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391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设于背板内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及设于背板内的分体式胶框,所述分体式胶框包括数个分离设置的角落件,其分别位于光学膜片组上,所述角落件远离光学膜片组设有支撑面以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通过采用分体式胶框的上表面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加大了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积,从而改进了支撑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了漏光现象的产生,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辉度,提升光学品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显 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CCFU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阴极萤光灯管)或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bar)设于液晶显示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GP,LightGuidePlate) 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在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现有的背光模组为了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及遮挡光线泄露均设有胶框,现有技术中也有把胶框设计成分体式胶框(如图I所示),该分体式胶框包括数个分离设置的角落件200,其对应安装一背板100的侧板102上,所述角落件200的横截面呈侧倒T形。分体式胶框(例如四角胶框)因角落件200间隙过大,对玻璃基板支撑不足,使得整个玻璃受支撑不均匀,从而产生局部应カ过大的情況,对整个液晶模组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另外,角落件的间隙过大还会产生严重的漏光现象,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光学品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通过采用分体式胶框的上表面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加大了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积,从而改进了支撑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了漏光现象的产生,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辉度,提升光学品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设于背板内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及设于背板内的分体式胶框,所述分体式胶框包括数个分离设置的角落件,其分别位于光学膜片组上,所述角落件远离光学膜片组设有支撑面以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的数个侧板,所述角落件分别设于背板的侧板上。所述角落件分别设于侧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角落件通过胶粘或螺钉锁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侧板上。该支撑面为角落件远离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所述每一角落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一端的第二连接件,该第一与第二连接件分别抵靠在相邻两侧板内側。该第一与第二连接件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角落件呈L形,数个角落件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角落件靠近光学膜片组设有固定部,光学膜片组对应该固定部设有配合部,通过固定部与配合部的配合将光学膜片组固定于导光板上。所述固定部为凸设于角落件靠近光学膜片组的下表面上的突起,而配合部为设于 光学膜片组上的配合孔。该突起位于第一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呈圆柱状,该配合孔为圆形通孔,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角落件的数量对应为四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通过采用分体式胶框的上表面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加大了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积,从而改进了支撑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了漏光现象的产生,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辉度,提升光学品级。为了能更进一歩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參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现有的用分体式胶框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3中角落件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參阅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设于背板2内的背光源(未图示)、设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4、设于导光板4上的光学膜片组6及设于背板2内的分体式胶框8,所述分体式胶框8包括数个分离设置的角落件82,其分别位于光学膜片组6上。所述背板2包括底板22及连接于底板22的数个侧板24,所述角落件82分别通过胶粘或螺钉锁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背板2的侧板24上。优选的,所述角落件82分别设于侧板24之间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角落件82的数量对应为四个。所述每一角落件82包括第一连接件84及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件84 —端的第二连接件86,该第一与第二连接件84、86分别抵靠在相邻两侧板24内側。所述角落件82远离光学膜片组6设有支撑面822以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未图示),该支撑面82为角落件82远离光学膜片组6的上表面。优选的,该第一与第二连接件84、86的横截面均呈矩形,相应的角落件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角落件82整体呈L形,且在本实施例中,该数个角落件82形状大小均一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胶框8未在朝向液晶显示面板方向上设置挡墙,进而避免了现有分体式胶框8由于在朝向液晶显示面板方向上设置挡墙而存在的间隙,进而减小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漏光及其支撑不均的风险。所述角落件82靠近光学膜片组6设有固定部824,光学膜片组6对应该固定部824设有配合部62,通过固定部824与配合部62的配合将光学膜片组6固定于导光板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824为凸设于角落件82靠近光学膜片组6的下表面826上的突起,而配合部62为设于光学膜片组6上的配合孔,该突起卡合于该配合孔内,进而将光学膜片组6固定。优选的,该突起位于第一与第二连接件84、86的连接处,呈圆柱状,该配合孔为圆形通孔。 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通过采用分体式胶框的上表面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加大了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面积,从而改进了支撑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了漏光现象的产生,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辉度,提升光学品级。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设于背板内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及设于背板内的分体式胶框,所述分体式胶框包括数个分离设置的角落件,其分别位于光学膜片组上,所述角落件远离光学膜片组设有支撑面以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的数个侧板,所述角落件分别设于背板的侧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件分别设于侧板之间的连接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件通过胶粘或螺钉锁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侧板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干,该支撑面为角落件远离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角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仪正陈仕祥俞刚周革革王甲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