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驱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驱动开关管的驱动电路及其电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压源驱动的开关频率已经逐渐超过了 1MHz,但是开关频率过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阻碍电压源驱动开关频率提高的主要障碍就是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的损耗、门极驱动的损耗和开关器件输出电容的损耗,而电流源驱动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可以极大的提高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减小开关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电流源驱动通过一个恒定的电流信号对开关管进行充电和放电来达到减小开关损耗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流源驱动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在开关管关断的过程中以小于零的负压关断开关管,相比于传统的驱动电路,电流源驱动电路能够在开关管关断过程中以更快的关断速度将其关断。但是,随着电路集成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电流源驱动电路中的重要元件电感,由于其体积大,难以集成化,所以电感成为了电流源驱动电路集成化的一个难点(Jizhen Fu. Topologies and modelings of novel bipolar gate drivertechniques f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低端MO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它包括负压箝位驱动单元(2),所述的负压箝位驱动单元(2)与BOOST升压单元(I)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负压箝位驱动单元(2)由电源V。。、自举电容仏、自举电容C2、二极管口工、二极管D2、M0SFET开关管SpMOSFET开关管S2、M0SFET开关管S3和MOSFET开关管S4组成,所述的电源V。。的负极接地,电源V。。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FET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的自举电容C1的一端接入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FET开关管S1的漏极之间,自举电容C1的另一端与自举电容C2连接,自举电容C2的另一端与和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所述MOSFET开关管S4的漏极与电源V。。的正极相连,MOSFET开关管S3的漏极接在电容C1与C2之间,MOSFET开关管S3的源极与地连接,MOSFET开关管S4的源极接在MOSFET开关管S3的漏极上,MOSFET开关管S1的源极与BOOST升压单元(I)中MOSFET开关管Q的栅极相连,MOSFET开关管S2的漏极与MOSFET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MOSFET开关管S2的源极接在电容C2和二极管D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低端M0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升压单元(I)由输入电源Vin、输入电容Cin、电感Lmain、M0SFET开关管Q、二极管Ds、输出电容Crat和负载电阻R组成,输入电源Vin与输入电容Cin并联,电感Lmain、二极管Ds和输出电容Ctjut依次串联后与输入电容Cin并联,电感Lmain的一端与输入电容Cin的正极连接,电感Lmain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s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s的负极与输出电容Ctjut的正极连接,输出电容Ctjut的负极接地,MOSFET开关管Q的漏极接在电感Lmain与二极管Ds之间,MOSFET开关管Q的源极接地,所述负载电阻R并联在输出电容Cwt的两端。3.新型低端M0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同时给所述负压箝位驱动单元(2)中的MOSFET开关管Sp MOSFET开关管S2、MOSFET开关管S3和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祥,葛芦生,何胜方,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