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705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釜盖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上连接碱水输送管,所述碱水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液口上连接乙醇输送管,所述乙醇输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连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控制,在分层除去二氯甲烷后,再加入乙醇。可使二氯甲烷在与水分层时,被完全除去,从而不带入下步工序,并且不会使成品溶媒残留超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头孢地尼原料药脱保护反应使用的溶媒为二氯甲烷,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水将物料从二氯甲烷中提取到水中。由于水与二氯甲烷不互溶,所以二氯甲烷可通过分层的方法 弃去。但在此期间还有另一种溶媒乙醇,在分层前会混入反应体系。由于乙醇与二氯甲烷和水均互溶,所以少量的二氯甲烷会混入水中,最终影响成品的溶媒残留(二氯甲烷残留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釜盖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上连接碱水输送管,所述碱水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液口上连接乙醇输送管,所述乙醇输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连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控制,在分层除去二氯甲烷后,再加入乙醇。可使二氯甲烷在与水分层时,被完全除去,从而不带入下步工序,并且不会使成品溶媒残留超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为反应签,2为碱水输送管,3为乙醇输送管,4为出料管,5为第一阀门,6为第二阀门,7为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I的釜盖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的反应釜I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第一进液口上连接碱水输送管2,所述的碱水输送管2上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的第二进液口上连接乙醇输送管3,所述的乙醇输送管3上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的出料口连接出料管4,所述的出料管4上设有第三阀门7。反应釜I中装有溶有头孢地尼原料药的二氯乙烷,此时第三阀门7和第二阀门6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一阀门5,将碱水通过碱水输送管2加入到反应釜I中,进行分层,完成分层后,打开第三阀门7,将二氯甲烷层从出料管4排出,完全排出后,关闭第三阀门7,打开第二阀门6,将乙醇通过乙醇输送管3加入到反应釜I中。采用本技术装置,可使二氯甲烷在与水分层时,被完全除去,从而不带入下步工序,并且不会使成品溶媒残留超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头孢地尼成品溶媒残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釜盖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高浩贤陈亚光何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