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286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主极和附极,主、附极的结头在机座内孔中绑扎并引出,主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主极线圈、垫片和主极铁芯构成,附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附极线圈、垫片和附极铁芯构成,所述主极的钢垫片与玻璃垫片之间设置有主极弹簧垫片,主极线圈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主极膨胀垫片;所述附极的钢垫片与玻璃垫片之间设置附极弹簧垫片,附极线圈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附极膨胀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线圈绝缘被破坏,防止绝缘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有效地解决了联线断裂造成定子烧毁的各类定子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牵引电机定子结构,特别是涉及ー种结构可靠、減少故障发生率的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机车的不断提速和逐渐推向非洲、中亚、北美等欠发达地区,其地区路况极差,运用环境更加恶劣,其电机不仅要满足耐高温、高寒、高湿的要求,还要克服风沙、酸、碱、盐、霉菌的侵蚀,尤其是机车的超大冲击与振动对于现有的传统直流牵引电动机中各类定子一体化结构是ー严峻考验。这种冲击和振动极易造成定子发生绝缘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甚至造成定子烧毀。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ー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能有效地解决定子由于冲击和振动而发生的绝缘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主极和附极,主、附极的结头在机座内孔中绑扎并引出,主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主极线圈、垫片和主极铁芯构成,附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附极线圈、垫片和附极铁芯构成,所述主极的钢垫片与玻璃垫片之间设置有主极弹簧垫片,主极线圈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主极膨胀垫片;所述附极的钢垫片与玻璃垫片之间设置附极弹簧垫片,附极线圈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附极膨胀垫片。进ー步,所述主极和附极的结头均采用涤波绳、无纬带绑扎。进ー步,所述主极、附极各自之间的结头均采用5mm厚的蚂蟥钉连接固定,蚂蟥钉与结头之间连接过渡联接条。当机车运行时,车轮与轨缝频繁撞击,在没有任何减振措施的情况下,冲击カ会刚性地传递到电机上。当车速足够快的时候,这种冲击カ将使定子磁极线圈在铁心外产生很强的窜动与抖动。主、附极增加主极弹簧垫片、附极弹簧垫片以及主、附极膨胀垫片后,可以有效的吸收振动冲击力,从而避免绝缘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发生,防止定子烧坏。因磁极线圈间的联线互相迭跨,互靠在一起的相迭两电缆中,流经它们的电流,无论是同向还是反向,均会使该两电缆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电动力,当电流很大及负荷交变频繁时,这种电动カ也会很大,加上振动冲击力的共同破坏作用,会使磁极线圈引线(特别是根部拐弯处)发生频繁的弯折,造成定子引线折裂,烧损;线圈相对铁心发生位移、频繁窜动、抖擦、破坏线圈内侧绝缘,造成接地烧损。针对上述情况,对主、附极的结头采用涤波绳、无纬带绑扎,并合理增加绑扎点为19处,蚂蟥钉厚度由3mm增加到5mm,两次绑扎改为三次绑扎加一次中间对绑,蚂蝗钉与机座的固定焊接增加了塞焊点使其更加牢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干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避免线圈绝缘被破坏,防止绝缘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有效地解决了联线断裂造成定子烧毁的各类定子故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头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ー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包括机座1,机座I上安装有主极和附极,主、附极的结头13在机座I内孔中绑扎并引出,主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9、玻璃垫片7、主极线圈5、垫片3和主极铁芯2构成,附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9、玻璃·垫片7、附极线圈12、垫片3和附极铁芯6构成,所述主极的钢垫片9与玻璃垫片7之间设置有主极弹簧垫片8,主极线圈5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主极膨胀垫片4 ;所述附极的钢垫片9与玻璃垫片7之间设置附极弹簧垫片10,附极线圈12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附极膨胀垫片11。如图2所示,所述主极和附极的结头13均采用涤波绳、无纬带绑扎。并且,所述主扱、附极各自之间的结头13均采用5mm厚的蚂蟥钉14连接固定,蚂蟥钉14与结头13之间连接过渡联接条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牵引电机定子结构,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主极和附极,主、附极的结头在机座内孔中绑扎并引出,主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主极线圈、垫片和主极铁芯构成,附极由上至下依次主要由钢垫片、玻璃垫片、附极线圈、垫片和附极铁芯构成,其特征在干所述主极的钢垫片与玻璃垫片之间设置有主极弹簧垫片,主极线圈上、下面至少一面设置主极膨胀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