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李明专利>正文

水上脚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9329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脚踏船,包括浮动组件,装设在浮动组件上的驱动及传动组件,装设在浮动组件上的调节方向组件,装设在浮动组件上的座位组件,所述浮动组件是包括至少第一浮条、第二浮条,第一浮条、第二浮条上部装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浮条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浮条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连接,第二浮条之间还装设有主杆,主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主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由至少两根管状连杆连接构成。具有组装和拆卸方便,便于使用、携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工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上脚踏船。 技术背景水上运动工具多种多样,如帆船、皮划艇等,传统的水上脚踏船采用木或钢材加工 而成,体积庞大、且重量大,组装后很难再进行拆卸,因此人们在旅行时不便于携带,使用也 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及拆卸、 使用方便、且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旅行者携带、使用的水上脚踏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水上脚踏船,包括浮 动组件,装设在浮动组件上的驱动及传动组件,装设在浮动组件上的调节方向组件,装设在 浮动组件上的座位组件。所述浮动组件是包括至少第一浮条、第二浮条,第一浮条、第二浮条上部装设有第 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浮条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连接, 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浮条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连接,第二浮条之间还装 设有主杆,主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主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 二连杆分别由至少两根管状连杆连接构成。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造一浮动组件,在浮动组件 上装设有驱动及传动组件、调节方向组件、座位组件,所述浮动组件是包括至少第一浮条、 第二浮条,第一浮条、第二浮条为气囊,重量轻,使用时进行充气,不使用放气,第一浮条、第 二浮条上部装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由至少两根管状连杆 连接构成,通过弹簧销进行连接,具有组装和拆卸方便,便于使用、携带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浮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驱动及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调节方向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水上脚踏船的座位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所述水上脚踏船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提供一种水上脚踏船,包括浮动组件1,装设在 浮动组件1上的驱动及传动组件2,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调节方向组件3,装设在浮动组 件1上的座位组件4。所述浮动组件1是包括至少第一浮条5、第二浮条6,第一浮条5、第二浮条6上部 装设有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浮条5连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 与第二浮条6连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一浮条5连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 6连接,第二浮条6之间还装设有主杆9,主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连接,主杆9的另一端 与第二连杆8连接,第一浮条5、第二浮条6为气囊,重量轻,使用时进行充气,不使用放气。所述第一浮条5、第二浮条6上各间隔装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浮条支座10、第二浮条 支座11,所述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分别由至少两根管状连杆连接构成,相邻两根管状连 杆相连接的一端通过弹簧销1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7的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一浮条5上的第 一浮条支座10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2与第一浮条5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连接,第一连杆7 的另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二浮条6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2与第二浮条6 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连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一浮条5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 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2与第一浮条5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连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插入 装设在第二浮条6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2与第二浮条6上的第二浮条 支座11连接。所述驱动及传动组件2包括与浮动组件1固定连接的固定支座12,固定支座12的 上部装设有驱动链轮13,驱动齿轮13上装设有脚踏14,固定支座12的中部装设有传动轴 15,传动轴15 —端装设有与驱动链轮13传动连接的传动链轮16,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设 有第一传动齿轮17,还包括主传动轴18,主传动轴18的上端装设有第二传动齿轮19,第一 传动齿轮17与第二传动齿轮19相啮合,主传动轴18的下端装设有第三传动齿轮20,第三 传动齿轮20与装设在螺旋桨21的转动轴22上的第四传动齿轮23相啮合。所述驱动及传动组件2可以向后在0-90度之间作旋转运动,使所述水上脚踏船可 以在陆地上推动,或者在水中碰到障碍物时,所述驱动及传动组件2也可以向后在0-90度 之间作旋转运动,而不会对传动机构产生伤害。所述调节方向组件3是由装设在浮动组件1下部的方向浆24,与方向浆M上端 连接的方向浆连杆25,与方向浆连杆25连接的中间连杆沈,与中间连杆沈连接的驱动杆 27,与驱动杆27连接的把手观构成。所述座位组件4包括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座架29,与座架四固定连接的靠背 30,所述座架四与靠背30上装设有调节带31,该调节带31的一端与座架四连接,其另一 端与靠背30连接,所述座架四上装设有座布32,所述靠背30上部装设有遮阳布33,遮阳 布33通过连接件34与靠背30连接,所述座架四底部装设有与浮动组件1连接的固定座。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脚踏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组件(1),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驱动及传动组件(2),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调节方向组件(3),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座位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脚踏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组件(1),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驱动及 传动组件O),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调节方向组件(3),装设在浮动组件(1)上的座位 组件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1)是包括至少第 一浮条( 、第二浮条(6),第一浮条( 、第二浮条(6)上部装设有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 (8),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浮条( 连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6)连 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一浮条( 连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浮条(6)连接, 第二浮条(6)之间还装设有主杆(9),主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连接,主杆(9)的另 一端与第二连杆(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条(5)、第二浮条(6) 上各间隔装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浮条支座(10)、第二浮条支座(11),所述第一连杆(7)、第二 连杆(8)分别由至少两根管状连杆连接构成,相邻两根管状连杆相连接的一端通过弹簧销 (1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7)的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一浮条( 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的开 孔通过弹簧销(1 与第一浮条( 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连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 插入装设在第二浮条(6)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 与第二浮条(6) 上的第一浮条支座(10)连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一浮条( 上的第二浮条 支座(11)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 与第一浮条( 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连接,第二连杆 (8)的另一端插入装设在第二浮条(6)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的开孔通过弹簧销(12)与 第二浮条(6)上的第二浮条支座(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及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