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787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下唇,所述密封圈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孔壁上,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锯齿状凸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密封件
,特别是涉及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參阅图I和图2,通常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密封圈3的密封可靠性纯粹是由外圈的密封槽11及密封圈的制造精度来保证的,但是外圈的密封槽在热处理完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变形,尺寸精度较难控制,而且后道エ序不再加工,这样外圈的密封槽和密封圈配合的可靠性就大大的降低了。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密封圈下唇32和内圈2的端面摩擦较大,如果密封圈和外圈的密封槽配合不好,密封圈很容易掉出来,从而失去密封效果,所以急需要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来改善这ー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下唇,所述密封圈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孔壁上,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锯齿状凸起。在本专利技术ー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下唇与所述密封圈本体成一斜角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掲示了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采用锯齿状结构的凸起块与外圈的密封槽紧密接触,并采用斜角结构的密封圈下唇与内圈端面紧密接触,使轴承在旋转时,密封圈也不易掉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结构示意 图2是现有技术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新型的密封圈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圏,11、外圈的密封槽,2、内圏,3、密封圏,31、密封圈本体,32、密封圈下唇,33、锯齿状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參阅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包括密封圈本体31和密封圈下唇32,所述密封圈本体31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32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31的内孔壁上,所述密封圈本体3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锯齿状凸起33。其中,所述密封圈下唇32与所述密封圈本体31成一斜角设置。所述密封圈下唇32的唇边与轴承内圈的端面成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在密封圈的上下两端面上増加了锯齿状凸起33,这样即使外圈的密封槽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变形,锯齿状凸起33仍能和外圈的密封槽紧密接触,从而在轴承旋转时,密封圈不会掉下来,提高了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掲示了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采用锯齿状结构的凸起块与外圈的密封槽 紧密接触,并采用斜角结构的密封圈下唇与内圈端面紧密接触,使轴承在旋转时,密封圈也不易掉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O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下唇,所述密封圈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孔壁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孙燕郭静瑜杨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