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86154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及其纺纱方法。该复合纱是由上、下两层长丝夹持保护短纤须条的三轴系复合纺纱,所形成的长丝裹缠芯层短纤维须条的复合纱。该纺纱方法是在普通细纱机上先安装一上盖式展纱器、一下托式展纱器和一集束器;然后将两长丝束分别经上、下展纱辊后分展成两层长丝层,与经过集束器的短纤维须条成三轴系同步喂入前罗拉钳口,且两层长丝层分别以上盖和下托的方式夹持短纤维须条;当三者出前罗拉钳口时,在加捻的作用下,形成短纤维须条被两长丝层裹缠的复合纱。该方法适用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保护式、柔软光洁、高支复合纱的纺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该复合纱的纺纱方法及该纺纱方法的应用,属于环锭纺纱领域中以上盖和下托保护式的复合纺纱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的落棉、落毛等偏短、偏弱类纤维增加;回用纺织品所得纤维在长度和强度上同原纤维相比,都有一定差距;新的一些超短、脆弱纤维,如木棉、羽绒等,开始被关注和利用。而这些偏短、偏弱类的纤维纺出的纱线强力低,且毛羽多。这样就导致这一类偏短、偏弱的纤维不能被充分利用。 但长丝包覆短纤的复合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提高短纤维的利用率。单一种类的纤维和单一结构的纱线难以克服纤维自身的不足,由不同原料组成的复合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同纤维原料的优良特征,而且最大限度地弥补不同纤维的不足,且复合纱线的结构还能够赋予其更多的优良品质,复合纱可以兼有长丝和短纤纱两方面的优点。有关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的专利报道,如薛元的专利短纤维包覆长丝的包芯复合纱线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CN1372027A),通过在细纱机上加装长丝张力控制装置和导轮的简单改造纺制出包覆率较高的短纤维包覆长丝的包芯复合纱线,使复合包芯纱线具有短纤维纱线的外观风格、手感、蓬松性、饱满感、吸湿透气性,同时还有长丝的强伸性保型性等功效。但该专利是短纤维包覆长丝,其无法对短纤维提供有效保护。王强的专利一种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线(专利号CN101775679A)复合纱线中的长丝一般为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单丝或复丝,他们各自分散分布并与短纤维形成有机结合,复合纱线可以是短纤维包覆长丝的结构,也可以是内外兼有长丝而外表面由长丝包缠短纤维的结构,来增加纱线的强力、耐磨性、和抗弯刚度。该专利是多根长丝分散同短纤维复合,亦无法对短纤维提供有效保护。陈越的专利无捻复合纱线及其工艺技术(专利号CN1441097A)无捻复合纱线是由长丝和无捻短纤维经并融复合而成的纱线,其织物具有独特的单纤和单纱复合组织结构。该专利是长丝和无捻短纤维并融复合而成,短纤维同样得不到有效保护。施楣梧的专利一种并捻复合纱线(专利申请号01124171.3)由合成纤维长丝和短纤维合股加捻而成,复合纱线的合股加捻捻向与单纱的捻向一致,兼顾了长纱和短纤维纱性能的优点。该专利是长丝和短纤维合股加捻而成,短纤维也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长丝层包覆偏短、偏弱短纤维须条的复合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纱的纺纱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纺纱方法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芯层的短纤维须条,长丝裹缠短纤维须条,形成由位于上层及下层的长丝夹持保护位于芯层的短纤维须条的三轴系复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I、上盖长丝束经定位导纱钩后,从上分劈点进入上展纱辊,在上展纱辊的作用下,上盖长丝束逐渐展开平铺在前上罗拉上的上长丝束展开区上,而后进入前罗拉钳口形成上盖长丝层,此为第一轴;同时,下托长丝束经引入导纱钩后从下展纱辊的下分劈点进入下展纱辊,在下展纱辊的作用下,下托长丝束逐渐展开平铺在前下罗拉上的下长丝束展开区上,而后进入前罗拉钳口形成下托长丝层,此为第二轴;又由经皮圈罗拉牵伸拉细的短纤维须条通过集束器进入前罗拉钳口,此为第三轴,形成三轴系喂入;步骤2、当上盖长丝层、下托长丝层和短纤维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时,上盖长丝层从上盖住短纤维须条,下托长丝层在下托住短纤维须条,形成夹持保护的三明治结构的三层纤维,在加捻作用下,三层纤维发生转移,形成短纤维须条被两长丝层裹缠的上述的复合纱。优选地,所述短纤维须条是由纺织常用短纤维制成的粗纱条,经由环锭纺细纱机上的后罗拉喂入,再经皮圈罗拉的牵伸得到。优选地,所述集束器是将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集束圆整化,并定位喂入所述前罗拉钳口。优选地,作为生态可循环利用,所述上盖长丝束和/或下托长丝束应为与所述短纤维须条化学成分相同的长丝,例如为人造纤维长丝、合成纤维长丝或天然蚕丝等。优选地,所述定位导纱钩和所述引入导纱钩用于引导所述上盖长丝束和所述下托长丝束对中喂入上展纱辊和下展纱辊从而进行分劈,所述定位导纱钩和所述引入导纱钩均可做左右水平移动对中。