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343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组成,其中氰虫酰胺与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重量百分比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具有杀虫谱广、用量低、成本低、使用安全以及对人畜和天敌无伤害作用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鳞翅目在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也是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其中蛾类6000种,蝶类2000种,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鳞翅目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 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常用的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有氟虫腈、甲维盐、多杀菌素等农药。但是由于这些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如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已经产生了抗性。并且农作物在发生虫害时往往是多种虫害同时发生,杀虫剂单独使用防治范围有限,无法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保护。因此,提供一种杀虫谱广,并对鳞翅目害虫效果比较好的杀虫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使其能够同时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并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有极强的杀卵活性,同时减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杀虫组合物,由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组成,所述氰虫酰胺与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氰虫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氰虫酰胺属于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主要通过诱导昆虫鱼尼受体调控的胞内钙离子释放而表现出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水稻、蔬菜、棉花、甜菜等多种作物害虫的防治,尤其是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当前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且对其他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基于此,氰虫酰胺被国际上誉为新一代高效杀虫剂。虫酰肼是非甾族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是最新研发的昆虫激素类杀虫剂。虫酰肼杀虫活性高,选择性强,对所有鳞翅目幼虫均有效,对抗性害虫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有特效。并有极强的杀卵活性,对非靶标生物更安全。虫酰肼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高等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哺乳动物、鸟类、天敌均十分安全。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由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组成的杀虫组合物扩大了杀虫谱,能同时防除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并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有极强的杀卵活性,同时减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大幅度降低了用药成本,并且对人、畜、环境有极高的安全性。不同杀虫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参照孙云沛(Sun YP)法评价本专利技术所述两种不同活性组分混合后的相互作用,其中,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明显小于100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等于100为相加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氰虫酰胺和虫酰肼混用后的共毒系数,评价两者混用后效果,结果显示,所述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00。通过室外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发现,所述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的比例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优选的,所述呋虫胺与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4-7。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以鞘翅目跳甲、缨翅目蓟马、鳞翅目小菜蛾和同翅目蚜虫为试验害虫,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的药效。结果显示,当所述杀虫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用量小于单一使用此活性成分的用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的防效比单一使用活性成分的防效高,可有效防除同翅目蚜虫、缨翅目蓟马、鳞翅目小菜蛾和鞘翅目跳甲。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杀虫组合物在在防治同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中的应用。农药原药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配制成各种农药制剂,才能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杀虫剂,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与助剂和载体制成。其中,作为优选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90%。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可以根据需要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与助剂制成农药制剂,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配制成悬浮剂、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悬浮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40%、湿润剂占所述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10%、分散剂占所述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10%、增稠剂占所述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1%_2%,余量为水。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油悬浮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油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90%、分散剂占所述油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湿润剂占所述油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10%、增稠剂占所述油悬浮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1%-2. 0%,余量为植物油。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可湿性粉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80%、湿润剂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分散剂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10%,余量为载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水分散粒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90%、湿润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分散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_10%、崩解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1%_5%、黏结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1% _5%,余量为载体。制备以上各种制剂所用的增稠剂、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植物油、载体等助剂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载体为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凹凸棒、可溶性淀粉、尿素、胺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柠檬酸、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氢钾、无水硫酸钠、无水碳酸氢钠、无水碳酸钠和无水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脂肪醇聚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湿润剂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散剂为ΝΝ0、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烷基胺基牛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崩解剂为膨润土、尿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变性淀粉、无机盐、白炭黑、硅胶、PEG、SF-04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黏结剂为蔗糖、可溶性淀粉、聚丙烯酸钠、糊精、黄原胶、CMC、SF-04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淀粉、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组成,所述氰虫酰胺与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杀虫效果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氰虫酰胺和虫酰肼组成,所述氰虫酰胺与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3-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虫酰胺与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4-7。3.权利要求I所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同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洲卢桂鲜
申请(专利权)人: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