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铁芯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402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及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定子铁芯包括在周向相互拼装在一起的多个齿形单元,每个所述齿形单元都具有用于绕线的齿部和位于所述齿部一端的轭部;轭部的两端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与相邻齿形单元的轭部相扣合以约束两相邻齿形单元在周向和径向产生相对位移的扣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铁芯和转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定子所用的定子铁芯及具有此种定子铁芯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绕组,线圈通过定子铁芯上的开口绕在定子铁芯的绕线槽内。传统的定子的制作方法为先用模具冲制带有绕线槽的圆形冲片,然后将圆形冲片叠压形成定子铁芯,再用专门的内绕机绕制线圈。此方法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且模具较为复杂冲制效率低,另外线圈绕制需专用设备且绕线速度低。为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定子生产速度,人们尝试把定子铁芯分为若干个齿形单元,在单个的齿形单元上安装线圈后,再把齿形单元拼装在一起形成定子。如图I所示,定子铁芯被分为若干个齿形单元1,每个齿形单元I包括一个用于绕线的齿部4,齿部4内侧靠近用于容纳转子的空腔处具有防止线圈滑脱的沿周向突起的部分5,齿部4外侧形成定子铁芯的轭部2,绕线槽3分居在齿部4的左右两侧。齿形单元I之间通过轭部2沿定子铁芯径向设置的半圆形突起和半圆形凹槽相配合。此种定子的制作相对于传统的定子在材料利用率和绕线速度方面大大提高,但因定子铁芯轭部2较窄不适合在径向设计较为复杂的机构,只能做成简单的拼接面,整体不能相互扣合而需要工装设备整形保压,拼装制作极不方便,而且拼接面之间易错位,致使漏磁过大,影响电机的整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形单元之间可相互扣合,无需保压的定子铁-I-H心;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齿形单元之间可相互扣合,无需保压的定子铁芯构造的电机。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定子铁芯包括在周向相互拼装在一起的多个齿形单元,每个所述齿形单元都具有用于绕线的齿部和位于所述齿部一端的轭部;轭部的两端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与相邻齿形单元的轭部相扣合以约束两相邻齿形单兀在周向和径向产生相对位移的扣合部。齿形单元间相互扣合的扣合部沿定子铁芯轭部的周向设置,扣合部不受轭部较窄的限制,可以做成较复杂的拼接面,使齿形单元之间可相互扣合、在定子的生产过程中无需保压,另外相互扣合的复杂的拼接面也使齿形单元之间不易错位,减少漏磁的产生。较具体的方案为扣合部包括在周向相邻设置的凸起和凹槽。通过一个齿形单元的凸起和凹槽与另一个齿形单元的凹槽和突起相配合而进行拼装,实现齿形单元之间的准确定位及固定。更具体的方案为凹槽的形状为燕尾槽形,凸起的形状为与燕尾槽形吻合的燕尾榫形。从而在凸起扣合入凹槽后不能从凹槽开口处滑脱,使齿形单元之间的固定更为牢固。另一较具体的方案为齿形单元由多片齿形单元片层叠而成,每片齿形单元片相同部位设有形状相同的扣点。齿形单元片之间通过扣点相互定位,使各齿形单元片不易发生错位。更具体的方案为扣点的外形为立方体或球缺或梯形体。扣点的外形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层叠的各齿形单元片之间能相互扣合即可。又一较具体的方案为轭部远离齿部的一侧设有定位部。通过定位部实现齿形单元的固定,便于绕线及拼装。更具体的方案为定位部为从所述轭部的外缘向所述齿部凹陷区。为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定子铁芯包括在周向相互拼装在一起的多个齿形单元,每个齿形单元都具有用于绕线的齿部和位于齿部一端的轭部,轭部的两端沿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与相邻齿形单元的轭部相扣合以约束两相邻所述齿形单元在周向和径向产生相对位移的扣合部。齿形单元间相互扣合的扣合部沿定子铁芯轭部的周向设置,扣合部不受轭部较窄的限制,可以做成较复杂的拼接面,使齿形单元之间可相互扣合、在电机定子的生产过程中无需保压,另外相互扣合的复杂的拼接面也使齿形单元之间不易错位,减少电机漏磁的产生。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定子铁芯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定子铁芯的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齿形单元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由多个齿形单元I组成,相邻的齿形单元I之间通过沿定子铁芯周向设置的扣合部6相互扣合而拼装在一起。扣合部6沿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拼装成圆形定子铁芯的齿形单元I之间通过扣合部6紧密扣合,无需保压。齿形单元I由一定数量的齿形单元片层叠而形成,其具有一定厚度,图3为齿形单元的平面图,而且每个齿形单元片都具有图3所示的形状。如图3所示,齿形单元I包括一个用于绕线的齿部4,其内侧靠近用于容纳转子的空腔处具有防止线圈滑脱的沿周向突起的部分5,其外侧为形成定子铁芯外周的轭部2,绕线槽3分居在齿部4的左右两侧。轭部2的左端设置有面向齿部的凹槽61及与其相连的突起62,凹槽61与突起62之间通过斜面63连接,轭部2的右端设置有面向外侧的凹槽64及与其相连的突起65,凹槽64与突起65之间通过斜面66连接。扣合部6的设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只要凹槽61和64内部具有沿定子铁芯周向上长度大于其沿定子铁芯周向上开口的长度的部分即可。另外,齿形单元I上还设置做为定位部的定位槽8,定位槽8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自由设置,如燕尾状、梯形、三角形、圆弧等,只要能实现齿形单元I的定位即可。每片齿形单元片相同位置冲有向主平面外凸出且形状相同的扣点7,组成齿形单元I的各齿形单元片之间通过扣点7相互对准地层叠在一起。扣点7的外形也可自由设置,如外形设置为立方体或球缺或梯形体,只要能实现各齿形单元片之间相互扣合即可。在两个齿形单元I相互扣合时,位于右侧的齿形单元I的凹槽61容纳位于左侧的齿形单元I的突起65,同时,位于右侧的齿形单元I的突起62容纳在位于左侧的齿形单元I的凹槽64内,位于右侧的齿形单元I的倾斜面63与位于左侧的齿形单元I的倾斜面66相抵接,除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外,两个齿形单元I之间形成约束。生产电机时,先冲制出形状为齿形单元I的齿形单元片,因为齿形单元I的结构相对简单,可多列冲制齿形单元片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一定数量的齿形单元片层叠在一起形成齿形单元1,然后通过开放式的绕线机直接在齿形单元I的齿部4进行线圈的绕制,将若干个绕好线的齿形单元I通过扣合部6相互扣合而拼装成圆形完整的定子。然后,在定子的空腔内装入转子,再总装成电机。另外,也可先将齿形单元I拼装成整圆的定子铁芯后再进行线圈的绕制。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此,凡采用等效变换等方式的技术方案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子铁芯,包括 在周向相互拼装在一起的多个齿形单元,每个所述齿形单元都具有用于绕线的齿部和位于所述齿部一端的轭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部的两端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与相邻齿形单元的所述轭部相扣合以约束两相邻所述齿形单元在周向和径向产生相对位移的扣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部包括在周向相邻设置的凸起和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燕尾槽形,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与所述燕尾槽形吻合的燕尾榫形。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形单元由多片齿形单元片层叠而成,每片所述齿形单元片相同部位设有形状相同的扣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点的外形为立方体或球缺或梯形体。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之元王周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