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017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提供一种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第二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以及后部单元,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其中,在变焦期间,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改变。后部单元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对焦单元,该对焦单元被配置为在聚焦期间移动。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在远摄端具有负折光力。在远摄端的变焦透镜的焦距(ft)和布置在对焦单元的物侧的光学系统的组合焦距(fpt)各自被恰当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透镜以及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其适用于诸如摄像机、数字静态照相机、胶片照相机、广播照相机或监控照相机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拾取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用于图像拾取装置,需要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在整个物距上具有大开口率、高变焦比和高光学特性的变焦透镜。在相关领域中,作为变焦透镜的聚焦方法,已知所谓的前透镜对焦系统以及所谓的内对焦系统(后对焦系统),在所述前透镜对焦系统中,布置得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单元被移动,在所述内对焦系统中,布置在第一透镜单元的像侧的透镜被移动。一般而言,使用内对焦系统的变焦透镜的第一透镜单元的光束有效直径比使用前透镜对焦系统的变焦透镜的第一透镜单元的光束有效直径小,因此容易小型化整个透镜系统。此外,尺寸和重量相对小的透镜单元被移动以执行对焦,因此容易实现聚焦速度的提升。在相关领域中,已知使用内对焦系统的变焦透镜。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292338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78788的每个中,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负、正、正、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到第五透镜单元,其中每个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移动,并且第四透镜单元在聚焦期间移动。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255228中,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负、正、负和正折光力的第r>一透镜单元到第五透镜单元,其中每个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移动,并且第五透镜单元在聚焦期间移动。为了在使用内对焦系统的变焦透镜中实现聚焦速度的提升,恰当地设置形成变焦透镜的每个透镜单元的折光力和对焦单元的折光力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以及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的后部单元。在该变焦透镜中,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在变焦期间改变。后部单元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对焦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聚焦期间移动。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在远摄端具有负折光力。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0<|fpt/ft|,其中ft表示在变焦透镜在远摄端的焦距,fpt表示布置在对焦单元的物侧的光学系统的组合焦距。参考附图,从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征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当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2A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B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3A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0.1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3B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0.5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4是当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5A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5B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6A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0.1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6B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0.5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7是当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8A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8B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无限远物体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9A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对0.1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9B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对0.50m的物距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0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的照相机(图像拾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以及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的后部单元。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在变焦期间改变。后部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在聚焦期间移动的对焦单元。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整个光学系统LBB在远摄端具有负折光力。图1是当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短焦距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2A和图2B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长焦距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3A和图3B是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近距离(0.1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1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在近距离(0.5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4是当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5A和图5B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6A和图6B是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近距离(0.1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2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在近距离(0.5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7是当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在无限远处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9A和图9B是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在近距离(0.1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和当在示例3的变焦透镜的远摄端在近距离(0.5m)进行聚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0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的照相机(图像拾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每个示例的变焦透镜是图像拾取光学系统,该图像拾取光学系统将被用在诸如摄像机、数字照相机和卤化银胶片照相机的图像拾取装置中。在透镜剖视图中,左侧是物侧(前侧),右侧是像侧(后侧)。在透镜剖视图中,从物侧起的透镜单元的序号被记作i,并且第i个透镜单元被记作Li。后部单元LB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后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5388600.html" title="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第二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以及后部单元,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其中,在变焦期间,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改变,其中,后部单元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对焦单元和在远摄端具有负折光力的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该对焦单元被配置为在聚焦期间移动,以及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2.0<|fpt/ft|,其中ft表示变焦透镜在远摄端的焦距,fpt表示布置在对焦单元的物侧的光学系统的组合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8 JP 2014-173918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
第二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以及
后部单元,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正折光力,
其中,在变焦期间,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改变,
其中,后部单元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对焦单元和在远摄端具有负
折光力的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该对焦单元被配置为在
聚焦期间移动,以及
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2.0<|fpt/ft|,
其中ft表示变焦透镜在远摄端的焦距,fpt表示布置在对焦单元
的物侧的光学系统的组合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0.4<ff/ft<1.0,
其中ff表示对焦单元的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0.5<|frt/ft|<10.0,
其中frt表示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在远摄端的组合
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0.2<βft<0.2,
其中βft表示对焦单元在远摄端的横向倍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1.0<βrt<1.3,
其中βrt表示布置在对焦单元的像侧的光学系统的在远摄端的
组合横向倍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0.05<dft/dt<0.20,
其中dft表示在远摄端对焦单元和在物侧与对焦单元相邻地布置
的透镜之间的间隔,dt表示在远摄端的透镜总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对焦单元由单个透镜单
元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0.0<(r1+r2)/(r1-r2)<0.5,
其中r1表示最靠近对焦单元的物侧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2
表示最靠近对焦单元的像侧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畠田隆弘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