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206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所述变焦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对于变焦不移动的正的第一透镜单元;包含对于变焦移动的至少两个透镜单元的变焦透镜单元;光阑;和对于变焦不移动的正的成像透镜单元,其中: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起依次包含正的第一子透镜单元、负的第二子透镜单元和正的第三子透镜单元;第三子透镜单元包含可动的正的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第二子透镜单元和子第三子透镜单元被驱动向物侧以聚焦到近物体;并且,第二子透镜单元的焦距f12、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的焦距f13f、第二子透镜单元的聚焦中的驱动量δx12、以及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的聚焦中的驱动量δx13f满足-2.5<f12/f13f<-0.4和0.05<δx13f/δx12<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电视摄像机(television camera)、电影摄影机(motion-picturecamera)、摄像机(video camera)、摄影照相机(photography camera)、以及数字照相机的变焦透镜,更特别地,涉及具有高的倍率、小的尺寸和轻的重量、以及很少的由于焦点调整导致的像差偏离的变焦透镜,并且涉及包括所述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地,关于其中通过相对于倍率改变透镜单元被设置为更接近物侧的透镜单元执行焦点调整的变焦透镜,提出了其中多个透镜单元针对聚焦而移动的各种类型的所谓的浮动焦点系统。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7-151966公开了这样的变焦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单元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子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子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子透镜单元,并且,当从无限远处的物体向近距离处的物体执行焦点调整时,第二子透镜单元和第三子透镜单元均向物侧移动。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9-258102公开了这样的变焦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单元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子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子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子透镜单元,并且,当从无限远处的物体向近距离处的物体执行焦点调整时,第二子透镜单元向像侧移动并且第三子透镜单元向物侧移动。 为了确保移动性(mobility)并且提高摄影的灵活性(flexibility),希望用于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影机等的变焦透镜实现更高的倍率以及小的尺寸和轻的重量。另外,需要变焦透镜在具有很少的由于焦点调整导致的像差偏离的同时具有高的性能。此外,希望用于电影拍片(filming)或商业拍片的透镜抑制由于焦点调整导致的被照体的尺寸变化(以下,称为呼吸(breathing))。难以通过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7-151966中描述的焦点调整方法抑制所述呼吸。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9-258102中描述的焦点调整方法适于广角变焦透镜,但难以既实现小的尺寸和轻的重量又实现高的倍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很少的由于焦点调整导致的像差偏离和呼吸较小的焦点调整方法的变焦透镜,并且提供包括所述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该变焦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对于改变倍率不移动的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包含对于改变倍率移动的至少两个透镜单元的倍率改变透镜单元;孔径光阑;以及对于改变倍率不移动的具有正折光力的成像透镜单元,其中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起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子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子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子透镜单元;第三子透镜单元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可动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第二子透镜单元和子第三子透镜单元分别被驱动向物侧以便执行向近距离处的物体的焦点调整;并且,满足下式-2. 5 < fl2/fl3f <-0. 4 ;和0. 05 < 8 xl3f/ 8 xl2 < 5. 0,这里,H2表示第二子透镜单元的焦距,fl3f表示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的焦距,6 xl2表示第二子透镜单元的焦点调整中的驱动量,S xl3f表示子第三子透镜单元的焦点调整中的驱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具有很少的由于焦点调整导致的像差偏离和呼吸较小的焦点调整方法的变焦透镜,并且可提供包括所述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示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光路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光路图。图4A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4A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4A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近范围(I. 5m)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4B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4B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4B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当在近范围(I. 5m)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5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6A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6A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6A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近范围(I. Sm)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6B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6B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6B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当在近范围(I. Sm)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7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8A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8A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SA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近范围(I. Sm)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8B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SB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SB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当在近范围(I. Sm)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9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IOA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以12. Om的物距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IOA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IOA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近范围(3. 5m)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IOB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以12. Om的物距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IOB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IOB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当在近范围(3. 5m)处聚焦时的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图Il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Il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在近范围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透镜断面图。图12A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12A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12A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在近范围(I. Sm)处聚焦时的广角端处的像差图。图12B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当以7. Om的物距聚焦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8 JP 2011-0695651.一种变焦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 对于改变倍率不移动的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 包含对于改变倍率移动的至少两个透镜单元的倍率改变透镜单元; 孔径光阑;和 对于改变倍率不移动的具有正折光力的成像透镜单元,其中 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起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子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子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子透镜单元; 第三子透镜单元包含具有正折光力的可动子第三子透镜单元; 第二子透镜单元和子第三子透镜单元分别被驱动向物侧以执行向近距离处的物体的焦点调整;以及, 满足下式-2. 5 < fl2/fl3f < -0. 4 ;和.0. 05 < 8 xl3f/ 8 xl2 < 5. 0, 这里,fl2表示第二子透镜单元的焦距,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园毅臼井文昭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