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包括:吊钩、动力机构、吊臂、第一支撑杆、限位器、第一固定装置、第二支撑杆和横杆,其中:第二支撑杆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垂直固定在闸刀支架上;横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闸刀等径杆上,并且横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插入在第二支撑杆内,且通过限位器与第二支撑杆相固定;吊臂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动力机构固定在吊臂的另一端的端部,且在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吊钩。该装置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且高度调整简易方便,同时又能使闸刀瓷瓶吊装操作安全、作业可靠、工作效率高的起吊装置。解决了改造现场起重机因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无法吊装的难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闸刀由于运行时限渐长,锈蚀严重、缺陷增多,这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所以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用户供电,通常采用部分间隔停电改造,其他间隔带电运行的方式。在这样的运行方式下,常常会遇到需要改造的闸刀距离带电设备距离太近的情况,不能满足现场起重机吊装时所需要的足够的安全距离,导致吊装困难,甚至无法吊装,并且只有在全部停电才可以进行改造,这极大地影响了改造工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可在有限空间内快速安装使用,并且方便移动,并且在对闸刀瓷瓶进行吊装时操作安全、作业可靠、工作效率高,解决了改造现场起重机因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无法吊装的难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安装在位于闸刀等径杆顶端的闸刀支架上,包括吊钩、动力机构、吊臂、第一支撑杆、限位器、第一固定装置、第二支撑杆和横杆,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中空结构的管,其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垂直固定在所述闸刀支架上,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器;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闸刀等径杆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相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其下端插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并且所述限位器插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固定孔中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固定;所述吊臂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并且所述吊臂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垂直;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吊臂的另一端的端部,并且在所述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可垂直起吊的吊钩。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置位置相对的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闸刀支架的上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闸刀支架的下侧,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闸刀支架相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在同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的弧形凹槽的位置上下对应;在每个弧形凹槽上设置有弧形松紧圈,并且所述弧形锁紧圈与所述弧形凹槽围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形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件,所述限位器包括活动齿和弹黃,其中所述活动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安装件上;所述固定齿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卡柱,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并且所述弹簧将所述固定齿的另一端顶起,使得所述固定齿上的卡柱插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内。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减速机和卷扬机,其中所述电机减速机和卷扬机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用于对所述电机进行减速,卷扬机通过缆绳与所述吊钩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吊钩升降。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进一步包括吊钩位置控制器,所述吊钩位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并且电机受吊钩位置控制器的控制可对吊钩的起吊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两端与所述闸刀等径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均通过锁紧件相固定;所述锁紧件由两组分别扣合的半圆弧圈组成,并且两组半圆弧圈中相邻的两个半圆弧圈可转动连接。优选地,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拔杆器,所述拔杆器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用于夹住所述第一支撑杆,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插入到第二支撑杆中的长度。优选地,所述拔杆器包括套管、至少两个压齿和把手,其中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且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径;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压齿位于所述套管内壁上,并且其上设置有锯齿状齿牙;所述压齿与所述套管活动连接,并且当将所述套管向上运动时,所述压齿的锯齿状齿牙向内挤压。优选地,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柱;所述压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锯齿状齿牙,所述压齿的宽度从一端到另一端为逐渐增加,在所述压齿上设置有与所述压齿另一侧面相平行的长槽;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压齿上的长槽将所述压齿竖直安装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压齿在所述套管沿径向布置,并且所述锯齿状齿牙位于内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接触;安装后至少两个压齿上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的内径,至少两个压齿上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的内径。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且高度调整简易方便,同时又能使闸刀瓷瓶吊装操作安全、作业可靠、工作效率高的起吊装置。解决了改造现场起重机因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无法吊装的难题。该装置操作简单,由两人即可完成安装施工,同时其载重可以达到200Kg,满足现场吊装瓷瓶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拔杆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拔杆器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拔杆器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I为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图中12为闸刀等径杆,11为闸刀支架,闸刀支架11固定在闸刀等径杆12的顶端,该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包括吊钩I、动力机构2、吊臂3、第一支撑杆5、限位器7、第一固定装置8、第二支撑杆9和横杆10。第二支撑杆9为中空结构的管,第二支撑杆9上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8固定在闸刀支架11上,下端与横杆10相固定,并且横杠1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闸刀等径杆12相固定。第二支撑杆9作为该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的主要支撑部件,与闸刀支架11相固定,吊钩I、动力机构2、吊臂3和第一支撑杆5均固定在第二支撑杆9上。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装置8由第一固定板81和第二固定板82组成,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固定板81或第二固定板82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83,并且第一固定板81上的螺栓孔83与第二固定板82上的螺栓孔83的位置相对应。在第一固定板81或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刀瓷瓶单钩起吊装置,安装在位于闸刀等径杆顶端的闸刀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动力机构、吊臂、第一支撑杆、限位器、第一固定装置、第二支撑杆和横杆,其中 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中空结构的管,其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垂直固定在所述闸刀支架上,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器; 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闸刀等径杆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相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其下端插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并且所述限位器插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固定孔中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固定; 所述吊臂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并且所述吊臂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垂直;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吊臂的另一端的端部,并且在所述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可垂直起吊的吊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置位置相对的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闸刀支架的上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闸刀支架的下侧,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闸刀支架相固定; 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并且在同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的弧形凹槽的位置上下对应; 在每个弧形凹槽上设置有弧形松紧圈,并且所述弧形锁紧圈与所述弧形凹槽围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形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件,所述限位器包括活动齿和弹簧,其中 所述活动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安装件上; 所述固定齿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卡柱,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并且所述弹簧将所述固定齿的另一端顶起,使得所述固定齿上的卡柱插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林宁,季凌武,陆旭东,陈植,董孜孜,李勇,易永利,单海鸥,钱冰清,周海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电力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