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卿巧玲专利>正文

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24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46
一种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其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其中一个蹄片的固定端与另一蹄片的自由端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两个蹄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分别设有制动凸轮轴,两个制动凸轮轴的外伸端上各安装一个制动摇臂,两个制动摇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使其联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它通过一根连杆同时驱动两个制动蹄片,实现机械驱动双领蹄制动,制动效果好、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式鼓式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摩托车机械鼓式制动器均采用领从蹄制动结构,即 ,两块制动蹄片由一个制动摇臂和一个制动凸轮轴驱动,两块蹄片的自由端张开方向相反,其中一块蹄片张开方向与制动鼓旋转方向相同,为制动器的领蹄,有增加制动效果的作用;而另一块蹄片张开方向与制动鼓旋转方向相反,为制动器的从蹄,对制动效果有削弱的不利影响。同时,两块蹄片张开角度一致,不能自动弥补两块蹄片因磨损差异造成的与制动鼓的差异间隙,导致啮合面积减小,制动效能不良,制动距离长,制动安全性不够理想。在汽车鼓式制动器中,虽然也有采用双领蹄结构的制动器,但都是由对应领蹄自由端设置的液压装置驱动,如果,在摩托车上也使用液压装置来驱动双领蹄制动器,那么,将会增大成本。相对摩托车的造价而言,这是很不合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摩托车机械鼓式单领蹄制动器制动效能不好的问题,同时,又尽可能的不增加制造低本,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制动性能好的机械驱动式双领蹄制动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制动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其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其中第一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二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第二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一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在两个蹄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分别设有制动凸轮轴,制动凸轮轴分别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两个制动凸轮轴的外伸端上各安装一个制动摇臂,其中,第一制动摇臂与第二制动摇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使其联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所述两个制动蹄片固定端铰接点的周向相差为180°。所述两个制动凸轮轴的铰接点周向相差也为180°。所述连杆的两铰接点与两制动凸轮轴的铰接点四点连线构成可变的平行四边形。所述制动摇臂通过其开口的圆柱孔和螺栓紧固连接在制动凸轮轴上。所述制动摇臂与连杆通过带轴肩的销轴和开口插销定位。所述制动凸轮轴上的凸轮与蹄片固定端接触的部位设有用于限位的斜平面。所述连杆中部设置的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为铰接孔或铰接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一是,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一根连杆同时驱动两个制动摇臂带动两个制动凸轮轴转动,使两个作为领蹄的制动蹄片的自由端都顺着制动鼓旋转方向张开,两个领蹄功能的制动蹄片所受到摩擦力与凸轮轴施加的张开力方向相同,两力叠加,制动力增大;同时,与现有的领、从蹄结构的制动器相比,两个领蹄均为同向磨损,磨损程度比较均匀,避免因磨损不同而造成受力不均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动效果。其二是,得益于连杆与两个制动摇臂连接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采用该可变的平行四边形平衡联动结构,使两个蹄片能够自动适应与制动鼓的差异间隙,一旦两个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形成间隙差异后,在连杆的驱动下,当一个蹄片已与制动鼓形成制动接触,而另一蹄片与制动鼓还存在间隙时,与制动鼓存在间隙的蹄片可以在连杆的驱动下继续张开差异角度,直至与制动鼓形成制动接触,从而弥补两个蹄片因磨损差异导致的制动效能差异,加大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啮合面积,两方面的增效在制动鼓不加大加宽的情况下,制动效能和平稳性显著提升,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制动安全性明显提高。其三是,用一个连杆就解决了两个制动凸轮的驱动问题,与采用两个液压装置驱动的制动器相比较,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说明附图附图I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图;附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图;附图4为一种凸轮的型线图;附图5为另一种凸轮的型线图。图中1为底板,2为制动凸轮轴,3为第一摇臂,4连杆,4a为铰接孔,5为销轴,6第一蹄片,7a为第一复位弹簧,7b为第二复位弹簧,8第二蹄片,9第二摇臂,10为连杆销,11为开口插销,12为螺栓,13为制动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图I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至图4,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制动器底板I和两个制动蹄片,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所述两个制动蹄片的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5铰接在制动器底板I上,其中第一蹄片6的固定端与第二蹄片8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7a连接,第二领蹄8的固定端与第一领蹄6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二复位弹黃7b连接,两个制动蹄片固定端绞接点的周向相差为180°。在两个蹄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分别设有制动凸轮轴2,制动凸轮轴2分别铰接在制动器底板I上,所述两个制动凸轮轴2的铰接点周向相差也为180°。两个制动凸轮轴2的外伸端上各安装一个制动摇臂,所述制动摇臂通过其开口的圆柱孔和螺栓12紧固连接在凸轮轴上;其中第一制动摇臂3与第二制动摇臂9的自由端之间,通过连杆销10铰接有使其联动的连杆4,使连杆4的两铰接点与两制动凸轮轴2的两铰接点四点连线构成可变的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所述第一制动摇臂3、第二制动摇臂9与连杆4通过带轴肩的连杆销10和开口插销11定位。所述连杆4的中部设有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该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为铰接孔4a或铰接销,本实施例采用铰接孔4a作为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使其能够方便地与制动控制拉索或拉杆或气缸等制动驱动装置铰接。所述制动凸轮轴2上的凸轮的型线为驱动蹄片自由端的接触部位为圆弧面,凸轮与制动蹄片固定端接触的部位设有用于限位的斜平面2a,该斜平面2a位于车轮前进时制动鼓旋转的相反方向,制动驱动装置所施加力的方向使凸轮的转动方向与车轮前进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能够使该斜平面2a与所对的制动蹄片的固定端端面接触,可以防止凸轮转动过度而导致制动失效。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作为其它的实施办法,所述凸轮轴上凸轮的型线也可以为凸轮驱动制动蹄片自由端的接触部位和与制动蹄片固定端接触的部位均为圆弧面(如图5所示)。本技术可以安装在摩托车或轻型的农用车上,工作时,通过制动控制拉索或拉杆或气缸等制动驱动装置拉动或推动连杆,连杆带动第一制动摇臂和第二制动摇臂同时运动,使两个制动凸轮轴同时、同向转动,由此分别驱动第一蹄片、第二蹄片的自由端同时张开,与制动鼓接触,在摩擦力作用下形成制动。如果当两个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出现了差异,这时,当其中一个制动蹄片首先与制动鼓接触制动,而另一个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还存在间隙时,在制动驱动装置施与的驱动力下,连杆则以与首先制动蹄片的铰点一端为定点端,连杆的另一端则继续运动,带动与该端铰接的制动摇臂继续转动,使另一个 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形成制动。由此弥补两个制动蹄片因磨损形成的间隙差异,保证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不会削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其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其中第一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二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第二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一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其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其中第一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二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第二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一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在两个蹄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分别设有制动凸轮轴,制动凸轮轴分别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两个制动凸轮轴的外伸端上各安装一个制动摇臂,其中,第一制动摇臂与第二制动摇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使其联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卿巧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