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3211 阅读:5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端部相互重叠,在所述相互重叠处,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间设有胶体流动通道,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两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二排水槽底面设有连通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注胶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胶量和密封区域由零件结构本身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密封效果的稳定性,增加了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天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天窗排水槽结构设计中,需要使流水按照规定的区域流动,其在流动过程中往往会经过两个以上的部件,这就使得部件之间要有足够可靠的密封效果。密封时,通常会在第一个部件上涂上密封胶,然后与另一个部件粘合。此举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涂胶量不均匀,涂胶不连续等问题出现,从而造成漏水等功能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端部相互重叠,在所述相互重叠处,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间设有胶体流动通道,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两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二排水槽底面设有连通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注胶口。优选地,在所述相互重叠处,沿第一排水槽内周壁设有构成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凹槽。优选地,在所述相互重叠处,沿第二排水槽外周壁设有构成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为塑料件或金属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胶量和密封区域由零件结构本身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密封效果的稳定性,增加了密封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槽I与第二排水槽2,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端部相互重叠,在其相互重叠处,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间设有胶体流动通道4,胶体流动通道4的两端与外界相通,第二排水槽2的底面设有连通胶体流动通道4的注胶口 3。本实施例在第一排水槽I与第二排水槽2相互重叠处,沿第一排水槽内周壁设有构成胶体流动通道4的凹槽。本技术的胶体流动通道也可以由设置在第二排水槽外周壁上的凹槽构成。密封胶从注胶口 3注入胶体流动通道4,当在胶体流动通道4两端端口观察到胶液时,即表示注胶过程完成(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矩形或不规则截面,所用材料可以为塑料或金属,但不仅限于该些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刚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只要符合排水槽的结构设计即可。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技术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排水槽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槽(I)与第二排水槽(2),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端部相互重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互重叠处,第一排水槽(I)与第二排水槽(2)间设有胶体流动通道(4),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两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底面设有连通所述胶体流动通道的注胶口(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窗排水槽密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危明军陈益畅廖斐
申请(专利权)人:恩坦华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恩坦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