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李明专利>正文

电动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384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立柱组件、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架后梁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车架后梁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所述车架前梁是由第一车架前梁、第二车架前梁构成,所述车架后梁是由与第二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车架后梁、与第一车架后梁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车架后梁和与第一车架后梁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三车架后梁构成,从而将车架前梁及车架后梁设计成可以伸缩调节的结构,使用者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乘座者乘座起来更舒服。该电动代步车的立柱组件及座椅为可折叠结构,便于折叠存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供人乘座的能够行驶的电动代步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装设在立柱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架后梁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车架后梁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车架前梁及车架后梁为一体式结构。使用者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乘座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者亦不能根据行驶要求,调节车架后梁的宽度来増加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对于现有的电动代步车来说,使用者不能根据需要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供ー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根据行驶要求对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使用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更加安全的电动代步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ー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装设在立柱组件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1),与车架前梁(1)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2),装设在立柱组件(2)上端的把手(3),装设在立柱组件(2)下端的前轮(4),与车架前梁(1)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5)、车架后梁(6),座椅支撑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6),车架后梁(6)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7),车架后梁(6)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梁(1)是由第一车架前梁(9)、第二车架前梁(10)构成,第一车架前梁(9)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第二车架前梁(10)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相应的若干个第一插销插入开孔(12),第一车架前梁(9)插入第二车架前梁(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