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31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包括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所述第一定位分部及所述第二自动定位分部分别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相连,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两侧,通过设置开有燕尾滑槽的限位保护板连接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分部,阻止了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运动不同步对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产生的作用力,有效保护了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及位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内的人体头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的摆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的自动摆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头部放射治疗系统中的摆位装置在水平横向、竖向、水平纵向上由电机传动系统来自动控制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的运动,通常在其两侧分别设置两套相同的自动定位分部,工作时,两侧的电机同时动作,确保立体定位头架组件运动的一致 性。然而这种自动摆位装置缺乏机械的保险装置,当一侧电机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或者延迟工作造成与另一侧电机不同步时,两侧的自动定位分部将对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产生作用力,挤压或扭曲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从而造成对置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内的人体头部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因自动定位分部不同步对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产生作用力的自动摆位装置,该装置安全可靠,拆装方便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包括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所述第一定位分部及所述第二自动定位分部分别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相连,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两侧,还包括连接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分部的限位保护板。所述限位保护板为,形状的桥型板,包括跨板,所述跨板两端向垂直跨板方向凸长出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端部分别开有滑槽,所述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定位分部分别具有滑轨,所述第一连接块滑槽与第一自动定位分部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滑槽与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保护板两端滑槽横截面为燕尾型,所述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定位分部的滑轨横截面为燕尾型。所述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滑轨端部均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保护板开有减重孔。所述跨板上开有跨板减重孔,为贯穿所述跨板的高度的方形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分别开有第一连接块减重孔及第二连接块减重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减重孔及第二连接块减重孔均为方形孔。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部放射治疗系统自动摆位装置,通过设置桥型限位保护板,阻止了自动定位分部不同步对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产生的作用力,有效保护了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及位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内的人体头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自动摆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限位保护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限位保护板结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限位保护板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的自动摆位装置,如图I所 示,包括第一自动定位分部2、第二自动定位分部3及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图未示),第一定位分部2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3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图未示)固定连接,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图未示)两侧,限位保护板I分别与第一自动定位分部2及第二自动分部3相连接。图2为限位保护板结构示意图,限位保护板I为,形状的桥型板,包括跨板11,跨板11的长度与第一自动定位分部2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3之间的距离相适配设置,跨板11的宽度至少为20mm,最佳为与第一、第二自动定位分部1、2的宽度相适配,跨板11的高度至少为3_,不超过20_,以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不浪费材料,跨板11两端向垂直跨板方向凸长出第一连接块12及第二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2与第二连接块13结构相同,相对跨板11中心对称设置。第一、二连接块12、13与跨板11具有相同宽度,其高度大于跨板11的高度。第一、二连接块12、13端部向下分别开设有第一、二滑槽121、131,所述第一、二滑槽121、131沿第一、二连接块12、13宽度方向布置,其横截面均呈燕尾型。第一、二连接块12、13在一端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二定位台阶122、132,如图2、图3所示。如图2所示,限位保护板I在跨板11上开有跨板减重孔111,在第一、二连接块12、13上开有第一、二连接块减重孔123、133。跨板减重孔111为贯穿跨板高度的方形孔,第一、二连接块减重孔123、133均为方形孔。图4为本技术限位保护板安装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二自动定位分部2、3顶端分别设有第一、二滑轨21、31,第一、二滑轨21、31沿水平纵向设置,其横截面均呈燕尾型,第一、二滑轨21、31尾端分别设有第一、二限位台阶22、32。安装时,限位保护板I上的第一滑槽121与第一自动定位分部2上的第一滑轨21相配合滑动连接,第二滑槽131与第二自动定位分部3上的第二滑轨31相配合滑动连接,当限位保护板I上的第一、二定位台阶122、132与第一、二自动定位分部2、3上的第一、二限位台阶22、32相接触时,限位保护板I行程被阻止,限位保护板I安装到位。此时,第一自动定位分部2与第二自动定位分部3在水平横向、水平纵向及竖向等各方向上相对运动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当第一、二自动定位分部2、3电机不同步而产生拉力、挤压力和扭力时,各作用力均作用于限位保护板I上,避免了安装于第一、二自动定位分部2、3之间的立体定位头架组件(图未示)受力,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包括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所述第一定位分部及所述第二自动定位分部分别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相连,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二自动分部的限位保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包括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ニ自动定位分部,所述第一定位分部及所述第二自动定位分部分别与立体定位头架组件相连,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立体定位头架组件两侧,其特征在干,还包括连接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ニ自动分部的限位保护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护板为’形状的桥型板,包括跨板,所述跨板两端向垂直跨板方向凸长出第一连接块及第ニ连接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头部放射治疗系统摆位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端部分别开有滑槽,所述第一自动定位分部及第ニ定位分部分别具有滑轨,所述第一连接块滑槽与第一自动定位分部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滑槽与第二自动定位分部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纳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沃医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