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40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弹性联轴器,包括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盘,两齿盘的相对面上均匀分布有相互啮合的直齿,互相啮合的相邻两直齿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周向间隙的取值范围是0.1mm-2mm,相邻两直齿的啮合面上均轴向设置有弧形槽,相邻两弧形槽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体,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递较小转矩时,通过弹性体传递转矩,当传递的转矩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弹性体的变形量超过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互相齿和的两个直齿之间的径向间隙,此时联轴器的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直接通过直齿传递转矩,从而保护了弹性体,传递较大转矩时实现了弹性至刚性的过渡,提高了联轴器及弹性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联轴器
,特指ー种弹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机械エ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4(2003年3月第2版)第41-128页公开了ー种梅花型弾性联轴器,它包括主联轴套、从联轴套和设置在主、从联轴套之间的弾性体,主联轴套与从联轴套通过弾性体传递转矩,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一端均设有齿盘,齿盘圆周内侧都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凸起的齿,齿的两侧面设置有和弾性体配合的曲面,在主联轴套另一端中间设有主轴孔,在从联轴套的另一端中间设有从轴孔,弾性体是梅花形弾性体,其内侧设有轴孔,该梅花型弾性联轴器完全通过弾性体传递转矩,其特点是结构简単、零件数量少、易于制造,主要零件可用模铸成型、外形尺寸小、工作可靠、不需要维护,但安 装时需要沿轴向移动两半的联轴器,不适应用于大型设备的联轴器,弾性体工作的时候受压缩,其弾性和补偿性都不太高,主要用于对减震、缓冲和补偿性能要求不高的中小功率传动轴系,存在使用寿命低、传动可靠性不高等缺点,且当主联轴套传递的转矩过大时,弾性体的变形量极容易超过范围,导致弾性体直接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使用寿命长、传动可靠,且当主联轴套传递的转矩超过一定的范围时,能自动实现从弹性到刚性的传递转矩的弹性联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弹性联轴器,包括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盘,两齿盘的相对面上均匀分布有相互啮合的直齿,互相啮合的相邻两直齿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周向间隙的取值范围是O.相邻两直齿的啮合面上均轴向设置有弧形槽,相邻两弧形槽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弾性体,周向间隙L的值即为弾性体5工作时的最大变形量。上述的主联轴套和/或从联轴套的啮合面上的弧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孔;所述的弹性体的一端延伸有插入所述孔内的顶销。上述的周向间隙的取值范围是O.周向间隙的取值由弾性体的材质決定。上述的弧形槽的内壁与弾性体的外壁贴合。上述的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中心孔上均轴向设置有键槽。上述的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键槽的外侧设置有定位螺丝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I、本技术传递较小转矩时,通过弾性体传递转矩,当传递的转矩増大至一定程度时,弾性体的变形量超过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装配时的互相齿和的两个直齿之间的周向间隙,此时联轴器的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直接通过直齿传递转矩,从而保护了弾性体,且传递较大转矩时实现了弾性至刚性的过渡,提高了联轴器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弾性体几乎不会损坏,传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的传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弾性体装载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 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參见图1-4 ;ー种弹性联轴器,包括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盘3 (主从联轴套除内孔外完全相同),两齿盘3的相对面上均匀分布有相互哨合的直齿4,互相哨合的相邻两直齿4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L,周向间隙L的取值范围是O. lmm-2mm,相邻两直齿4的啮合面41上均轴向设置有弧形槽42,相邻两弧形槽42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弾性体5,周向间隙L的值即为弾性体5的最大变形量。上述的主联轴套I和/或从联轴套2的啮合面41上的弧形槽42的底部设置有孔7;所述的弾性体5的一端延伸有插入所述孔7内的顶销51。上述的周向间隙L的值由弾性体的材质決定,弾性体的材料为MC尼龙时,周向间隙L可在O.范围内任意取值,弾性体的材料为聚胺脂橡胶时,周向间隙L可在O. lmm-2mm的范围内任意取值。上述的弧形槽42的内壁与弾性体5的外壁贴合。上述的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的中心孔上均轴向设置有键槽10。上述的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的键槽10的外侧设置有定位螺丝孔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 (除内孔外形状完全相同,一正一反刚好组成ー对)啮和装配,互相齿和的两个直齿4的啮合面41上的弧形槽42将弹性体5夹紧的同时啮合面41之间存在周向间隙L,输入转矩较小时,通过弾性体5传递转矩,当传递的转矩超过一定程度吋,弾性体5的变形量増大至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互相啮和的两个直齿4之间的周向间隙L,此时联轴器的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直接通过直齿4传递转矩,从而保护了弾性体5,且传递较大转矩时实现了弹性至刚性的过渡,提高了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主联轴套I和从联轴套6采用铝合金制成。弾性体5采用MC尼龙6(主要成分)、聚酯型聚氨酯橡胶和/或丁腈橡胶等材料制成,周向间隙L的值为O. 5mm。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弹性联轴器,包括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主联轴套和从联轴套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盘,两齿盘的相对面上均匀分布有相互啮合的直齿,其特征在于互相啮合的相邻两直齿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周向间隙的取值范围是O.相邻两直齿的啮合面上均轴向设置有弧形槽,相邻两弧形槽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弾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联轴套和/或从联轴套的啮合面上的弧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孔;所述的弾性体的一端延伸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