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种自动培养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204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的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物菌种培养及投加的简易装置。本装置的结构为,在透明培养罐中装有搅拌器,培养罐与储菌罐由管道相连接,在管道上安装有水泵,储菌罐出口装有流量控制器,搅拌器、水泵和流量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信号控制线与电子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可灵活移动,能使微生物菌种保持最大的生物活性,发挥最好的效果及降低投加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中途的运输成本,适用于任意水体中微生物菌种投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的设备,具体是ー种用于生物菌种培养及投加的简易装置。背景资料利用微生物治理水环境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环保的广泛认同。传统的菌种投加一般是菌种生产地与菌种的使用地不在同一地区,不仅造成了因区域条件不同,影响微生物菌种应有的效果,同时运输过程中的时间及条件也会影响菌种的活性,而且运输费用也是较大的经费支出。为了使微生物菌种保持最大的生物活性,发挥最好的效果及降低投加成本,需要这样ー种可以在微生物菌种使用区域现场培养、现场投加的简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生物菌种自动培养投加装置,其构造简单,可灵活移动,能使微生物菌种保持最大的生物活性,发挥最好的效果及降低投加成本,适用于任意水体中微生物菌种投加。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透明培养罐中装有搅拌器,培养罐与储菌罐由管道相连接,在管道上安装有水泵,储菌罐出口装有流量控制器,搅拌器、水泵和流量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信号控制线与电子控制器连接。在培养罐的两侧各有ー个光源,在光源外侧安装有正对培养罐的反光膜。所述的光源采用60W的白炽灯,电子控制器中设置有光敏开关和定时器,光敏开关与连接控制白炽灯,定时器连接控制搅拌器和小型水泵。本技术具有的显著的有益效果是①本技术利用太阳光为主要光照条件,在此条件不足是用白炽灯加以补充,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运行成本,管理方便,易于推广;②本技术的主体由培养罐及储菌投加罐组成,这就满足了培养与投加同时进行;③本装置的构造简单,可灵活移动,适用于任意水体中微生物菌种投加需要,井能保持微生物菌种保持最大的生物活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信号控制线I、反光膜2、培养罐3、光源4、管道5、储菌罐6、流量控制器7、水泵8、搅拌器9、电子控制器1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在透明培养罐3中装有搅拌器9,培养罐3与储菌罐6由管道5相连接,在管道5上安装有水泵8,储菌罐6的出口装有流量控制器7,搅拌器9、水泵8和流量控制器7的控制端通过信号控制线I与电子控制器10连接,由电子控制器10自动控制它们的运行状态。使用时,在培养罐3中加入配置好的培养基溶液及所需要的菌种母液,白天将反光膜4收起,利用太阳光就足以培养微生物菌种;当太阳光不足或是夜晚时,通过电子控制器10可使反光膜4及人工光源4 (60W白炽灯)打开,满足菌种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培养罐3中的搅拌器9设定为每12小时运转一次,毎次5分钟,对培养液进行搅动。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通过安装在管道5上的小型水泵8泵入到储菌罐6中,再由流量控制器7控制投加到水体中的投加速度,菌种在培养罐3中的整个培养过程为6 7天。在操作本装置时的技术要求是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投加持续的时间等于培养微生物菌种成熟的时间(T投加=T培养);培养罐里成熟的菌种体积只有4/5进入投加罐,剩 下的1/5体积为下次培养的接种菌种(即4/5V培养=V投加,1/5V培养作为下次培养的菌种母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生物菌种自动培养投加装置,其特征是在透明培养罐中装有搅拌器,培养罐与储菌罐由管道相连接,在管道上安装有水泵,储菌罐出口装有流量控制器,搅拌器、水泵和流量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信号控制线与电子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菌种自动培养投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全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光宝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