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9600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先将一非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置于一含有至少一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环境中,并使该奥氏体稳定化元素扩散至该不锈钢材料的表面,以形成一改质层,该改质层将富含该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然后,再将该不锈钢材料置于一含碳气氛中,使该改质层与该含碳的气氛接触并保持在一低于600℃的渗碳温度,使碳进入该改质层,进而形成一渗碳层。利用生成该渗碳层,可提升该非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的表面机械性质,使其可以应用于要求高耐磨耗性、高表面硬度及高抗腐蚀性的外观件及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指一种于低温对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进行渗碳,以提升其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依其组织的不同而主要可分为奥氏体(Austenite)系不锈钢、马氏体(Martensite)系不锈钢及铁素体(Ferrite)系不锈钢,因其优良的抗锈蚀特性而适合做为结构件或要求装饰效果的外观件等用途,如螺钉、螺帽、枢轴、插销等工件;或如手表、手机等电子产品、饰品、家用电器的外壳等。但,一般不锈钢的表面机械性质尚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上的需求,如常见的美国钢铁协会编号(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简称AISI)316L不锈钢,含有重量百分比介于15至18之间的铬、重量百分比介于12至15之间的镍以及重量百分比介于2至3之间的钥,其余为铁与杂质,其硬度约介于HRB 50至HRB 70之间,此种不锈钢用于外观件时,容易产生刮损或受撞击而使表面破损。为解决上述问题,业界常使用渗氮及渗碳处理的方式,使不锈钢工件表面的碳浓度增加或产生氮化物,进而提升其表面的机械性质,其中,又尤以渗碳处理广为工业界使用。一般而言,不锈钢渗碳处理是于含碳气氛的环境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一非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 将所述不锈钢材料置于一含有至少一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环境中,并于所述环境施加一使所述奥氏体稳定元素扩散至所述不锈钢材料表面的驱动力,以形成一富含所述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改质层;以及 将所述不锈钢材料置于一含碳气氛中,使所述改质层与所述含碳气氛接触并保持在一低于60(TC的渗碳温度,使碳进入所述改质层而形成一渗碳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稳定化元素选自由氮、铜、镍、锰以及铝所组成的群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温度介于400°C与580°C之间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使用一粉末加压成形工艺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使用一金属粉末射出成形工艺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置于所述环境前,先将所述不锈钢材料置于一还原环境中且保持在一介于1050°C与1400°C之间的烧结温度,使所述不锈钢材料进行烧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环境选自由一真空环境、一含氮的气氛及一含氢的气氛所组成的群组。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使用一锻造工艺成形得到。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使用一铸造工艺成形得到。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非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祥郑礼辉陆永忠范扬梁陈柏翰
申请(专利权)人:台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