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966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包括铝基板、荧光粉层、硅胶围墙胶。在铝基板上印刷有发光电路以及装配有LED芯片,LED芯片分布形成矩形的发光区域,发光区域上覆盖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四周采用硅胶围墙胶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源光照均匀,体积小,外形美观大方,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体部件
,特别与一种冼墙灯面光源有关。
技术介绍
冼墙灯是一种用于装饰墙面的灯,在现代城市夜景中所必不可少的装饰之一。而现有的冼墙灯多数结构复杂,灯源体积较大,光照不是很均匀,而且调试比较复杂。所以本专利技术人采用LED芯片,设计出一种冼墙灯面光源,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光源光照均匀,体积小,外形美观大方,节约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包括铝基板、荧光粉层、硅胶围墙胶;在铝基板上印刷有发光电路以及装配有LED芯片,LED芯片分布形成矩形的发光区域,发光区域上覆盖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四周采用硅胶围墙胶封边。所述的发光电路包括正极触点、负极触点、电路连接线,电路连接线从正极触点接出,依次串联各个LED芯片,最后连接至负极触点。所述的LED芯片具有72个,分成9行,每行8个布设。所述的发光电路,从电路连接线上引出调式端。所述的LED芯片为蓝色LED,荧光粉层为黄色。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诸多有益效果本技术将LED芯片封装在一个矩形结构的发光区域中,由荧光粉层包覆,构成整个冼墙灯光源,整体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而且发光区域中LED芯片排布合理,使得光照分布均匀。通过LED芯片发出的蓝光和黄色荧光粉结合后形成白光,颜色稳定,效果好。串联设计简洁,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另外本技术还具有调式端,有利于检测光源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产品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铝基板发光区域印刷图;图3为图I中A-A首I]面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如图I所示,包括铝基板I、荧光粉层2、硅胶围墙胶3。铝基板I是本技术的电路基板,为矩形。结合图2所示,LED芯片4在铝基板I上分布,形成一个矩形的发光区域6,本实施例中共有72个LED芯片4,分成9行,每行具有8个LED芯片4,形成矩阵形式。每个LED芯片4在铝基板I上都具有一个灯体安装位41,两个管脚插接孔42。装配时,LED芯片4的灯体位于灯体安装位41上,两个管脚插接到管脚插接孔42上。发光电路包括正极触点V+,负极触点VI,调式端V2,以及若干电路连接线5。从正极触点V+出发,电路连接线5依次将72个LED芯片4串联,最终又接至负极触点VI,而在电路连接线5引出一条线路,形成调试端V2,在调试端V2与正极触点V+之间一共为56个LED芯片4。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这样LED芯片4形成的矩形发光区域6有利于灯光分布均匀,设计简单,同时还方便调式。在发光区域6表面覆盖一层荧光粉层2,本实施例中采用的LED芯片4为蓝色LED,产生蓝光,而荧光粉层2采用黄色荧光粉形成,这样蓝光和黄色荧光粉结合后产生白光,使得光照明亮稳定。 荧光粉层2外周边都包覆一圈硅胶围墙胶3,采用硅胶材料将荧光粉层2进行圈边包覆。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冼墙灯面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板、荧光粉层、硅胶围墙胶;在铝基板上印刷有发光电路以及装配有LED芯片,LED芯片分布形成矩形的发光区域,发光区域上覆盖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四周采用硅胶围墙胶封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冼墙灯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电路包括正极触点、负极触点、电路连接线,电路连接线从正极触点接出,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少剑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亮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