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6221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对电源断电保护的电源保护模块;采用I/0口传输控制信号的电源保护控制模块,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并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连接;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整流模块,与所述阻容降压模块相连接;负载,与所述整流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阻容降压电源的特点,消除了待机时放电电阻所消耗的功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在断电时实现断电保护,结构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普遍采用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会采用断电保护电路,在家用电器待机吋,断电保护电路便会消耗一定的功率值,该功率值与断电保护电路的放电电阻阻值有夫;这个待机时间所消耗的功率值不符合现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更是难以适应国际各国对待机功耗越来越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消除其待机时放电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同时保证断电保护等目的。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对电源断电保护的电源保护模块;采用I/O ロ传输控制信号的电源保护控制模块,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并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连接;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整流模块,与所述阻容降压模块相连接;负载,与所述整流模块相连接。其中,所述电源保护模块采用保护电路电容和放电电阻实现对电源的断电保护;所述保护电路电容为电源保护模块所用到的电容,断电时需要放电;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实现对电源保护模块的控制,在待机时,由I/o ロ传输控制信号,切断放电电阻所流过的电流,使得放电电阻不再需消耗功率;在电器断电时,导通双向可控硅,使得电源保护模块的保护电路电容顺利放电,达到安规要求;所述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可以与电源保护控制模块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合阻容降压电源的特点,消除了待机时放电电阻所消耗的功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在断电时实现断电保护,结构简单、实用。优选的,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相互串联的2个电容,所述I/O ロ连接在这2个电容之间。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和相互串联的2个电容,所述I/O ロ连接在2个电容之间,当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I/O ロ接收高电平,由于I/O ロ接在2个电容之间,使得靠近电源一端的电容两端的电压均为Vcc的等电位,无电流流过,因此,双向可控硅无触发电流而关断,从而切断放电电阻中流过的电流,使得放电电阻在待机时无功率损耗;当家用电器断电瞬间,Vcc的电压迅速通过负载放电归于0,此时无论I/O ロ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保护电路电容两端的电源电压,即220VAC电压都会直接加在串联的2个电容及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上,电流流过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经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到2个电容后,再流回至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因此,在断电时,双向可控硅将会导通,使保护电路电容得以顺利放电,达到安规要求。优选的,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串联的2个电容相连接,Tl极和T2极分别与电源保护模块相连接。本技术能够在待机时消除了放电电阻所消耗的功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在断电时实现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进而使得保护电路电容得以顺利放电,实现断电保护,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I/O ロ还设置用于电路保护的钳位ニ极管。所述钳位ニ极管通过钳制其正反向压降而起到电路保护的作用,电源保护控制模块2个电容之间所接的I/O ロ设置钳位ニ极管有利于电路的保护,该钳位ニ极管可以是I/ O ロ本身自带的,也可以是外接的,优选为上下保护的钳位ニ极管。优选的,采用单片机输出信号至I/O ロ。当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由单片机输出高电平给I/O ロ,从而切断放电电阻的电流,起到消除待机放电电阻消耗功率的目的,便于实现对电源保护模块的控制。本技术尤其适用于保护电路电容的电容值较大的场合;电源保护控制模块的2个电容需要匹配,并且需要较小值,其取值以适合双向可控硅导通范围为准,此时节能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阻容降压电源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对电源断电保护的电源保护模块;采用I/O ロ传输控制信号的电源保护控制模块,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并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连接;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整流模块,与所述阻容降压模块相连接;负载,与所述整流模块相连接。其中,所述电源保护模块采用保护电路电容和放电电阻实现对电源的断电保护;所述保护电路电容为电源保护模块所用到的电容,断电时需要放电;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实现对电源保护模块的控制,在待机时,由I/o ロ传输控制信号,切断放电电阻所流过的电流,使得放电电阻不再需消耗功率;在电器断电时,导通双向可控硅,使得电源保护模块的保护电路电容顺利放电,达到安规要求;所述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可以与电源保护控制模块相连接,本例的一种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放电电阻记为Rl,保护电路电容记为C4,负载记为loading。现有技术中,在家用电器待机吋,断电保护电路便会消耗一定的功率值,该功率值与断电保护电路的放电电阻阻值有关,其阻容降压电源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图中,负载记为loading,放电电阻记为Rl,待机时该放电电阻的功率值为P1=220*220/R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例的优点在于,结合阻容降压电源的特点,消除了待机时放电电阻所消耗的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能在断电时实现断电保护,结构简单、实用。实施例2 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相互串联的2个电容,所 述I/o ロ连接在这2个电容之间。如图2所示,本例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和相互串联的2个电容,分别为Cl和C5,所述I/O ロ连接在这2个电容Cl和C5之间,当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I/O ロ接收高电平,使得Cl两端的电压均为Vcc的等电位,Cl无电流流过,因此,双向可控硅SCRl无触发电流而关断,从而切断放电电阻Rl中流过的电流,使得放电电阻Rl在待机时无功率损耗;当家用电器断电瞬间,Vcc的电压迅速通过负载放电归于0,此时无论I/O ロ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保护电路电容C4两端的电源电压,即220VAC电压都会直接加在串联的2个电容Cl和C5及双向可控硅SCRl的输入端上,电流流过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经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到Cl和C5后,再流回至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因此,在断电时,双向可控硅将会导通,使保护电路电容C4得以顺利放电,达到安规要求。所述SCR为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 ier晶闸管,又称可控娃,所述SCRl即双向可控娃的ー个电极。图2中,当家用电器断电时,在保护电路电容C4的正半周时,即保护电路电容C4接的L端为正、N为负,电流流过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经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到Cl和C5后,再到N端;在交流电的负半周时,即保护电路电容C4接的L端为负、N为正,电流流过C5和Cl后,进入可控硅的触发端,再经可控硅的输入端流回L端,由此可以看到,在家电断电时,无论保护电路电容C4的电压极性是上正下负,即保护电路电容C4接的L端为正、N为负,还是下正上负,即保护电路电容C4接的L端为负、N为正,双向可控硅都会导通,使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实现对电源断电保护的电源保护模块; 采用I/O ロ传输控制信号的电源保护控制模块,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双向可控硅,并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连接; 阻容降压模块,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相耦合; 整流模块,与所述阻容降压模块相连接; 负载,与所述整流模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降低待机功耗的阻容降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相互串联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西辉陈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