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供人乘座的能够行驶的电动代步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装设在立柱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架后梁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车架后梁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车架前梁及车架后梁为一体式结构。使用者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乘座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者亦不能根据行驶要求,调节车架后梁的宽度来増加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对于现有的电动代步车来说,使用者不能根据需要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供ー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根据行驶要求对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使用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更加安全的电动代步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ー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装设在立柱组件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1),与车架前梁(1)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2),装设在立柱组件(2)上端的把手(3),装设在立柱组件(2)下端的前轮(4),与车架前梁(1)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5)、车架后梁(6),座椅支撑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6),车架后梁(6)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7),车架后梁(6)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梁(1)是由第一车架前梁(9)、第二车架前梁(10)构成,第一车架前梁(9)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第二车架前梁(10)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相应的若干个第一插销插入开孔(12),第一车架前梁(9)插入第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