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399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3:36
一种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LED灯,该基板电连接结构包括基板及导线,该基板由绝缘材质制成,该基板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设有电极,该导线的末端设有导电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该连接孔设置,该连接端子设有抵接部,当该连接端子插入该连接孔时,该抵接部弹性地抵接该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LED灯具有易于组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LED灯
技术介绍
目前,在LED灯具中,LED光源被固定在基板上,基板上设有线路层,该LED光源与该基板的线路层电连接,LED灯具中的驱动通过该基板向该LED光源供电。如2011年10月5日公告,专利号为201120113093.0的中国技术专利即揭示了一种小功率LED射灯模组线路板,其包括PCB板和由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电路。所述PCB板由输入接点、导线面、元件面,焊接面,绝缘面构成,所述输入接点外接电导线焊接到PCB板的导线面上,所 述导线面上布置有发光电路,所述元件面上还设有元件位孔,所述LED发光二级管的导电脚通过元件位孔插入焊接面进行焊接。然而,该为了向该LED光源供电,需要将从电源伸出的导线焊接在该PCB板上,这一操作步骤通常需要人工完成。这就使得该LED灯的组装效率比较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一种基板电连接结构,包括基板及导线,该基板由绝缘材质制成,该基板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设有电极,该导线的末端设有导电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该连接孔设置,该连接端子设有抵接部,当该连接端子插入该连接孔时,该抵接部弹性地抵接该电极。一种LED灯,包括灯头体、基板、LED光源及基板电连接结构,该LED光源设置在该基板上,该基板上设有线路层,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电连接结构包括基板及导线,该基板由绝缘材质制成,该基板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设有电极,该导线的末端设有导电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该连接孔设置,该连接端子设有抵接部,当该连接端子插入该连接孔时,该抵接部弹性地抵接该电极,该基板电连接结构用于实现导线与该基板的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机构的LED灯通过在该基板上设置连接孔,在该连接孔内设置该电极,在该导线末端设置该连接端子,在该连接端子上设置该抵接部,当该连接端子插入该连接孔时,该抵接部弹性地抵接该电极,从而实现该导线与该基板电连接。由于本专利技术基板电连接结构不需要焊接操作,只需插入即可实现电连接,具有易于组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ED灯去掉灯泡壳后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I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中导线与连接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导线与连接端子组装后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中导线与连接端子的立体组装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中导线与连接端子的立体组装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ED灯100包括一灯头体60、一基板10、一线路层20、两导线30、一 LED光源40及两个连接端子50。该灯头体60的顶部设有传热板62。该基板10设置在该传热板62之上,该LED光源40设置在该基板10上且与该线路层20电连接。该基板10由陶瓷制成。每个导线30的一端与灯头体内60的驱动电连接,另一端与该连接端子50电连接。该传热板62上设有过孔,该基板10上与这些灯头体60顶面过孔相对应处设有两个连接孔11 (如图I及图3所示)。该两连接孔11的内侧壁分别设有电极21 (如图3所示),该电极21由金属片制成圆环状,且该电极21紧贴该连接孔11的内侧壁设置。该电极21与该线路层20的电连通。请参照图I、图2、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包括该基板10、该两连接端子50及该两导线30。该基板电连接结构用于实现导线30与该基板10上的电极21的电连接。请参照图3至图5,该连接端子50由导电金属材质制成,且对应这些连接孔11设置。这些连接端子50包括固定部54和三片弹片52,该固定部54固定在该导线30端部的线芯32上(如图3所示)。该固定部54为圆环状,其外径大于该连接孔11的内径,使得该固定部54被限定在该连接孔11外。这三个弹片52设置在该固定部54的顶端,且环绕该导线30设置,每个弹片52的另一端延伸到该导线30以外,这三个弹片52的中部相对于该导线30向外凸出形成该抵接部522。组装该LED灯100时,将该两个连接端子50分别插入该基板10的两个连接孔11中。该连接端子50上的三个弹片52的抵接部522将受到该电极21侧壁的挤压而变形(如图3所示)。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该抵接部522将弹性抵接该电极21,从而实现该连接端子50与该电极21稳固的电连接。这三个弹片52延伸出导线11以外的部分在该抵接部522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将相对该导线11径向向外展开(如图3所示),其外径将大于该电极21的内径,从而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该连接端子50不会滑出该连接孔1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基板电连接结构通过在该基板10上设置连接孔11,在该连接孔11内设置该电极21,在该导线30末端设置该连接端子50,在该连接端子50上设置该抵接部522,当该连接端子50插入该连接孔11时,该抵接部522弹性地抵接该电极21,从而实现该导线30与该基板10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基板电连接结构不需要焊接操作,只需要简单的插入即可实现电连接,从而具有便于组装的优点。可以理解的,该连接端子50的固定部5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能将该弹片52固定连接在该导线30的端部即可。该电极21除设置成环形结构之外,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如接触片等,只要能实现与该连接端子50的电连接即可。该线路层20仅是一种示意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请参照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导线30末端的连接端子50a的结构不同。该连接端子50a包括固定部54和两弹片52a。每个弹片52a的两端连接在该固定部54上,该弹片52a绕该导线30的端部折叠设置,该弹片52a的侧壁形成该抵接部522a。这两个弹片52a交叉设置。该连接端子50a插入到该基板10的连接孔11后,这两个弹片52a的抵接部522a受到连接孔11的内侧壁的挤压变形,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该抵接部522a与该连接孔11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这两个弹片52a伸出该连接孔11的部分相对该导线30径向向外扩张形成外凸状,使得该连接端子50顶端被限位在连接孔11外而不会滑出 该连接孔11。请参照图7,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板电连接结构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导线30末端的连接端子50b的结构不同。该连接端子50b包括固定部54b和三个弹片52b。该固定部54b为环状壳体结构,且该固定部54b由金属片一体加工成型,该固定部54b的固定在该导线30末端上。该固定部54b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部54b4,该第一限位部54b4为卷绕边结构。该固定部54b的底端设有第二限位部54b2,该第二限位部54b2为卷绕边结构。这三个弹片52b环形等间距设置在该固定部54b的外侧壁且位于该第一限位部54b4与该第二限位部54b2之间。这三个弹片52b相对于该导线向外凸出形成该抵接部522b。该固定部54b在这三个弹片52b位置处设有相应的凹槽54bl,使得该连接端子5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板电连接结构,包括基板及导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由绝缘材质制成,该基板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设有电极,该导线的末端设有导电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该连接孔设置,该连接端子设有抵接部,当该连接端子插入该连接孔时,该抵接部弹性地抵接该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弹片,该弹片一端连接在该固定部上,该固定部固定在该导线上,该弹片的中部相对该导线向外凸出形成该抵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弹片,所述三个弹片环绕该导线设置,每个弹片的另一端延伸到该导线以外,该固定部的外径大于该连接孔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由金属片制成圆环状,该电极紧贴该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弹片,该弹片的两端连接在该固定部上,该弹片绕该导线的端部折叠设置,该弹片的侧壁形成该抵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弹片,所述两个弹片交叉设置,该固定部的外径大于该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炎郭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立达信绿色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