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3799 阅读:4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将尿素与化合物在熔解槽内形成低熔点混合物,并在104℃~114℃温度下熔融完全,熔融尿液与生产复合肥所使用的氮肥、磷肥、钾肥、填充料、微量元素按产品需求比例加入混合器中,在90℃~110℃温度条件下快速预混合后,经料浆乳化机高速混合形成乳化料浆,再经高塔低温造粒、冷却、筛分等工序生产缩二脲含量的颗粒复合肥料,该方法生产的复合肥料,缩二脲含量低于0.6%,品质安全,不产生肥害。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尿基高塔熔体造粒工艺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一种新型、环保、低能耗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尿基高塔熔体造粒以尿素熔融为液相,与其它粉状物料形成混合形成流动性好的固溶混合体系进入高塔造粒机喷洒成粒,形成高塔复合肥。由于尿素自身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在其生产熔融、混合过程中易缩聚形成有害物质缩二脲,加上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GB15063-2009)均未对缩二脲指标有明确要求,缩二脲指标不是必检项目,因此对缩二脲指标的控制关注甚少,尤其是以高塔熔体造粒工艺生产的复合肥料,其缩二脲含量均高于I. 0%,经常出现因缩二脲超标危害农作物的报道。在现有的高塔熔体造粒生产复合肥工艺技术中,绝大部分均采用成品尿素二次熔融后作为熔体造粒的液相混合其它粉料,由于农用尿素本身的缩二脲高(I. 0% I. 5% )且熔融需达到一定温度(125°C 132. 7°C)与时间,所以设法降低造粒温度、减少停留时间、降低尿素用量成为控制缩二脲产生的主要手段。目前普遍采用的氯化钾与尿素形成二维低熔点体系,其熔点可降至125°C左右,但降温幅度有限;要实现固液相的完全均匀混合,必须保证液相量(尿素用量)不能少于35% (质量),过低的液相量或造粒温度均不利于熔融尿液与粉料的充分混合均匀,造成未充分混合的颗粒堵塞造粒喷头而影响正常连续生产。还有一部分厂家,直接利用尿素厂的熔融尿液来生产复合肥料,表面上看似减少尿素的二次熔融,减少缩二脲的产生,但因尿素厂过来的尿液为纯尿素熔液,温度均在尿素的熔点(132. 7°C )之上,且长距离的管道输送以及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加温加压保温都在为缩二脲产生创造条件,用此法生产的复合肥料缩二脲含量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生产含有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三种主营养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低缩二脲、高效、安全的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尿素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熔融槽,并加入水、氯化盐类化合物和铵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形成低共熔体系,物料在io(Ti2(rc形成熔融尿液;b)将熔融尿液溢流至混合器,并加入替代性氮肥、磷肥、钾肥、填充料、微量元素,使其在混合器中预混合;c)将预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流入料浆乳化机乳化,得到乳化料浆;d)将乳化料衆通入闻塔造粒机嗔衆造粒;e)将步骤d所得的复合肥颗粒收集、冷却、筛分得到复合肥料。优选的,所述输送设备包括斗提机输送或管道气力输送。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的氯化盐类化合物包括氯化钾、氯化铵和氯化钠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铵盐类化合物包括磷酸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以上;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料包括粘土、凹凸棒土、沸石粉、白云石粉和碳酸钙粉中的一种以上;步骤b中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硫化合物、钙化合物、锰化合物、镁化合物、钥化合物、锌化合物、铁化合物、铜化合物和硼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的,所述替代性氮肥包括硫酸铵、氯化铵 、硝酸铵和尿素粉中的一种以上;其中,所述的尿素粉不同于尿素的粉末或粉状的尿素,此物质难溶于水、白色粉末状,含氮40% (质量)以上,但目前仍没有一个标准名称,市场上流通都以尿素粉称之。所述磷肥包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钙镁磷肥、碳酸氢钙、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钙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钾肥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的,熔融槽中加入的水、氯化盐类化合物或铵盐类化合物的量占熔融槽中物料质量比例的O. 59Γ15% ;物料与尿素在温度10(Tl2(rC、搅拌条件下熔融。搅拌条件是指使用普通的高塔熔体造粒熔融槽所使用的浆叶式搅拌。优选的,混合器中预混合的温度为9(T110°C ;进入料浆乳化机的料浆温度为90^1 IO0C ;进入造粒机的料浆温度为9(TllO°C。其中,所述熔融槽和混合器中物料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0min。优选的,使用替代性氮肥质量比例为0 40%,尿素的质量比例为25 50%。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生产的复合肥料中缩二脲质量百分含量低于O. 6%。