优选地,所述上展纱辊和所述下展纱辊分别设于所述前上罗拉和所述前下罗拉的后侧,并分别与所述前上罗拉和所述前下罗拉接触,在所述上展纱辊和所述下展纱辊的表面刻有螺纹沟槽,当所述前上罗拉和所述前下罗拉驱动所述上展纱辊和所述下展纱辊喂纱时,上盖长丝束及所述下托长丝束沿着所述上展纱辊及所述下展纱辊表面的螺纹沟槽均匀展开,形成所述上盖长丝层及所述下托长丝层,所述上盖长丝层及所述下托长丝层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短纤维须条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纺纱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保护式、柔软光洁、高支复合纱的纺纱。本专利的原理和方法是设计一种装置使之对长丝束分离成为单根长丝层,即丝网,从而在长丝短纤复合纺纱对偏短或超短、偏弱或脆弱进行保护。张同华等人的专利一种长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线的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042054. 6)在环锭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管退绕下来的短纤维粗纱须条,经导纱喇叭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至少三根长丝从前罗拉后端平行喂入前钳口,在钳口处与粗纱须条汇合,制作出具有独特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表面结构的纱线,增强纱线的强力、耐磨性等,该专利技术专利在原理上与本专利技术相似,但在机构和方法上均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同时,有关长丝束分劈为单根长丝层的专利报道,如马强的专利连续纤维束分散装置(公开号CN1811025A)主要由空气分离器和梳理器组成,空气分离器中有中空筒体,其上端口有分丝腔,分丝腔底面为分布有若干通气孔的分丝板,梳理器中装有梳理槽,这种气体分离方式根本不适于短纤维须条的纺纱,因为会加大飞花和须条的紊乱。余明伟的专利将丝束分解为平行单丝的收/放卷设备及方法(公开号CN1884026A)由分筘器和张力控制装置组成,通过张力控制装置控制张力,通过分丝筘的分离作用将丝束分解成平行单丝,与本专利技术专利在机构、原理和方法上均不相同。Joseph Lee Lifke的专利束纤维分的离方法与装置(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READING FIBER BUNDLES)(专利号US6049956)由数个分散鼓组成,通过改变分散鼓两端圆片的角度来使纤维束分散开,同本专利技术一样也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纤维束分散,但同本专利技术在机构和方法上均不同,且该方法设备机械部件多、机械协同性要求高。上述各相关方法,其一,都是以可纺性优秀的纤维为对象、改变成纱风格和花式或高支化为目的的纺纱,与本专利技术的针对可纺性差或根本无法纺纤维的纺纱截然不同;其二,与本专利技术的上盖下托式分劈展纱复合成纱原理、机构和方法均不同,而该保护式复合纺纱,更适于偏短偏弱纤维的高支化、甚至超高支化纺纱。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①仅在普通细纱机上增加两展纱器,就解决了偏 短偏弱、可纺性差、或不可纺纤维的高制成率、低毛羽量的光洁复合纱的纺纱问题,方法简捷、机构实用、安装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芯层的短纤维须条,长丝裹缠短纤维须条,形成由位于上层及下层的长丝夹持保护位于芯层的短纤维须条的三轴系复合结构。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盖下托式三轴系复合纱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为 步骤I、上盖长丝束(15)经定位导纱钩(11)后,从上分劈点(12)进入上展纱辊(16),在上展纱辊(16)的作用下,上盖长丝束(15)逐渐展开平铺在前上罗拉(5)上的上长丝束展开区(13)上,而后进入前罗拉钳口(7)形成上盖长丝层(14),此为第一轴;同时,下托长丝束(25)经引入导纱钩(21)后从下展纱辊(26)的下分劈点(22)进入下展纱辊(26),在下展纱辊(26)的作用下,下托长丝束(25)逐渐展开平铺在前下罗拉(6)上的下长丝束展开区(13)上,而后进入前罗拉钳口(7)形成下托长丝层(24),此为第二轴;又由经皮圈罗拉牵伸拉细的短纤维须条(3)通过集束器(4)进入前罗拉钳口(7),此为第三轴,形成三轴系喂入; 步骤2、当上盖长丝层(14)、下托长丝层(24)和短纤维须条(3)从前罗拉钳口(7)输出时,上盖长丝层(14)从上盖住短纤维须条(3),下托长丝层(24)在下托住短纤维须条(3),形成夹持保护的三明治结构的三层纤维,在加捻作用下,三层纤维发生转移,形成短纤维须条(3)被两长丝层裹缠的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纱(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须条(3)是由纺织常用短纤维制成的粗纱条,经由环锭纺细纱机上的后罗拉喂入,再经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邓成亮王东杜赵群于昊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