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20427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40
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由给煤机、前后滚筒及其皮带、安装在皮带下方的重量传感器及皮带托辊、位于给煤机外壳上方的原煤仓及落煤管、电机和数据处理DCS系统模型构成,其特征在于皮带左右两侧的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前后两个托辊的中间,两重量传感器的信号线接DCS系统的TC卡;控制电机的变频器的电机转速信号线与DCS系统的AI卡连接。给煤机给煤量的采样和数据处理方式改变后,给煤量准确可靠,风粉自动投入率高;不存在称重仪表零点漂移、线性度不好缺陷;不存在称重仪表死机、自动重启和称重仪表坏缺陷;不存在给煤机皮带速度不可靠缺陷;设备维护量减少,备件费用减少了95%,不受现场环境的影响,给煤量任何时候工作正常。同时增加给煤机皮带的实时煤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适于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电煤供应不足,电煤质量下降,火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很难在设计工况下运行,给煤机堵煤、断煤频繁发生,对炉膛的燃烧存在较大的风险,发现不及时导致锅炉熄火,给社会和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此进入炉膛的给煤量是否准确,对机组的安全且经济运行尤为重要。目前火电站给煤机给煤量的计算采用称重仪表对给煤机给煤量计算后转换为4一20mA送至DCS系统。称重仪表本身存在零点漂移、线性度不好、给煤机皮带速度不可 靠等问题;再加上近年来火电站给煤机断煤和堵煤频繁发生,给煤机上安装的空气炮和振打器频繁工作,给煤机运行I个月时间后,给煤量称重仪存在死机、自动重启和称重仪表坏;称重仪表的转速探头发生位移,基准值发生变化,给煤机速度坏点或者不准确等问题。进入锅炉燃烧的给煤量没有一个准确值,通常运行靠经验来维持炉膛的燃烧,锅炉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不到很好保证。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设备的维护量,更不利于电厂煤炭成本的计算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对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由给煤机皮带、前后滚筒、安装在皮带下方的重量传感器、皮带托辊、位于给煤机外壳上方的原煤仓及落煤管、给煤机电机、变频器和数据处理DCS系统模型构成,其特征在于皮带(5)左右两侧的重量传感器(7、8)安装在前后两个托辊(6、9 )的中间,两重量传感器的信号线(17 )接在DCS系统的TC卡(15 );控制电机(18)的变频器(16)的电机转速信号线接在DCS系统的Al卡;变频器运行信号线接在DCS系统的DI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给煤机给煤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DCS系统模型由煤的重量数据模块、给煤机皮带速度数据模块和给煤机给煤量数据模块三部分构成,具体是 a、煤的重量数据模块的构成是TC卡(15)采集重量传感器(7)的信号转换为硬件点模块(19 )接超前滞后块(20 ),后接减法模块(21),下接除法模块(22 ),再接平均模块(23 );其中,减法模块(21)上接有零点校正的数值输入块(54),除法模块(22)上接有跨距校正的数值输入块(53 );同样,对应于重量传感器(8 )的信号采集模块的连接方式是TC卡(15 )采集重量传感器(8)的信号转换为硬件点模块(50)接超前滞后块(51),后接减法模块(52),下接除法模块(47),再接平均模块(23);其中,减法模块(52)上接有零点校正的数值输入块(49),除法模块(47)上接有跨距校正的数值输入块(48);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石尹利生何军福钱绍斌王宇陈家勇吴仕流高峰晏崇林余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