部,配钻4焊接在壳体10之间,且配钻4与孔洞隔板5连接,孔洞隔板5位于壳体10内部,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且喷淋管6位于塔板8的上侧,进水口7与喷淋管6连接,塔板8位于除气板3的下侧,且塔板8固定连接壳体10,塔板8设计为倒三角状,且塔板8的下侧夹角为120度,进气口9位于塔板8的下侧,且进气口9开设在壳体10的左侧,壳体10坐落在固定座12上,壳体10之间通过配钻4连接,且壳体10可以分级拆卸,液体出口11位于进气口9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12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时,先将壳体10通过配钻4和孔洞隔板5连接,并用螺栓进行固定,然后将封顶盖2同时设置在壳体10上侧,最后将出气口1安装在封顶盖2上,安装完毕后,将进气口9与废气排出口连接,在开始工作前将进水口7与水管连接,在该设备工作的时候,即叶片102会高速旋转,同时将废气经过进气口9吸进到该设备内部,然后会在喷淋管6喷洒的水下,会将废气中的悬浮颗粒进行下沉,同时其他会继续上升,在升到除气板3时,特殊材质的结构会将废气中有害气体隔离,进而经过多级的同种设计出来,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1排出,而废水则经过液体出口11排出,整个过程即完成一次该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的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1)、封顶盖(2)、除气板(3)、配钻(4)、孔洞隔板(5)、喷淋管(6)、进水口(7)、塔板(8)、进气口(9)、壳体(10)、液体出口(11)和固定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包括固定边体(101)和叶片(102),且出气口(1)开设在封顶盖(2)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101)与封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2)设置在在固定边体(101)的内侧,所述封顶盖(2)与壳体(10)连接,所述除气板(3)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配钻(4)焊接在壳体(10)之间,且配钻(4)与孔洞隔板(5)连接,所述孔洞隔板(5)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且喷淋管(6)位于塔板(8)的上侧,所述进水口(7)与喷淋管(6)连接,所述塔板(8)位于除气板(3)的下侧,且塔板(8)固定连接壳体(10),所述进气口(9)位于塔板(8)的下侧,且进气口(9)开设在壳体(10)的左侧,所述壳体(10)坐落在固定座(12)上,所述液体出口(11)位于进气口(9)的下侧,密切液体出口与固定座(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旋风式吸收喷淋塔,包括出气口(1)、封顶盖(2)、除气板(3)、配钻(4)、孔洞隔板(5)、喷淋管(6)、进水口(7)、塔板(8)、进气口(9)、壳体(10)、液体出口(11)和固定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包括固定边体(101)和叶片(102),且出气口(1)开设在封顶盖(2)的上侧,所述固定边体(101)与封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2)设置在在固定边体(101)的内侧,所述封顶盖(2)与壳体(10)连接,所述除气板(3)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配钻(4)焊接在壳体(10)之间,且配钻(4)与孔洞隔板(5)连接,所述孔洞隔板(5)位于壳体(10)内部,所述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且喷淋管(6)位于塔板(8)的上侧,所述进水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正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