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396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组成,所述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1∶0.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重量百分比为1%-8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显著提高,能防治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部分缨翅目害虫,同时减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大幅度降低了用药成本,并且对人、畜、环境有极高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刺吸式ロ器害虫,又称“五小”害虫,即蚜虫、蚧虫、叶螨、粉虱、蓟马五类害虫,它们均通过ロ器刺入植物的叶、嫩茎、叶鞘、花蕾、花萼、果实、块根、块茎等的组织,吸取细胞汁液,破坏叶片气孔、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并分泌有毒、有害物质,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如下主要病害症状使叶片褪绿、发黄、发红、焦枯或形成虫瘿;病害芽畸形;使叶片、果皮呈锈色;使叶片成毛毡状;造成裂果。严重时可使植物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大面积植株枯死,造成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在我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毎年因此类虫害而遭受的损失十分严重,因此使用防治刺吸式ロ器害虫的杀虫剂对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防治刺吸式ロ器害虫的杀虫剂品种较多,如吡虫啉、啶虫脒,但这些杀虫 剂长期使用容易使害虫出现抗性。烯啶虫胺,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滲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ロ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但是,烯啶虫胺对于咀嚼式ロ器害虫如鳞翅目甜菜夜蛾、鞘翅目象甲等却无效。农作物在发生虫害时往往是多种虫害同时发生,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防治多种害虫并对咀嚼式ロ器害虫防效好的杀虫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使其能够同时防治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缨翅目的刺吸式ロ器害虫和咀嚼式ロ器害虫,并对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咀嚼式ロ器害虫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杀虫组合物,由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组成,所述氰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 I 0. 1-10。氰虫酰胺(cyantraniIiprole)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的ー种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氰虫酰胺属于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主要通过诱导昆虫鱼尼丁受体调控的胞内钙离子释放而表现出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水稻、蔬菜、棉花等多种作物上害虫的防治,尤其是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当前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且对其他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基于此,氰虫酰胺被国际上誉为新一代闻效杀虫剂。烯啶虫胺化学名为(E)-N-(6-氯-3-吡啶甲基)-N-こ基-N'-甲基-2_;硝基亚こ基ニ胺,属于烟酰亚胺类化合物,是继吡虫啉、啶虫脒之后开发的又ー种新型产品。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滲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ロ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昆虫的轴状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与其它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相似。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由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组成的杀虫组合物扩大了杀虫谱,能同时防治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缨翅目的刺吸式ロ器害虫和咀嚼式ロ器害虫,同时减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大幅度降低了用药成本,并且对人、畜、环境有极高的安全性。不同杀虫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ー种物质干扰另ー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參照孙云沛(Sun YP)法评价本专利技术所述两种不同活性组分混合后的相互作用,其中,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明显小于100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等于100为相加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氰虫酰胺和烯啶虫胺混用后的共毒系数,评价两者混用后效果,结果显示,所述氰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 0.1-10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00。通过室外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发现,所述氰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0.1-10的比例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优选的,所述氰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重量比为I : 0.15-1.5,更优选为I 0.4-1。在ー个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以同翅目害虫蚜虫、飞虱和鳞翅目咀嚼式ロ器害虫甜菜夜蛾和鞘翅目害虫象甲为试验害虫,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的药效。结果显示,当所述杀虫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用量小于单ー使用此活性成分的用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的防效比单一使用活性成分的防效高,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无交叉抗性,防治效果具有增效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杀虫组合物在在防治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害虫中的应用。农药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配制成农药制剂,才能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杀虫剂制剂,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与常规助剂和载体制成。其中,作为优选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80%,更优选为 5% -50% o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可以根据需要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与常规助剂制成各种剂型,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可湿性粉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_80%、湿润剂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_10%,分散剂占所述可湿性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_10%,余量为载体。在另ー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为水分散粒剂,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_80%,湿润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_10%,分散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 -10%,崩解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 1%-5%,黏结剂占所述水分散粒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 1%-5%,余量为载体。、制备以上制剂所用的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载体等助剂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稳定剂是尿素、可溶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蓖麻油、环氧化豆油中的ー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载体为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凹凸棒、可溶性淀粉、尿素、硫酸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柠檬酸、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氢钾、无水硫酸钠、无水碳酸氢钠、无水碳酸钠和无水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的ー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醇聚こニ醇醚硫酸盐、脂肪醇聚こ烯醚、壬基酚聚氧こ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酷 聚氧こ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湿润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散剂为NN0、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烷基胺基牛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聚氧こ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聚こ烯醇、聚こ烯吡咯烷酮、三聚磷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中的ー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崩解剂为膨润土、尿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变性淀粉、无机盐、白炭黒、硅胶、PEG、SF-04中的ー种或多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黏结剂为蔗糖、聚こ烯吡咯烷酮、可溶性淀粉、聚丙烯酸钠、糊精、黄原胶、CMC、SF-04中的ー种或多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洲卢桂鲜
申请(专利权)人: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