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岛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613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冷岛降噪装置,它包括设置于空冷岛上部散热器(4)平台四周的吸隔声围护结构(1)和设置在吸隔声围护结构(1)内的进风消声结构(2),并且该进风消声结构(2)设置于空冷岛风机群(5)的下方,其根据空冷岛的结构形式和中、低频噪声特性,有效解决了噪声污染问题,并且通流面积大,压损低,安装方便快捷,检修维护方便,使用寿命也较长,占地面积较小,治理效果较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噪声治理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的大型空冷岛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燃气电厂或其他工业领域广泛采用空气或水作为冷却介质,目前常用的冷却设备主要有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双曲线自然通风空冷塔和机力通风冷却塔,其中,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力通风冷却塔由于采用水冷的方式,故常用于水源充裕的地方,并且占地面积较大,虽然双曲线自然通风空冷塔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同样也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出现了以冷却风机群和散热器相结合的空冷塔,它是以钢筋混凝土住作为支撑,安装平台通常位于30米以上的高处,冷却风机群安装在平台的下方,散热器安装在平台的上方;为了有效利用空冷岛下方余出的巨大空间,电厂通常将变压器或其他设施安装在此空间内。但是,不管是哪种冷却塔,或者以空气还是水作为冷却介质,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对环境造 成污染。对于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降噪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周边加装降噪墙体,一是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周边加装通风消声装置;而对于机力通风冷却塔的降噪方式,主要是在塔体下部进风口处安装进风消声装置,在塔体上部的排风口处加装带有导风筒的排风消声装置, 同时对电机进行减振降噪处理。而对于空冷岛来说,其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电机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组成,并且这些噪声呈中、低频特性,加上空冷岛通常位于几十米的高处,其声源可看作是线声源和面声源,因此衰减距离较远,辐射面积较大,治理难度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理空冷岛噪声,并且通流面积大,压损低的空冷岛降噪装置。本技术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空冷岛降噪装置,包括设置于空冷岛上部散热器平台四周的吸隔声围护结构和设置在吸隔声围护结构内的进风消声结构,并且该进风消声结构设置于空冷岛风机群的下方。所述进风消声结构包括多个独立消声器和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固定在空冷岛本体框架上,独立消声器由支撑框架固定并位于空冷岛风机群的进风口端部,消声效果更好。所述吸隔声围护结构包括模块式降噪板、立柱和外护面板,其中,立柱固定在空冷岛平台四周,并且立柱之间相对固定,模块式降噪板从上往下插入立柱之间,方便安装拆卸,外护面板安装在立柱的外侧。所述吸隔声围护结构高出散热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以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本技术提供的空冷岛降噪装置根据空冷岛的结构形式和中、低频噪声特性, 有效解决了噪声污染问题,并且通流面积大,压损低,安装方便快捷,检修维护方便,使用寿命也较长;更进一步是,模块式降噪板与立柱之间采用插入式安装,操作十分灵活方便,兼顾了冷却和降噪双重要求,吸隔声围护结构高出散热器的距离,不会影响到散热器的正常工作,并且占地面积较小,治理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I为空冷岛降噪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中的B-B剖视图。图4为吸隔声围护结构的局部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空冷岛降噪装置,包括设置于空冷岛上部散热器4平台四周的吸隔声围护结构I和设置在吸隔声围护结构I内的进风消声结构2,并且该进风消声结构2设置于空冷岛风机群5的下方;所述进风消声结构2包括多个独立消声器201和支撑框架202,其中,支撑框架202固定在空冷岛本体框架3上,独立消声器201由支撑框架202 固定并位于空冷岛风机群5的进风口端部,该独立消声器201为阻性风机专用消声器;所述吸隔声围护结构I包括模块式降噪板101、立柱102和外护面板103,其中,立柱102固定在空冷岛平台四周,并且立柱102之间相对固定,模块式降噪板101从上往下插入立柱102之间,外护面板103安装在立柱102的外侧;所述吸隔声围护结构I高出散热器4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实施前要保证空冷岛风机群5的下端部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安装进风消声结构 2前先将独立消声器201组装成型,再用吊车将支撑框架202起吊安装,同时起吊将独立消声器201安装在空冷岛风机群5的进风口端部,并用法兰连接固定,支撑框架202与空冷岛本体框架3连接;安装吸隔声围护结构I时先安装立柱102,立柱102焊接在空冷岛平台四周,立柱102之间用连系梁固定,模块式降噪板101从上往下插入立柱102之间,最后在立柱102外表面用自攻螺钉固定外护面板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冷岛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空冷岛上部散热器(4)平台四周的吸隔声围护结构(1)和设置在吸隔声围护结构(1)内的进风消声结构(2),并且该进风消声结构(2)设置于空冷岛风机群(5)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岛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空冷岛上部散热器(4)平台四周的吸隔声围护结构(I)和设置在吸隔声围护结构(I)内的进风消声结构(2),并且该进风消声结构(2)设置于空冷岛风机群(5)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冷岛降噪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风消声结构(2)包括多个独立消声器(201)和支撑框架(202 ),其中,支撑框架(202 )固定在空冷岛本体框架(3 )上,独立消声器(201)由支撑框架(202)固定并位于空冷岛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挥一贾荷香杨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