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16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的脱落,并能够提高搬运性和安装的简便性的多列滚动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列滚动轴承(1)是将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0)藉助内轮隔圈(20)和外轮隔圈(30)进行双列背面组合而成,一对内轮(40、40)及内轮隔圈(20)通过将内轮连结构件(80)的凸缘部(82)嵌合到相互邻接的内轮隔圈(20)及内轮(40)的内侧环状槽(22、45)而连结为一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列滚动轴承,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将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组合而构成的多列滚动轴承。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多列滚动轴承,如图7所示,已知有将相邻的一对单列滚动轴承101组合而成的多列滚动轴承10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关于该多列滚动轴承100,已知有在内轮102的外径面的轴向两侧端部设置环状槽103,使设置于合成树脂制的连结环104的两个卡合部105分别卡合在单列滚动轴承101相互邻接一侧的环状槽103中,而将一对单列滚动轴承101连结为一体的多列滚动轴承100。另外,通常,在多列滚动轴承中,为了调整轴承的装配宽度、游隙和预负荷,将隔圈 设置为使其介于相邻的一对单列滚动轴承之间。例如,如图8所示,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轧制机用多列圆锥滚子轴承装置200中,在第一、第二外轮构件203、204所对置的背面203d、204d之间,介入安装有作为紧固构件的隔圈213。隔圈213的外周部215形成为大直径的截面呈T形的部分,使该外周部215嵌合到形成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外轮构件203、204的背面203d、204d的外周部上的各台阶部216、217。另外,如图9所示,隔圈213通过将圆周上二等分的隔圈片213a、213b利用螺栓219形成为一体来构成。通过该隔圈213的一体化,而将第一、第二外轮构件203、204沿轴向连结起来,由此构成具有多列圆锥轨道207、208的外轮202。另外,如图10所示,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行驶减速机链轮用轴承机构300中,将沿轴向使背面对合排列的多列圆锥滚子轴承301的两个外轮302与其间以点划线区分开的隔圈302a形成为一体,在两个内轮303之间单独设置有隔圈构件303a。另外,通过对螺合于筒部312的螺母304进行紧固,将圆锥滚子轴承301抵接并固定到筒部312的基端侧的台阶部312a。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14086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18431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2340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将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组合而构成的多列滚动轴承中,考虑到搬运的便利性以及安装的简便性,优选使任何构成元件都不会掉落地一体化构成。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轧制机用多列圆锥滚子轴承装置200中,由于需要对第一外轮构件203、第二外轮构件204以及隔圈213实施复杂的加工,因此,简便性方面有欠缺,并且,由于内轮201为具有多列的轨道面205、206的一体型构件,因此存在着装配宽度变大、加工费用提高的担心。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行驶减速机链轮用轴承机构300中,通过对与设置于两个内轮303之间的隔圈构件303a隔开设置的螺母304的紧固来固定一对圆锥滚子轴承301,行驶减速机链轮用轴承机构300自身必然不是利用其各构成要素连结成一体。因此,在释放了螺母304的紧固力的情况下,存在着内轮303与隔圈构件303a分离而脱落的担心。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脱落,且能够提高搬运性和安装简便性的多列滚动轴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利用下述结构来实现。(I) 一种多列滚动轴承,其是将具有内轮、外轮、和配设于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之 间并能够自由转动的多个转动体的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背面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由一对内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2)根据(I)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一对所述内轮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内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内轮隔圈的内周面的轴向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内侧环状槽,所述内轮连结构件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圆环部;和从该圆环部的轴向两侧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部,通过将所述凸缘部嵌合到相互邻接的所述内轮隔圈及所述内轮的所述内侧环状槽中,将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连结为一体。(3)根据(I)或(2)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设置于所述外轮隔圈的轴向外侧端部的突出部嵌合到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外轮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外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上的小直径台阶部,将一对所述外轮及所述外轮隔圈连结为一体。(4)根据⑴或⑵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外轮及所述外轮隔圈由一对外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在一对所述外轮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外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外轮隔圈的外周面的轴向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外侧环状槽,所述外轮连结构件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圆环部;和从该圆环部的轴向两侧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部,通过将所述凸缘部嵌合到相互邻接的所述外轮隔圈及所述外轮的所述外侧环状槽中,将一对所述外轮及所述外轮隔圈连结为一体。(5) 一种多列滚动轴承,其是将具有内轮、外轮、和配设于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之间并能够自由转动的多个转动体的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正面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外轮及所述外轮隔圈由一对外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6)根据(5)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一对所述外轮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外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外轮隔圈的外周面的轴向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外侧环状槽,所述外轮连结构件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圆环部;和从该圆环部的轴向两侧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部,通过将所述凸缘部嵌合到相互邻接的所述外轮隔圈及所述外轮的所述外侧环状槽中,将一对所述外轮及所述外轮隔圈连结为一体。(7)根据(5)或(6)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设置于所述内轮隔圈的轴向外侧端部的突出部嵌合到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内轮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内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的大直径台阶部,将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连结为一体。(8)根据(5)或(6)所述的多列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由一对内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在一对所述内轮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内轮隔圈邻接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内轮隔圈的内周面的轴向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内侧环状槽,所述内轮连结构件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圆环部;和从该圆环部的轴向两侧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部,通过将所述凸缘部嵌合到相互邻接的所述内轮隔圈及所述内轮的所述内侧环状槽中,将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连结为一体。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多列滚动轴承,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形成双列背面组合,一对内轮及内轮隔圈利用一对内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因此,内轮隔圈与一对内轮形成为一体而防止了脱落,并且,由于外轮隔圈被夹在背面组合的单列滚动轴承的外轮之间,因此防止了脱落。这样,由于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不发生脱落,因此,多列滚动轴承的搬运和安装变得非常简便。另外,由于本技术的多列滚动轴承通过将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组合而成,因此,与外轮一体型和内轮一体型的多列滚动轴承相比,能够对轴承的装配宽度、游隙、预负荷进行调节,并且能够抑制加工成本。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多列滚动轴承,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形成双列正面组合,一对外轮及外轮隔圈利用一对外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因此,外轮隔圈与一对外轮形成为一体而防止了脱落,并且,由于内轮隔圈被夹在正面组合的单列滚动轴承的内轮之间,因此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列滚动轴承,其是将具有内轮、外轮、和配设于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之间并能够自由转动的多个转动体的单列滚动轴承藉助内轮隔圈和外轮隔圈进行双列背面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内轮及所述内轮隔圈由一对内轮连结构件连结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辽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