优选的,冷却工序设备为转筒冷却器、振动流化床冷却器和沸腾床冷却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筛分工序设备为振动筛、沸腾床冷却器和直线筛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a、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使原料构建成复合肥多维低共熔点体系,在100°C 120°C即可熔融尿素等原料,从源头上实现整过生产过程在低温(100°c 120°C )下进行,大大降低生产能耗,同时减少缩二脲的产生;b、生产工艺中增加了料浆乳化机,解决了高塔固体比例大、固液比例失衡难于成粒的工艺技术难题,可实现尿素质量比例低至25%或替代性氮肥用量高达35% (质量)时的固液混合物快速均匀混合完全,形成流动性料浆,同时不需要高温即可使熔融尿液与粉料的充分混合均匀,从而减少了缩二脲的产生;C、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构建低共熔点体系的物料均为易于获取的廉价原料,生产使用过程不仅不增加任何成本,而且还能节约生产成本;d、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复合肥料配比更为广泛,适应性更强,可满足不同氮养分、缩二脲质量含量低于O. 6%的颗粒复合肥料生产工艺需求;e、本专利技术从物化性质上组合,实现低温生产,降低能耗,属清洁生产工艺;f、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控制缩二脲过程产生量在O. 15% (质量)以内,所生产的复合肥料中缩二脲质量百分含量低于O. 6%。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原理是,将尿素与某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构建低共熔点体系,使其能在低温下快速熔融、混合、造粒,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产生缩二脲的首要条件;同时通过料浆乳化机解决固液比例失调、低温条件下混合不均匀影响造粒的技术难题,实现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有效控制。下列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I : a)将35kg尿素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熔融槽,并加入3kg氯化钾、Ikg硝酸铵,形成低共熔体系,物料在114°C形成熔融尿液;熔融槽中设有自动溢流装置,连续生产进料,当液位超过一定液位后熔融尿液即开始自动溢流至混合器;b)将熔融尿液溢流至混合器,并加入氯化铵2kg、硫酸钾12kg、白云石粉30kg、磷酸一铵16kg,微量元素(硫酸锌、硫酸锰混合物)1kg,使其在混合器中、在102°C下预混合;混合器中设有自动溢流装置,连续生产,当液位超过一定液位后料浆即开始自动溢流至乳化机;c)将预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流入恒温料浆乳化机乳化,得到乳化料浆;采用恒温乳化,即乳化温度与混合器中温度保持一致;使用的乳化装置将乳化前后料浆分隔开,料浆经乳化机进料口吸入经乳化完全后从出口料排出(能顺利通过乳化机出口排出的料浆即为乳化完全,乳化终点);d)将乳化料浆通入高塔造粒机喷浆造粒;造粒温度与乳化温度恒定;e)将步骤d所得的复合肥颗粒收集、冷却、筛分得到复合肥料。所得的复合肥料为含氮18. 54%(质量),磷8%(质量),钾7. 8%(质量),总养分34. 34%(质量)的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检测方法参照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检测标准缩二脲含量检测方法参照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检测标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尿素缩二脲为I. 0% (质量),最终产品的缩二脲值为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尿素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熔融槽,并加入水、氯化盐类化合物和铵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形成低共熔体系,物料在i0(Ti2(rc形成熔融尿液; b)熔融尿液溢流至混合器,并加入替代性氮肥、磷肥、钾肥、填充料、微量元素,使其在混合器中预混合; c)预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流入料浆乳化机乳化,得到乳化料浆; d)将乳化料浆通入高塔造粒机喷浆造粒; e)将步骤d所得的复合肥颗粒收集、冷却、筛分得到复合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包括斗提机输送或管道气力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氯化盐类化合物包括氯化钾、氯化铵和氯化钠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铵盐类化合物包括磷酸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料包括粘土、凹凸棒土、沸石粉、白云石粉和碳酸钙粉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b中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硫化合物、钙化合物、锰化合物、镁化合物、钥化合物、锌化合物、铁化合物、铜化合物和硼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缩二脲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替代性氮肥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有理廖威臧继国刘克学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