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电池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938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和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包括: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并且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可以以更加简单的结构来消除静电放电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池包,特别涉及能够消除静电放电的影响的电池包、组装了该电池包的电池以及安装了该电池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池包已经用作移动电子装置的电源。在这样的电池包中,外包装容放电池单元和其上安装有保护电路等的保护电路板。作为这样的电池包采用的外包装,广泛地采用包括上、下外壳等的盒式包装。然而,在上述的电池包中,当发生静电放电(ESD)时,静电会在电池包内的电路板中流过,导致电子电路的故障或者半导体元件的损坏。此外,在诸如移动电话的电子装置中 包含和使用上述电池包时,由于发生ESD可在电子装置的主体中引起功能故障。特别是在电子装置主体的结构对于静电放电具有很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发生功能故障的可能性很闻。图12是示出诸如移动电话的电子装置的电池包容放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通常电池包容放部分101设置有开口 102,并且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通过该开口 102暴露。在具有这样结构的电子装置中,当发生ESD时,存在设置在外包装的表面上的导电层会形成静电通道的可能性,静电可在通过开口 102暴露的电路板中流动,导致电子电路的故障或者半导体元件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51235A中公开了一种的方案。图13A 图13D是表示以往的电池包的组装方法示意图。如图13A所示,在电池包中引入导电带30a,将其一端连接到从电池单元4引出的正电极引线5a。然后,如图13B所示,导电带30a的另一端设置在顶盖2的上表面上。接下来,如图13C所示,适当地折叠正电极引线5a和负电极引线5b,顶盖2装配在外包装I的顶部开口中。由此,如图13D所示,外包装I的顶部开口由顶盖2封闭,并且导电带30a的另一端夹持在顶盖2和外包装I的硬层叠之间。由诸如铜的金属组成的加热部件压住外包装I的顶端附近的上下侧,并且热焊接顶盖2的周边和硬层叠内的聚丙烯层。由此,聚丙烯层熔化,并且夹持在顶盖2的上表面和外包装I之间的导电带30a的另一端电连接到包含在硬层叠内的硬铝金属层。类似地,加热部件可以压住外包装I的底端附近的上下侧,并且可以热焊接底盖3的周边和硬层叠内的聚丙烯层。从而,通过将层叠的导电层连接到电池包的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从而改善ESD承受能力。但是,在上述文献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上述通过采用导电带的连接方式造成在电池包制造完成并且投入到组装的阶段才进行,既追加了工艺流程,同时难以保证电池包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工艺复杂,对于组装人员来说要求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更加简单的结构来消除静电放电的影响的电池包、电池和电子设备。为了实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并且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在第一方面的电池包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中,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覆盖有密封层,并且所述密封层存在于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以内。在第一方面的电池包中,所述外包装为三层的层叠形式,从内向外分别为粘合层、所述导电层以及保护层。 在第一方面的电池包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通过导电性粘着剂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电池包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通过电阻熔接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在第一方面的电池包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通过导电胶带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前盖单元、电池包和后盖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电池单元,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主体和该电子设备主体进行供电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包括前盖单元、电池包和后盖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电池单元,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电池包,可以以更加简单的结构来消除静电放电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一个结构示例的组装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的外观示例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覆盖电池单元的外包装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构成外包装的一个层叠结构示例的剖面图。图6是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将电极与金属层连接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图8A是表示电极与金属层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的电极与金属层连接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发生ESD时的静电的流动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外包装的导电层设定为具有正电位时发生ESD时静电流动的等效电路图。图11是示出外包装的导电层设定为具有负电电位时发生ESD时静电流动的等效电路图。图12是示出诸如移动电话的电子装置的电池包容放部分的示意图。图13A 图13D是表示以往的电池包的组装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与实施例相关的所有附图中,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图I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 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一个结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该电池包例如是矩形或者平面型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的电池包。如图I所示,在电池包中,外包装I容放电池单元,顶盖2和底盖3装配在两端的开口中。顶盖2提供有正电极端2a、负电极端2b和识别端2c。外包装I的表面覆盖有作为表面构件的标牌。下面,将描述电池单元4、外包装I、顶盖2和底盖3。<电池单元>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4的外观示例的透视图。如图3所示,电池单元4例如具有矩形或者平面形状。条状正电极和条状负电极与插设二者之间的聚合物电解质和隔板层叠,并且在纵向上卷绕。正电极引线5a和负电极引线5b分别从正电极和负电极引出。正电极包括条状正电极电流集流体、设置在正电极电流集流体上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层和设置在正电极活性材料层上的聚合物电解质层。负电极包括条状负电极电流集流体、设置在负电极电流集流体上的负电极活性材料层和设置在负电极活性材料层上的聚合物电解质层。正电极的正电极引线5a和负电极的负电极引线5b分别连接到正电极电流集流体和负电极电流集流体。对于正电极活性材料、负电极活性材料、聚合物电解质,可以采用已知的材料。在正电极中,根据所希望的电池类型,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或者特定的聚合物可以用作正电极活性材料。例如,在制作锂离子电池时,主要成分包含LiXM02(M表示至少一种过渡金属,X根据电池的充电/放电状态而变化并且通常在0. 05至I. 10的范围内)的锂复合氧化物可以用作正电极活性材料。作为构成锂复合氧化物的过渡金属M,优选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并且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包装,其为层叠形式,并且其中具有导电层;以及 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并且容放在所述外包装中, 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弓I出的部位,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的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中,在从所述外包装中引出的部位覆盖有密封层,并且所述密封层存在于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以内。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为三层的层叠形式,从内向外分别为粘合层、所述导电层以及保护层。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通过导电性粘着剂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正电极端或者负电极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内健马场卫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索尼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