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599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控制信号线端子排以及至少两路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连接的充电线路,每路所述充电线路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电表、输出控制系统和充电接口;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电表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通过两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充电接口分别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其技术效果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实施成本大幅降低,占地减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实现“零排放”,噪音低,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是我国乃至全球必然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已经成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推广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桩设施将为促进电动汽车普及,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鉴于前期研发的充电桩都是一车一终端方式,实施成本较高,占地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在一台充电桩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实现多车一终端,使充电桩的实施成本显著降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控制信号线端子排以及至少两路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连接的充电线路,每路所述充电线路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电表、输出控制系统和充电接口 ;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电表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通过两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充电接口分别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进一步的,每路所述充电线路上还包括与所述漏电保电路并联的雷击保护电路。进一步的,每路所述充电线路上还配备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由所述输出控制系统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电表是单向智能电表、所述输出控制系统上配备了交流接触器。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配备一个接触器,并采用了三孔插座。采用了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技术方案,即在在每个充电桩上设置至少量个充电接口,每个充电接口的控制都是独立的。其技术效果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实施成本大幅降低,占地减少。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I、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以及分别通过动力线分别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I连接起来的两路充电线路3。每路所述充电线路3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31、过流保护电路32、电表33、输出控制系统34和充电接口 35 ;此外,所述充电线路3上还包雷击保护电路36和状态指示灯37。所述雷击保护电路36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31并联,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性。所述状态指示灯37是由输出控制系统34控制的,当所述充电接口35处于待机状态时,即没有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状态指示灯37保持开启状态,当所述充电接口 35处于工作状态,即有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状态指示灯37闪烁,当充电接口 35故障时,状态指示灯熄灭,以便于用户进行识别。图I中,所述动力线用粗实线表示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31的规格为30mA RCD,所述过流保护电路32的规格为32A空开;所述状态指示灯37的规格为DC24V。在所述充电线路3上,所述动力线采用的是用三芯六方电缆线,其原因在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I是通过六芯六方电缆线连接电网或者进线柜的。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上有两条充电线路,因此每条充电线路3分配得到一条三芯六方电缆线作为动力线。所述电表33采用的是智能单向电表,并可以通过统计充电时所消耗电量付费的依据。目前此项技术非常成熟,因此所述电表33还可采用分时电价的方式对电表实行收费管理,两路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电表33上是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的,该通信总线是一方屏蔽双绞线,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通过该通信总线对所述电表33进行信号采集,完成对充电过程中用电量的统计和计费的控制。该通信总线与所述电表33和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之间的接口均为RS485接口。两路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包括一个交流接触器,每个所述交流接触器上都设置一个NC触点、两个NC接触点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该通信总线的作用是控制所述状态指示灯37的状态,以及将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上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状态反馈给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该路通信总线为一方四芯电缆线。本技术中所述交流接触器的为单相32A交流接触器。两路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上的所述交流接触器上还分别设置了一个辅助接触点,这两个辅助接触点的作用是通过另外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通过该路通信总线控制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的工作状态,该路通信总线为一方二芯电缆线。所述充电接口 35是为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电动车辆提供交流电源的,一般情况下输出功率小于5KW的所述充电接口 35采用的都是单相220V电源。两路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充电接口 35采用的是三孔插座,所述三孔插座都内置连接器,两个所述连接器的作用是使充电接口 35与电动汽车相连,完成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目前所述连接器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做到连续插拔20000次而不损坏。两个所述连接器既连接在由所述动力线串联起来的所述充电线路3上,又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进行连接,该路通信总线的作用是帮助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判断所述充电接口 35上是否接有电动汽车,进而使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向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上的交流接触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的工作状态。该路通信总线为一方四芯电缆线。该路通信总线和动力线在两个所述连接器上分别形成闭锁状态。以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桩及所述充电桩的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所述充电接口 35上。所述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口的两片铜片间设置一片检测铜片,无插头插入时,所述检测铜片悬空;当有插头插入时,插头地线针先接触所述底线插口的两片地线铜片,再与检测所述窄铜片接触,并触发所述连接器开始工作。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 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I)、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以及至少两路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I)连接的充电线路(3),每路所述充电线路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31)、过流保护电路(32)、电表(33)、输出控制系统(34)和充电接口(35);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电表(33)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34)通过两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充电接口(35)分别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金宝俊丁绪坤胡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